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2022年07月01日00:58:22 歷史 1871

平西王吳三桂在看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之際,還是稱帝,圓了自己的皇帝夢。可是這場皇帝夢也僅僅持續了5個月就結束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自己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開始召集手下安排自己的後事。

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實力已經無法打敗清軍,而康熙也不會大發慈悲地放過他們吳家人。於是在最後的時刻,對自己的孩子,做了最後的安排。

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 天天要聞

繼承人

雖然打敗清軍,目前已經沒希望了,可是自己還是有一定的勢力,尤其是在雲南的大本營。為了可以保留希望的火種,必須要有一個人來繼承自己的衣缽。但自己的兒子卻都不爭氣,沒有一個可以託付重任。

大兒子我們比較熟悉,在《鹿鼎記》中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配角。就是娶了建寧公主吳應熊。不過,和小說中有些不同的是,他是一直在康熙皇帝手裡,早在吳三桂起兵之初,就被處死了,一同死的還有吳應熊的兒子。

老二是吳應麒,這個兒子從小不爭氣,給吳三桂惹了不少麻煩,而且也早早地過繼到了吳三桂的哥哥那裡。

剩下的兒子,先不說能力行不行,年齡都太小了,也無法繼承吳三桂的勢力。這樣的情況下,就只能繼續向下一輩尋找了。這樣,孫子裏面可以繼承的人,也只有吳應熊的二兒子吳世璠了。也只能是矮子裏面拔高個兒了。

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 天天要聞

二、繼承人的使命

繼承人確立後,不單單肩負着守護吳家基業的重任,也承擔著如果事不可為之後,保全吳家血脈的任務。當時吳三桂也密信自己的孫子,最終不行的時候,就帶領吳家人隱姓埋名地活下去,不要吳家的血脈斷絕。而且還強調了,一定要保護好陳圓圓,帶她一起走。

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 天天要聞

三、繼承人的使命完成了么?

孫子吳世璠雖然繼承了吳三桂的勢力,不過也因為年幼,無法統領各個將領。結果成了一個傀儡,被手下人架空。而他也沒有當了幾年皇帝,就兵敗如山倒,在被清軍最後瓦解的時刻,選擇了自盡,也就斷絕了自己吳家自己這一脈,並沒有完成吳三桂的囑託。

二兒子吳應麒的一脈倒是成功地保存了下來。當吳三桂的部隊被清軍圍剿殆盡的時候,他倒是帶着剩餘的吳家子弟一路潛逃。最終在雲貴之間的一片大森林中安頓了下來。而一直也沒有被清軍發現。直到了本世紀初,在貴州的一個叫馬家寨的地方,有吳家人出來說,自己曾是吳三桂的後人。而他們也說,當初為了躲避大清朝廷的追查,怕人多嘴雜,一直都是每一代只有一個人知道家族的歷史,一直傳到今日。而且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甚至拿出來據說是吳三桂曾經的遺物。

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 天天要聞

很多歷史學家知道這個消息後,也前往此處對他們的物品進行鑒定。也對這些吳家人所說的歷史真實性進行了驗證。最終也確定了這些人確實是吳三桂的後人。更是在此地,發現了吳三桂、陳圓圓,還有帶領他們這一脈吳家人出逃的二兒子吳應麒的墓穴。還有吳三桂的女婿馬寶的墓穴也在此處。

據家族記載,當時出逃後,他們輾轉到此處安定了下來。二兒子吳應麒還有陳圓圓和馬寶等人全部在寺廟中出家,都算是最終安定的過完了後半輩子。至於為何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馬家寨,也是因為怕用吳字,會引起人的懷疑,而且也是為了報答保護他們吳家子弟的馬寶的恩情。

吳三桂在彌留之際,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後人的?他們活下來了么? - 天天要聞

現在,在馬家寨中,已經有上千人都是吳三桂的後人。雖然當初吳三桂也貴為一方梟雄,可是因為自己的選擇錯誤,不僅在歷史上留下了千古罵名,更是讓自己的後世子孫隱姓埋名在大山深處幾百年。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稿|精武傳奇 - 天天要聞

特稿|精武傳奇

虹口,北外灘。近千名來自上海各所學校的孩子們擺開架勢,氣宇軒昂地操練起迷蹤拳。此時此刻,現代與傳統交相輝映,高樓林立的陸家嘴天際線、古老的中華武術,以及少年們的颯爽英姿共同構成奇幻畫面,與上海獨特的城市氣質相得益彰。這一場景所承載的,正是一個延續了114年的海派傳奇故事。一個多月前的這場武術展示,主辦...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 天天要聞

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李鐵:以檢察力量守護「世界遺產」景邁山

6月8日,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上,由國家文物局主辦、中國文物報社承辦的第六屆「最美文物安全守護人」推介名單揭曉,13個團體和12名個人入選,普洱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李鐵入選。  「這是對普洱『綠色檢察』5年來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護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給予的最高評價。...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 天天要聞

改土歸流:雍正穩固邊疆的無上陽謀,成功為大清續命兩百年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深夜,雍正特意來到軍機處,分別向直隸總督蔡珽與雲貴總督鄂爾泰寄發上諭。前者要求蔡珽處死正在杭州服刑的年羹堯,後者則要求鄂爾泰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其中特別叮囑軍機處,千萬不能貽誤改土歸流的上諭寄送。改土歸流是何要緊政策,為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