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2022年07月02日01:28:37 歷史 1756

開國上將王平作為政工幹部,在軍內外的名氣都不小。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紅軍時期,他曾任紅軍部隊的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軍政委;抗日戰爭時期是八路軍冀中軍區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北嶽軍區司令員、察哈爾軍區司令員。

建國後,他歷任解放軍總參謀部動員部部長、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政委、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願軍政委,解放軍軍事學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漢軍區第一政委、總後勤部政委,中央軍委常委、副秘書長,中顧委常委。

在革命戰爭歲月,王平先後改了兩次名字。一次是因為名字的諧音不好聽;另一次是因為與名氣很臭的政治人物重名。最後的名字王平,是毛主席給他改的。

1907年,王平將軍出生在湖北陽新縣大湖地村一個貧苦農家,父親給他取名叫王惟允。

這名字從字面上看很不錯,含有一定寓意。可沒想到,在他投身革命隊伍以後,王惟允這三個字卻經常鬧出笑話。

王平1926年在本鄉參加組織農民協會,1930年參加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紅軍不到一年時間,他因為表現出色,成了紅三軍團第八軍一縱隊的機槍連文書。

晚年,王平將軍曾回憶說:加入紅軍以後,幹什麼都很好。就是有一點不好,老是有人拿他的名字取笑他。

原來,王平當時的連長余均是廣東人,他經常在連隊點名時把「王惟允」三個字念成「王翁翁」,由此引起眾人哄堂大笑。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為了避免總被大家取笑,連長和他商量改個好念的名字,於是把王惟允改為比較簡單的王明

本來以為王明這個名字沒啥問題了。但過了一段時間,王平才知道自己改的名字和黨內一位政治人物的名字撞車了。

當時的中共駐國際代表是王明,加上他後來推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和右傾投降主義路線而臭名昭著。

從那以後,王平對當時自己叫「王明」的名字很鬱悶,加上平時也有人故意調侃他是「共產國際代表」,久而久之,這名字又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1936年,王平從紅軍大學畢業後準備回部隊一線。毛主席找他和賀晉年談話。

談話快結束時,毛主席見王平幾次欲言又止,就問他:「你是有什麼困難嗎?」

王平立即站起來回答說:「主席,我有困難,想改個名字。」

毛主席一聽笑了,說:「你王明這個名字也很好嘛,國際代表。」

聽見毛主席也這麼無意間調侃他,王平更不好意思起來。

他一本正經對主席說:「就是因為這個,別人老拿我開玩笑,所以我才想改名字的。」

見他執意要改,毛主席思索了一下,從筆筒中取出毛筆,揮筆寫下:「命令賀晉年任二十七軍軍長,王平任二十七軍政委。」

毛主席根據他對這位部下歷史的了解,幫他改名叫做王平。寓意應該是出生平凡,人生將不平凡。

開國上將王平原來叫啥名總被別人取笑 無奈之下又改了兩次 - 天天要聞

自此,王平終於有了一個可心的名字。

由於這個名字是毛主席給改的,又親筆寫在命令上。所以王平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這個命令。

只可惜,在抗戰時期一次因為部隊遭遇洪水,王平背包中珍藏的命令狀被水泡壞了。對此,王平將軍非常痛心,晚年還時不時提起。

1998年2月,王平上將病逝,享年91歲。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他,世界首富背後的狠人! - 天天要聞

他,世界首富背後的狠人!

作 者丨華商韜略華商韜略出品丨ID:hstl8888如果說這是一個奇蹟,那——敲中老闆的大光頭,就是奇蹟的開始。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榜單:6月12日,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超越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老闆伯納德·阿爾諾(2050億美元)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1980億美元),以2100億美元的身家再度問鼎世界首富。如果把這個數字看成...
鰲拜掌管40萬大軍,為何遲遲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後靠山 - 天天要聞

鰲拜掌管40萬大軍,為何遲遲也不敢取代康熙?皇太后是背後靠山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該篇文章結尾順治十八年,皇帝不慎生了場重病病死,他的兒子玄燁繼承皇位。當時玄燁剛剛八歲,即使是個神童,也鬥不過滿清的文武權臣。其中一個叫鰲拜的軍國大臣氣焰最盛,他的手裡還有40萬大軍。鰲拜作為託孤大臣,面對一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 天天要聞

入選「遺產名錄」 !龍江兩組珍貴檔案首發

12日,黑龍江省檔案館舉行慶祝「6.9」國際檔案日暨檔案開發成果公布發佈會,現場《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檔案開發成果《清代黑龍江戶口檔案選編》、《鄂溫克族滿文歷史檔案譯編》首發,該資料也填補了國內外史料研究的空白。為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黑龍江省檔案館依託特色館藏,持續發力檔案價值挖潛,成功...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 天天要聞

1942年,游擊隊長未經組織同意,跟日軍軍官吃飯,聶帥這樣處理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文章不收費!但含廣告解鎖,幾秒後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1942年,晉察冀軍區的某家農戶里,游擊隊隊長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滿面地衝著對面的人舉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