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2022年06月29日22:36:20 歷史 1378

崇尚節儉是中華民族的自古優良傳統。在這方面,毛主席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既是積極倡導者,更是躬身實踐者。

毛澤東一生不羨豪華,崇尚儉樸。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真正彰顯了無產階級的行事作風。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告別西北坡揮師進駐北平

毛主席的住所安排在香山雙清別墅,當他第一次走進自己住的卧室時,映入眼帘的是一張華麗堂皇的大床,對此,他不由得發了一通脾氣。

這張床看上去要比毛主席以往睡的任何一張床都要氣派。

現在北平解放了,生活條件比行軍打仗好多了,讓主席睡得舒適一些是理所應當的事。工作人員還認為憑毛主席的貢獻和地位,早就該有這麼一張床了。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然而,毛主席對此很惱火,他聲音很高地對工作人員說: 「為什麼要安排我睡這樣的床?為什麼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我睡木板床已經習慣了,我不喜歡這個床。」

工作人員覺得很委屈:我們的毛主席為什麼不能有一點完全不過分的「特殊」待遇呢?管理科的人員只好再換來一張木板床。

毛主席見了這張床,感到很滿意,身邊的衛士鋪上西柏坡帶過來的卧具,安排主席上床休息。後來,毛主席搬入中南海豐澤園時,工作人員便將這張木板床也搬了過去。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對卧具的要求一向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張木板床,一半放書,一半睡覺。一塊白棉布包裹的枕頭,裏面裝滿蕎麥皮。這種枕頭,在當時不少農家都可見到,它較硬但可塑性強枕起來舒適好入睡,且又透氣,冬暖夏涼,據說還涼血醒腦。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宋慶齡聽說主席用着蕎麥皮枕頭,心裏過意不去,親自上街挑選了一個又大又長的枕頭。這個枕頭是用花條布做成的,沒有套子,非常軟和,是鴨絨的。

毛主席沒有收禮的習慣,為了表示尊敬,他也接受了,並回贈宋慶齡一百斤山東大白菜。鴨絨枕頭在床上擺了一段時間後,毛主席說:「這個枕頭我享受不了,我還是習慣用蕎麥皮枕頭。」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炎熱的夏季,毛主席有竹、草製成的枕席各一件,套在蕎麥皮枕頭上換着使用。

毛主席的竹枕席長68厘米,寬有40厘米。枕席四邊用白布包邊,兩頭各有一個套枕芯的白布條。這件竹材質的枕席,由於和主人相伴的時間過長,有了破損,主席還是捨不得扔掉它,讓衛士找人在枕席正、反兩面各打上了兩塊白布補丁,棉布與軟軟的竹蔑用細細的針腳縫合好,繼續用。

另一塊草編的枕席,產自浙江寧波。長67厘米,寬有48厘米,系用黃、綠兩色草料編成,原本十分美觀,四周也用了白布包邊。使用的時間過久,已經失去原來的顏色,在它的反面有着3個白布補丁。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不怕冷,不習慣蓋棉被,棉被蓋在身上太厚重,睡不安穩。春夏溫暖季節,他只蓋一床毛巾被過夜,秋冬寒冷時分,再多蓋一床毛巾被和一條陳舊的軍用毛毯。

毛主席一年四季蓋的毛巾被由於使用時間過長,沒有什麼「毛」了,也沒有什麼厚度,簡直像塊平紋布片。

一次,洗衣房裡的工人在給毛主席洗一條毛巾被,一不小心便搓破了。毛主席還是那一句話:「補一補還可以用嘛!」工作人員無奈中只好繼續給他補。補完了洗都不敢洗,用久了實在不結實了,輕輕搓洗就會洗出一個大口子。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巾被

毛主席有一條毛巾被打了54個補丁,都是用舊毛巾補的,從50年代初用到七十年代初。

那是一條長方形的白、藍、紅、綠相間的棉紗織物,長有215厘米,寬有183厘米。

是上海製造的,一端印了紅色的「太平洋織造廠制」字樣,另一端印了「600」、「六尺美術床巾」的紅色字樣,還畫了一個紅色圓形圖案。

現存留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已成為國家二級文物。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你們記住,今後不能再做衣服了,這些衣服夠我穿一輩子的了。」

戰爭年代,毛主席有什麼穿什麼,為了節約些布,他的衣服往往補丁巴補丁。解放後,毛主席一如既往地不改變簡樸的本色。

毛主席多次在黨內說:「我們可不能像李自成進北京。他們進了北京就變了,我們還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我們決不能貪圖享受。」

剛進北平不久,有一回,毛主席接見民主人士張瀾,他讓衛士長李銀橋找一件好一些的衣服。李銀橋在主席所有的「存貨」里翻了又翻,選了又選,竟挑不出一件像樣的新衣服。

他只好向毛澤東報告:「主席,咱們真是窮秀才進京趕考了,一件好衣服都沒有。」

毛主席略略沉吟,安慰小李說:「舊衣服不要緊,整齊乾淨就行。張瀾是賢達之士,不會怪我們的。」

就這樣,毛主席穿着西北坡帶過來的舊衣服在北京飯店會見張瀾。後來,他同樣的穿着會見了沈釣儒、李濟深、郭沫若……,那些黨外人士都深深地為主席樸素的衣着所打動。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準備舉行開國大典前,朱德在常委會議上專門提出給毛澤東等領導同志增加衣服的問題。理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穿得破破爛爛,影響國家的形象。」此前,毛主席是沒有新衣服的。

中共中央辦公廳立刻着手準備為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製作一些衣服。

北京東交民巷「雷蒙服裝店」王子清師傅曾在法國巴黎學過裁縫,當時在北京很有名氣。李銀橋與王子清共同挑選了面料,周恩來總理把關,在式樣上,最後決定採用中山裝。中山裝在當時莊重又時新,堪作新中國的「國服」。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的禮服製作出來,一共有四套,黑、灰二色各有兩套。另外還有幾件春夏秋冬的睡衣。

毛主席看到後不安地說:「做新衣服太多了,如果在西柏坡就不會做這麼多。花錢不少啊!我毛澤東也開始浪費了!你們記住,今後不能再做衣服了,這些衣服夠我穿一輩子的了。」

當主席看到幾件又大又長的薄睡衣時,他表現出高興的神情。

他選中了其中的兩件:一件為米黃色木薯棉質地,一件是淺黃色薄棉絨質地。

「這兩件留下,其餘的拿走!」從此毛主席在家辦公、學習時都穿着睡衣。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不就是洗破了嗎?補一補還可以穿。」

1962年,毛主席那件穿了10多年的米黃色木薯棉睡衣,被洗破了一大塊,工作人員很緊張。主席卻說:「不就是洗破了嗎?補一補還可以穿。」

後來送到被服廠劉奎元師傅那兒補,劉師傅真是高手,找了同顏色同質地的布料精心修補,一打眼竟然看不出補丁來,毛主席見後可高興了。

1963年,初夏的一天,警衛員周福明來到中南海服務處取衣服。洗衣房的同志對周福明講:「小周,給主席換換新的吧,你看這件睡衣,袖肘又破了,領口也磨損的厲害,腋窩處的布也稀薄的很,洗的時候弄不好就被拽破了。」

「哎!過段時間再換吧!」主席不發話換它,周福明也實在沒有辦法。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幾天之後,周福明給毛主席送來晚餐。對面的主席正穿着這件睡衣,周福明趁機說:

「主席,這件睡衣補丁太多了,換換吧!」周福明期待着主席的回答。

主席用目光打量着周福明,說:「你不是也穿着補的衣服嗎?」

「主席,您和我不一樣。」周福明解釋道。

「為什麼不一樣,就因為我是主席。難道我不也是人民中的一員嗎?」

主席的話說到這裡,周福明感覺自己的臉都漲紅了。

就這樣補了又補,這件睡衣又堅持了十年。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與周福明

到了1971年,這件陪伴了毛主席二十年的睡衣,已經堅決「罷工」了。實在無法再穿了,主席再也沒有理由不更換了。

是年冬天,由工作人員把它收進了中南海的倉庫里。

後來,人們清理倉庫時,看到了它全非的面目:領子全換過,衣袖、前頁、下擺等處補丁連補丁,看不出本布,仔細數數,整件睡衣竟有73個補丁,真可謂「百衲衣」。

恐怕就連尋常百姓家也找不出這樣一件「稀世珍品」吧?!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說起毛主席的倉庫,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戀舊。倉庫在院子東邊的一個平房,裏面除了六個木製的舊箱子,其它的沒有了。

木柜子裏面裝着從延安帶過來的舊物:主席穿過的大棉襖,穿舊了的衣服,換下來的毛巾、襪子、襯衣等,都洗好以後疊放在箱子里。

主席在延安的時候,毛衣都是手工織的。織完以後,剩下的那些線頭,還有補衣服的碎布,藍布頭、黃布頭、灰布頭,有兩大包裹,也放在箱子里。

需要補毛巾被、補衣服襪子,工作人員就在這裡頭翻來翻去尋找,有時還拿醫藥紗布當補丁用。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沒關係,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毛主席這種戀舊節儉的心理是與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緊密相連的。條件不好時,毛主席拒絕享受,這是帶頭艱苦奮鬥,一般人都能理解。條件改善了,毛主席仍然拒絕享受。他這樣說:「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我習慣了!」

毛主席有一件襯衣,由於穿的時間久,洗的次數多,已經「弱不禁風」了。毛主席穿上它的時候,後片隨即撕開了一條一尺長的口子。

衛士李家驥說:「主席,這件襯衣可以換了啊?張大嘴了!」

毛主席看了看撕破的襯衣,笑着說:「那就把大嘴縫上,沒關係,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工作人員用一尺多長的一條白布,把那個大口子縫補好了。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第一次出訪蘇聯回國以後,李家驥和李銀橋給主席清理過一次衣服。那件補着一尺多長補丁的襯衣又黃又破,他們就擅作主張,送給了警衛班李風華的孩子當尿布。

一天,毛主席又要穿那件補過的襯衣。李家驥暗自叫苦,他也不敢說拿去給小孩兒當尿布,只好搪塞說:「找不到了。」

毛主席嘟噥着:「難道這中南海還有人偷我的襯衣?」

毛主席堅持要,李家驥無處找,急得滿頭直冒汗,心裏盤算着該如何做檢討,忽然靈機一動,第一次在主席面前撒了謊:

「主席,我見李鳳華的孩子沒衣服穿,又見那件襯衣的確不能再修補了,就想:用它給孩子改一件小衣服不是挺好嗎?這也不算浪費,所以我未經請示就……。」

主席一聽,不是隨便丟掉,沒有浪費,神情變得舒展了,「嗯,這樣好,很好。」

李家驥耍了個小聰明,總算矇混過關了。他後來得知李風華不捨得把那件襯衣給孩子做尿布用,而是珍藏了起來。這樣,李家驥心裏才踏實下來。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李家驥

過去,老百姓常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而毛主席穿的衣物又何止三年、十年!

一個深冬的晚上,新調到毛主席身邊工作的女戰士韓桂馨,在小油燈下為毛主席縫補襯衫。她拿起這件襯衫看來看去,舊補丁新補丁一塊塊的,她心裏實在是不平啊!

她跑去找照料毛主席生活的衛士們,抖着手裡的襯衫問:「主席這件襯衫怎麼穿得上身呀!讓主席穿這破衫子,咱們心裏能好過嗎?為什麼不給主席領件新的呢?」

衛士長李銀橋努着嘴說:「我幾次要領新的,主席不讓嘛!」「我去找主席!」小韓說著扭頭要走。

李家驥攔住她說:別去打擾主席了,主席的衣服從來都是補了穿、穿了又補的,你沒見他那件粗毛衣的袖子上,也補了兩塊不同顏色的補丁哩!」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接着,他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向小韓講述了毛主席艱苦樸素的一樁樁一件件的往事。

李銀橋和李家驥在小韓面前說著家常話:要說主席想吃什麼,想穿什麼,只要他自己不堅決拒絕,什麼享受不上!而我們的領袖身居高位,生活儉省,從沒有享受過什麼,講究過什麼。

韓桂馨捧着襯衫,含着淚水,回到自己的房間,撥亮小油燈,用微微顫抖的手,一針一線仔仔細細地補了起來,還有什麼比這更深刻的教育!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我穿在腳上才磨破一個洞,你動一動手就弄破兩個洞,還是你的威力大啊!」

毛主席認為,勤儉節約,要從一滴油、一寸布、一雙襪子做起,積少成多,就會起到巨大的作用。

在延安時,毛主席的勤務兵李晉用自己紡的紗為他織了幾雙襪子。毛主席十分珍惜,怕穿壞了,他讓人納了幾雙布襪底,把織好的襪子從底下剪開,再把布襪底縫到下面。

在毛主席的故鄉韶山,過去的幾十年間,農民們一直沿用着這種辦法制襪子,這樣,一是暖和,二是耐穿。

大家知道毛主席這樣改造了襪子,也都跟着學開了。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在穿着上的節儉在常人看來有些「過分」。有一次衛士封耀松發現毛主席的襪面上又磨破了一個洞,便幫他脫下用碎布頭補,勁兒用大了些,一個洞變成了3個洞。

這是一雙已經換過兩次襪底的襪子,襪面稀薄,襪筒稀鬆,經不起洗了。

「主席,換雙新的吧?這襪子都糟了」封耀松說。

主席風趣地說:「我穿在腳上才磨破一個洞,你動一動手就弄破兩個洞,還是你的威力大啊啊!」

封耀松無奈地笑一笑,只好取針線將那破口吊幾針。

服務員姚淑賢回憶:「毛主席坐在沙發上和生活衛士們聊天。他很自然地伸展雙腳,長筒線襪露了出來。長筒襪的襪筒和襪底連着一個長方形補丁,是那麼的醒目。我望着那個補丁出神,連他們聊天的內容也沒聽進去。」

憶起這件事時她還深有感觸地說:「主席這樣儉樸,我是親眼所見的。」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我又不天天穿它,能穿一次就再穿一次嘛!」

毛主席居家多穿布鞋、拖鞋。他的布鞋是那種厚實的「千層底」,一層層的碎布底納起來的,橢圓的鞋幫,黑色絨面。早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就穿這種黑布鞋,並稱之為「紅軍鞋」。

進了北京,生活條件有了改善,商品也豐富多了。大街小巷,商家鱗次櫛比,琳琅滿目。

毛主席依然熱愛他的黑布鞋,他的布鞋一般是在北京大柵欄內聯升鞋店訂做。面料為黑色禮服呢,具有不沾灰的特點。鞋底還是手工納的,相當厚實。

毛主席穿過的布鞋,大多鞋沿口破損後已補過,鞋底也幾乎磨透, 露出了納在裏面的藍色、紅色、黑色碎布頭,剩下薄薄的一層。足以說明主席穿用時間之長,也充分證明毛主席時時處處勤儉節約。

對於共和國的締造者,多買幾雙新鞋,實在是無可厚非,但毛主席卻堅持不到破得不能再穿決不會允許為他添置新的。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1972年2月,毛主席的腳有些浮腫,之前所有的布鞋,皮鞋都穿不進去了。這時,美國總統尼克松即將訪華。

工作人員讓主席把腳踩在一張白紙上,照着畫了一個鞋印。

北京市大興縣有個老太太做鞋許多年了,都說手藝好。一打聽老太太將近六十歲了,做活計依然利索。

工作人員要求儘快做成,農村的老太太樸實,有人求到門上,也不問做給誰穿,只答應加班加點做。

三天時間就做完了,那個鞋又肥又大,毛主席一試,呵!挺合適的。毛主席穿着它接見了尼克松。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建國初期,工作人員在北京為毛澤東買了一雙棕色的牛皮拖鞋,他穿了非常滿意。

這雙皮拖鞋在毛主席身邊「工作」近十年後,鞋面便開始褪色,變得灰頭灰腦,十分難看。

毛主席對它「不離不棄」,外出視察總願意隨身帶着它。

1966年,毛主席來到武漢,他依然隨身帶着那雙皮拖鞋。

晚上洗過腳穿上拖鞋,不想鞋面突然斷裂了。工作人員趕忙送到鞋店,修鞋的師傅看到這樣破的鞋子,已經補不了了,怎麼懇求他也不肯補。工作人員只好自己找了一塊擦汽車的麂皮補了一下。

就這樣一雙牛皮拖鞋又延長了十年的「壽命」。直到70年代初,不管再怎麼努力,這雙鞋再也沒法修補了。毛主席終於不舍地讓跟了他二十多個春秋的「老朋友」休息了。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有一次,毛主席準備接見外賓,李銀橋去鞋櫃里挑皮鞋。他拿起一雙放下,放下又拿起來,反覆地比來比去,左挑右挑也選不出一雙好一點的。

毛主席的一雙皮鞋往往一穿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他覺得還能穿就不用換,能省則省。他的皮鞋都很舊:鞋跟磨蝕了,鞋面起皺,掉漆,鞋口磨破。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李銀橋找到一雙毛主席比較愛穿的棕褐色的皮鞋。開國大典的時候,毛主席就是穿上它,登上了天安門城樓。

如今這雙皮鞋已穿了十幾個年頭。鞋面已有了不少的皺摺,那層具有亮光的皮面已失了色。李銀橋擦了兩次油,皮鞋仍透不出光澤 。

再看看鞋底,後跟的軟膠底磨去了1公分厚,皮鞋裏面也褪色了。

李銀橋一邊擦皮鞋,耳邊響起毛主席的話:我又不天天穿它,能穿一次再穿一次嘛!

李銀橋低頭瞧瞧自己腳下那雙油黑髮亮的皮鞋,眼睛不由得潮濕起來。他對旁邊的人說:「毛主席的皮鞋,可比咱們的舊多啦!黨和國家的主席啊!」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主席去世後,許多工作人員參加了遺物的清理。當又一次看到他用過的肥皂盒、用剩的肥皂、洗衣粉時,大家真是百感交集:主席這個人哪,別看他的地位這麼高,一生中可是從來沒有享受過啊!

有人說:毛主席的補丁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我們精神的原子彈,是我們永遠的指南針。

有人說:毛主席的補丁鐫刻了傳國之寶的簡樸,放射出自強自立精神的節儉。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毛澤東一生高揚自由,富於開拓進取精神,是一位浪漫、洒脫、豪放,具有詩人氣質的政治家、革命家、戰略家。他出身在一個閉塞、落後的小山沖,那種勇於挑戰的精神品質,使他衝出了大山,向著光明、進步奔去。砸爛舊世界,創造新中國,成為了泱泱大國的領袖、舉世矚目的巨人。

而他在生活中的節儉與他的風範氣質看似格格不入,實則息息相通。正彰顯了一代偉人的高尚情懷,不忘本、不忘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感謝您看完文章。

文本由作者主觀思想+歷史客觀事實梳理撰寫。

讀歷史生智慧,讀歷史長學問,讀歷史明事理。

更多文章請點擊下方藍色鏈接,或移步用醫藥紗布做補丁,毛主席:沒事,穿裏面別人看不見,我不嫌就行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