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2019年12月07日02:05:08 歷史 1314

我們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雖然說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但是中國並不是有一個朝代統治的,相反中國的朝代更替在一直進行着,從商朝到清朝我們中國差不多經歷了許多朝代的更替。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會產生一大批的將領,因為要行軍打仗就必須要有名將才行。在我國歷史上名將最多的朝代,它的數目是宋朝的十倍,是清朝的二十倍!

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 天天要聞

那麼這個朝代是什麼朝代呢?許多人想到的都是唐朝,但是真正的結果並不是唐朝,雖然唐朝也出現了非常多的名將,但是唐朝還是不能夠和這個朝代相比,這個朝代的名將數目是宋朝的十倍左右,是清朝的二十倍。中國歷史上名將最多的朝代是漢朝,為什麼會是漢朝呢?這裏面是有原因的,我們都知道漢朝其實是有着兩個朝代的,東漢和西漢這兩個朝代都是漢朝。

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 天天要聞

這也就是說漢朝相當於其他朝代的兩倍,其他朝代都是一個時期,而漢朝卻有這兩個時期,所以這是漢朝的名將是歷史上最多的朝代,因為時代的時期比較長。但是這只是一個原因,另外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因為當時統治者的支持。漢朝其實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朝代,他們不僅有着國家內部的矛盾,還要面對着當時的匈奴的入侵。

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 天天要聞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統治者就不得不支持武將的出現了,而且他們的統治者為了解決外來的入侵,可以說是對於武將很看重,這才是漢朝武將多的原因。而相比於漢朝,宋朝當時的統治者因為害怕武將的權利太大了會對他們的統治產生衝擊,所以宋朝對於武將並不重視,這也是宋朝一直被少數民族侵略的主要原因,即便他們也分為南宋和北宋。

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 天天要聞

但是他們真正出名的武將也就只有一個岳飛被人們熟悉。清朝更是可憐,因為清朝的統治者是直接採取了閉關的政策,可以說他們就根本沒有打過幾場仗,統治者只知道貪圖享樂,雖然他們也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盛世,但是在後來卻是一直被別人侵略,根本就沒有反擊的力量,這也是清朝被外強侵略的原因。所以我們才說漢朝是歷史上名將最多的朝代。

名將最多的朝代,幾乎是宋朝的10倍,清朝的20倍! - 天天要聞

他們的名將是宋朝的十倍,是清朝的二十倍。縱觀歷史各個國家,出現武將擾亂朝綱的不是沒有,但是如果一個國家連幾個出名的武將都沒有那麼這個朝代一定會被別人侵略,但是如果有武將那麼被侵略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而且武將擾亂朝綱導致國家毀滅的遠沒有被別人侵略導致國家毀滅的數目,所以一個朝代有出名的武將是必須的。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 天天要聞

玄武門之變:性格決定命運

作者:靈犀一墨提到唐史,我們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門之變」,因為此次之後唐代真正進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傑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為盛唐的到來做好了最堅實的鋪墊。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 天天要聞

羅白樺:蔣介石貴池閱兵見聞

引子#本文摘自《貴池文史資料》第三輯(1987年11月),羅白樺口述(原註:政協辦公室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原標題《蔣介石貴池閱兵簡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1927年,蔣介石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嗣後,又收買了汪精衛,致寧、漢政府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 天天要聞

三問工行「金條摻假」事件/女子闖紅燈撞車受傷被交警定全責/蘇聯時代航天器墜落印度洋

⊙胖東來怕影響居民出行承包周邊小區物業費?多方回應近日,一則關於胖東來超市為解決客流引發的交通擁堵問題,主動承擔周邊小區物業費的消息在網絡引發關注。5月11日下午,經大河報《看見》記者多方核實,該傳聞系不實信息。詳情(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殷海濤)▼⊙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氣象台發佈氣象乾旱黃...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