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2022年07月02日08:56:22 歷史 1555

為慶祝建黨101周年,持續強化「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工作質效,增強檢察幹警使命感、責任感,進一步做好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思想政治準備。6月29日,明水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焱帶領幹警,赴馬玉祥紀念館開展「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實地教育活動。

【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教育活動中,大家身着檢裝,整齊列隊,懷着崇敬的心情參觀了馬玉祥生平、勵人軒、馬玉祥居室、魏巍與馬玉祥、聲像室等五個展區,瞻仰了馬玉祥生活的書籍、遺物、影像等珍貴史料,認真聆聽馬玉祥烈士的英雄事迹。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史料文物,切身感受共產黨人在中華民族救亡圖強道路上做出的巨大貢獻和巨大犧牲,深切領悟「信念堅定、勇於犧牲、忘我工作、艱苦奮鬥、捨己為人、善於創造」的馬玉祥精神。

【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參觀活動最後,在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焱的帶領下,全體幹警重溫入黨誓詞

【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慶七一】不忘初心,探尋紅色印跡—明水縣人民檢察參觀馬玉祥紀念館 - 天天要聞

通過參觀紀念館,黨員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直觀的黨性教育和靈魂洗禮。幹警紛紛表示,必將在先輩光榮傳統的傳承下,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投入檢察工作,為實現新時代檢察事業創新發展、跨越發展、高質量發展修德鑄魂,為黨的下一個百年征程積基樹本,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保駕護航。


編輯:陳寶雙

文字:柴夢瑩

審核:李翠娥

來源:政治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 天天要聞

我的家鄉(十五)興縣紅色革命史之:興縣農民銀行創辦人劉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勢危急,劉少白同志奉黨之命,返回興縣,協助八路軍一二〇師,參加了創建晉西北根據地的偉大鬥爭。劉少白出生在興縣黑峪口一個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貢生。從小追求新學,畢業於山西大學法律預科。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 天天要聞

施洋:建校百年,黃埔軍校「正統」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黃埔軍校建校百年紀念日。作為孫中山革命事業的繼承者,中國大陸自然舉行了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並邀請了與黃埔軍校關係密切的兩岸各界人士參與。偏偏在這個時候,中國台灣地區卻出現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島內也搞了不少「黃埔百年」的紀念活動,另一方面,台灣防務...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 天天要聞

「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中新網新疆哈密6月15日電 (陶拴科)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歷史學者、文化專家50餘人齊聚一堂,圍繞左宗棠的精神價值、歷史貢獻展開深入探討。15日,「左宗棠與新疆」學術研討會在新疆哈密市舉辦。
韓國:朝鮮「修牆」! - 天天要聞

韓國:朝鮮「修牆」!

點擊上方「CCTV4」 關注我們!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上修建隔離牆。韓國政府認為,上周朝鮮軍人越界事件可能與此有關。韓媒:朝方正在軍事分界線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據KBS電視台15日報道,韓國政府發現,朝鮮正在軍事分界線的東側、西側和中間地段同時施工,建造隔離牆。韓方此前曾通...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 天天要聞

我國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為何新中國成立後也沒改呢?

在東北城市裡,大連無疑是一個別樣的存在。這裡位於東北的最南邊,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內地唯一一個有軌電車未曾中斷過的城市,有數不清的廣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連是著名的浪漫海濱之城、無擁堵城市、時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鮮之城。其實,大連的歷史並不長,確切地說,大連實際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聞

南都現場直擊:大鵬所城城牆坍塌部分為1984年重建

南都訊 記者曾海城 謝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鵬新區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深圳知名古城——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發生小範圍坍塌,目前景區已臨時關閉,文物專家正評估坍塌情況,南都記者從大鵬新區古城博物館了解到,坍塌部分為城牆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 天天要聞

邵雍晚來得子,寫詩寄予厚望,語重心長,感人至深

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玲子歡迎您的光臨。前言:「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兒子大智若愚,人生順遂。「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父愛如山,陸遊勉勵兒子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