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2022年07月02日11:13:03 歷史 1490

1889年清王朝在位的皇帝是光緒帝,此時的中國處在清朝末年,國家內憂外患。這個時期其實是由慈禧太后一宮獨裁,光緒帝一直活在她的陰影下,沒有實權。然而5年後便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後面的事大家都已經知曉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尋到一組在戰爭爆發前的照片,看看那個時候人們的精神面貌。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清朝官員

照片上是一個年輕的清朝官員,看起來也就二十齣頭,面容清秀,眼神犀利。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官員的轎子

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轎子,前後各一人抬起。其實轎子分為夏轎與冬轎,夏轎的窗戶開得比較大,冬轎封閉得就嚴,下面還會放一個類似火盆的器皿。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妻妾

在我國封建時代是可以一夫多妻制的,照片中左邊的是正室,右邊的就是偏房了。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正室

她穿的衣服都比另一個女人鮮亮。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一群婦女

一群小腳的婦女們在一起聊家常。清朝的服飾真的算不上好看,看起來很臃腫。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老者

這個老者應該有五十多歲了,穿着破爛不堪的衣服,走在貧瘠荒涼的土地上。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老人的背影

一名老人背着看向遠方,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這個千瘡百孔的時代什麼時候能有所改變。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爺孫倆

一對爺倆站在糧倉旁,應該是爺爺剛乾完活,帶着小孫子準備回家去。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洗腳

這是個幸運的女人,她並沒有被裹腳。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婦女

清朝的女人也有好看的,不過這兩位看起來還是挺普通的。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裹腳的婦女

關於裹腳這種陋習大概是從唐朝開始的,它剝奪女性行動自由與人格尊嚴,以滿足封建時代男性病態的審美觀。

老照片:1889年的清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 - 天天要聞

賣糖葫蘆

一個小孩在向一個賣冰糖葫蘆的老人購買糖葫蘆吃。冰糖葫蘆插在用稻草做的木棒上,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 天天要聞

華夏這五千年,遭遇4次危機,但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

「滾滾長江東逝水」,改朝換代多了去。可中華民族的根,一直沒斷過。不過,在此期間,也是險象環生,這根,曾四次差點被刨被斷。好在,每一次,總有「神人」出現,化險為夷,此乃中華國運!頭一次是西晉末年,五胡亂華。八王之亂把國家攪成爛泥。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 天天要聞

大刀隊是我們的悲哀,並不是什麼榮耀

大刀隊最早得追溯到國民革命軍西北軍那時候。1933年,長城抗戰打響,日軍大舉進攻喜峰口。當時中國軍隊的處境有多慘?槍支彈藥都湊不齊,工業底子薄得像張紙,連個像樣的炮都造不出來。面對日軍的三八式步槍、機槍甚至坦克,咱們的西北軍將領沒辦法,只能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