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毛主席一直都以「背頭」的形象示人,兩鬢的頭髮較短,露出耳朵,看起來格外精神且莊重。
這是毛主席的專職理髮師錢水桃設計的,從1959年開始,毛主席就一直保持着這個髮型。
就連毛主席在天安門城牆上的巨幅畫像,也都是這個髮型。
然而,為毛主席理髮最多的,卻不是錢水桃,而是周福明。
從1960年開始,他一共為毛主席理了17年的頭髮。
在毛主席身邊的衛士相繼離開之後,周福明又負責起了毛主席的日常生活。
當毛主席逝世之後,周福明跪着為毛主席理了最後一次發。
看着飽受病痛折磨的毛主席,他不禁痛哭流涕起來。
從此之後,周明福便將自己的工具收了起來,再也沒有為別人理過發。
周福明是如何來到毛主席身邊的?
他與毛主席之前又發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呢?
為神秘「外賓」理髮
自古以來,揚州人就以三把刀揚名於天下,其一是廚刀,揚州菜素以精工細作著稱,這也就意味着對廚刀的要求極高,而揚州的廚刀就剛好滿足了這一要求。
其二是修腳刀,揚州的修腳刀堪稱一絕,全國的各個浴城,也都把「揚州修腳刀」作為招牌。
一些修腳老師傅,不僅能將修腳技藝玩得出神入化,甚至還能配合各種中藥材為客人治療腳疾。
而這第三把刀,就是理髮刀。
從滿清入主中原,「剃髮易服」命令起,就催生出了剃頭匠這個新職業。
當年乾隆帝南巡時,被揚州剃頭師傅「七十二刀半」的技藝所驚奇,並御賜「一品刀」。自此,揚州理髮刀的名聲聞名於世。
周福明就來自於這裡,並耳濡目染地掌握了理髮的手藝。
當他來到杭州之後,在一家理髮店裡工作。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周福明就是理髮行業的頂尖人物。
1959年,他被推舉為行業的「青年標兵」。通過這次評選,他也有了不一般的經歷。
12月26日,距離春節也剩不了多長時間了,因此大家都會去理個髮,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新的一年。
從這天早上開始,店裡的顧客就絡繹不絕,人們臉上都洋溢着歡快的笑容。
到了上午十一點多,店裡來了一位客人,在他的自我介紹下,周福明才知道他是當地的趙書記。
緊接着,這位趙書記便問他:「小周師傅,你理髮大概要多久,半個小時夠嗎?」
周福明一聽這話,點了點頭:「沒問題。」
他也剪了那麼長時間的頭髮了,半個小時肯定能解決掉。
隨後,周福明被領到辦公室里,這裡早已有兩個人等着他:「現在杭州飯店有一位『外賓』要理髮,組織上決定派你去,你快收拾收拾帶上工具跟我們走吧。」
理髮箱
到了這時,周福明其實有些疑惑,難道飯店沒有專門的理髮工具嗎,怎麼還要他自己帶呢?
但是,他也沒怎麼多想,連忙帶上自己的工具就出了門。
過了一會兒,周福明被帶到了汪庄。
這裡原本是一位茶商的住所,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便成為了浙江省委的接待處。
周福明被安排在一間接待室里,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一位年輕人陪着一位老者推開了門,只見年輕人說道:「我想請您為首長理個髮。」
原來,這位老者是省公安廳的廳長王芳,這還是周福明第一次為「大人物」理髮,雖然有些緊張,但是他還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就在這個時候,又有幾個人進來,想請周福明為他們理髮。
通過交談,一個人還稱自己是李衛士長。
只不過,周福明之前並沒有和這些人打過交道,因此自然不知道眼前這位正是毛主席的衛士長李銀橋。
李銀橋
然而,在周福明理髮的時候,這些人都在不停地問他問題,例如「給生人理髮會緊張嗎?」要不就是「半個小時之內能理完髮嗎?」
好在,周福明技藝高超,儘管一直在回答問題,但他的雙手也都沒停下,並且還都按照要求完成了。
當理完髮之後,王芳他們幾個看着鏡子,都滿意地點了點頭。
就在周福明以為自己可以離開的時候,他卻又被留了下來。
這下,周福明心中的疑惑更重了:他們剛剛是在試探我,可是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毛主席理髮
到了晚上10點多,周福明再次被接走,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他心中不免困惑。
毛主席與李銀橋
當車停下之後,周福明才看到,前來迎接他的正是今天下午要他理髮的李衛士長:
「小周師傅,我是李銀橋,咱們今天下午見過的。我今天請你來,是想讓你為毛主席理髮。」
原來,毛主席今天要理髮,這本來不是件難事,因為專門為他理髮的錢水桃也在杭州。
錢水桃(左一)
不幸的是,小錢師傅發了高燒, 無奈之下,他們只得再找一個新的理髮師,而剛剛成為「行業標兵」的周福明就被選中了。
然而,這個消息卻讓周福明蒙了,為毛主席理髮?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
而李銀橋也看出了對方的忐忑:「小周師傅,你不用緊張,就按你平時理髮來就行。但是有一點,那就是為主席理髮要又快又好。」
直到這時,周福明才緩了過來,他強壓住內心的喜悅,跟隨着李銀橋往裏面走去。
周福明還有一個困惑,那就是等會兒見了毛主席,應該怎麼稱呼才好?於是,他便向李銀橋請教這個問題。
聞言,李銀橋笑着告訴他:「沒事,就跟大家一樣叫『毛主席』就行。」
周福明一想到能給偉大領袖理髮,他就不由自主地激動。
等了沒多久,毛主席就從另一扇門走了出來。
只見毛主席身穿一件長布睡衣,腳上蹬着一雙黑布鞋,手中還拿着一本書。
在燈光的映襯下,毛主席看起來格外精神抖擻,他甚至主動朝周福明伸出了右手。
周福明也抓緊時間走了兩步,握住了毛主席的雙手:「毛主席,您好!」
周福明與毛主席
毛主席看了周福明一陣,和藹地說道:「你就是小周師傅吧?」
周福明連連點頭:「是的,您叫我小周就行。」
誰料,毛主席卻說:「那可不行,你畢竟是師傅嘛。」
當毛主席坐下之後,其他工作人員便都離開了,按照主席的要求,這次不洗頭,只理髮。
周福明打開工具箱的時候,毛主席也翻開了自己帶來的那本書,而周福明朝那邊瞥了一眼,原來是一本線裝的《二十四史》。
可以說,這次理髮是周福明人生中最緊張的一次了,為了讓毛主席安心看書,他便決定隨着主席看書的姿勢理髮。
當時是冬天,周福明本來穿了一件大厚棉襖來禦寒,但是出於緊張,再加上游泳館的熱氣,他乾脆只穿一件單薄襯衣為主席理髮。
只不過,他的這個舉動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將書放到一旁,同周福明聊起了天。在交談中,周福明的緊張情緒也逐漸消散。
很快,就該為毛主席修面了。
周福明突然發現,毛主席吹了一口氣,把腮幫子鼓了起來,他很快就意識到,這是毛主席為了讓他刮鬍子更方便才做出的動作。
周福明急忙說道:「毛主席,您放鬆就好,我用兩個手指頭撐一下就能刮好的。」
僅僅用了20分鐘左右,周福明就乾淨利落地為毛主席理了發、颳了鬍子。
毛主席起身之後,先是向周福明道了謝。
在得知周福明會游泳之後,又邀請他同自己一起游泳。
周福明怎麼也沒料到,自己不僅能為毛主席理髮,甚至還能跟他老人家一同游泳,這對自己來說,是多麼至高無上的榮耀啊。
由於毛主席的行程需要保密,周福明便住進了汪庄。
每次毛主席需要理髮的時候,便把周明福接過去。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毛主席告訴周福明:「小周,我想讓你跟我去北京給我理髮,你回去跟你們領導以及你愛人商量一下行不行?」
周福明沒有絲毫猶豫:「我都聽主席的。」
其實,周福明能被主席看中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之前在北京的時候,警衛局也給毛主席找了一位年輕的理髮師。
或許是因為毛主席的威望,這位理髮師也是既緊張又激動。
等到了為毛主席刮鬍子的時候,那位理髮師拿着刮鬍刀的手居然不由自主地抖動了起來。
雖然毛主席也是在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但是再怎麼說他也是一位老人,面對近在咫尺的一把顫抖的刀,任誰心裏都不是滋味。
而這次,周福明理髮技術不賴,再加上他的背景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個人思想也極力向黨組織靠攏,年紀輕輕就是一位預備黨員了,被毛主席選中也不足為奇。
就這樣,到了1960年4月,周福明便跟隨毛主席北上,從此開啟了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
在毛主席身邊的日子
一開始的時候,周福明在中南海的主要任務就是為毛主席理髮。
毛主席告訴他:「剪頭髮的時候,你辦你的公,我辦我的公,咱們兩個誰也不打擾誰。」
之所以有這樣的要求,是因為毛主席總是利用各種時間來學習,就連在理髮的時候也不例外,而且看到有趣的情節時,他的頭還會前俯後仰,這也就對理髮師的技藝有着極高的要求。
慢慢地,周福明逐漸地掌握了技巧,跟着毛主席的姿勢來理髮。
後來,他還對毛主席的髮型進行了一些小小的改進。本來,毛主席原來的髮型兩鬢有些短,顯得有些刻板。
周福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將主席鬢角的頭髮留長一些,然後向後梳。
這樣的話,毛主席的臉型就看起來豐滿了一些,比原來更自然了。
當看到自己的新髮型後,毛主席也滿意地點了點頭,誇讚周福明「不愧是理髮師出身」。
從此之後,毛主席就一直以這樣的髮型延續下去。
每次理完髮之後,都要吹頭髮來固定髮型。
可是,毛主席卻不喜歡用吹風機。另外,毛主席雖然每隔幾天就會理一次髮,但是洗頭卻是一個月兩次。
等到了70年代之後,毛主席年紀大了,更是不願意洗頭。那麼,周福明就要想辦法來為毛主席固定髮型。
苦惱了一陣之後,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是在為毛主席理完髮之後,先用熱毛巾敷一會兒,然後再用篦子仔細地將頭髮篦順。
這樣一來,即使不用洗頭髮和吹風,也能讓毛主席的頭髮固定起來。
到了1961年,毛主席專門同周福明談話:「小周,你看你一周也才給我理兩三次頭髮,其他的時候都沒事幹。要我說,你也可以做做其他工作嘛。」
毛主席與工作人員
當時,毛主席身邊一共有七個衛士,除了一位衛士長要安排工作以外,其他的兩人一組,負責毛主席的一切生活問題。
周福明雖然沒有參與衛士值班,但是也經常會幫他們打打下手,例如給毛主席開飯、負責內勤事務等。
這年年底的時候,本來負責毛主席日常生活的衛士們都被調到了其他地方,值班衛士就只剩下了一個人。
1962年,毛主席去北戴河辦公,這次,周福明按往常一樣理髮的時候,毛主席叮囑他:「小周,你今天陪我一起吃晚飯,然後參與值班吧。」
周福明知道,這也就說明,他以後又多了一個身份,那就是毛主席的衛士,他身上的擔子,也就更重了。
由於毛主席在戰爭時期養成了「夜戰」的習慣,這也就導致毛主席大部分時候都選擇晚上辦公。
而周福明為了適應主席的作息,一般都是白天休息,晚上再跟主席辦公。
另外,毛主席偶爾會出現睡不着的狀況,於是,周福明去自學了按摩,好讓毛主席能夠放鬆一些,更快地進入睡眠狀態。
1963年,毛主席身邊的衛士只剩下了周福明一人。
毛主席告訴他:「小周,現在小張也走了。我看你也挺能幹的,那就麻煩你來替我管這個家。」
對於身上的擔子,周福明一方面無比激動,畢竟這意味着毛主席對他的信任。
與此同時,他也不禁擔憂,要是自己出了一點錯誤,別說會影響毛主席的形象,自己又如何對黨和人民交代呢?
他便向毛主席問道:「主席,我從來沒做過,能行嗎?」
周福明手拿與毛主席的合影照
毛主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緊接着,毛主席又補充道:「這裡的工作不容易,以後還得靠你辛苦一些了。」
毛主席的這番話,給了周福明莫大的鼓勵,也讓他成了為毛主席工作最久的理髮師。
為毛主席守家
1976年,毛主席的身體愈發不適,到了後來,只能在醫院的病床上躺着。
到了這個時候,周福明也不能為毛主席理髮了,只能靠醫務人員將毛主席長長的頭髮一點點地剪掉。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得知這個噩耗的時候,周福明愣到了那裡,他知道毛主席已經處於彌留之際了,但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這麼快。
想起與毛主席相處的點點滴滴,周福明悲痛欲絕,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等徹底緩過來之後,周福明向周總理提出了申請:「我為毛主席理了十幾年的頭髮,想再為主席做好最後一次工作。」
一直等到第二天凌晨三點多,沒合眼的周福明才等來了請求批准的消息。
當看到毛主席安詳地躺在那裡,周福明的鼻頭不禁一酸,從他來到毛主席身邊起,他又何曾見過毛主席睡得如此安穩。
周福明為毛主席的蠟像梳頭
直到現在,毛主席才終於不用為人民考慮,而是踏實地睡上一覺,而他又怎麼忍心打擾呢?
周福明輕聲說道:「主席,您放心吧,我決不會打擾您睡覺的。」
當他的推子輕輕地落到毛主席的頭髮上時,周福明彷彿回到了之前,毛主席坐在椅子上看書,而他則在那裡為毛主席理髮。
當為毛主席理完最後一次發,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淚水從眼眶裡涌了出來。
在毛主席逝世之後,周福明本可以去辦公室工作,但是他主動找到了領導,申請去管理毛主席的故居。
可是,對於他的這一申請,領導卻也犯了難。
沒有這個先例不說,也實在是沒辦法給他發放工資。
然而,周福明卻表了態:「我是自願給毛主席當管家的,就算沒錢也要干。」
畢竟,他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17年,在這段日子裏,毛主席也總是儘可能地幫助他們這些衛士們。
當初,周福明的孩子身患敗血症,命懸一線,就是毛主席從稿費中抽出了500元交給周福明,才將孩子做了手術。
可以說,在毛主席身邊的同志們,凡是有任何的困難,毛主席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
就這樣,周福明便一直擔任着管理毛主席故居的工作,向人們介紹毛主席的豐功偉績。
2022年4月4日,周福明在北京逝世,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使命,去追隨自己最敬佩的毛主席。
參考文獻:
秘書工作:走進豐澤園——記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員周福明
新湘評論:理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