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2019年11月16日08:15:07 歷史 1439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因兩人名字同樣是尼古拉,但身高卻差很多。當時人們就幫兩人取了個綽號「高尼古拉(尼古拉大公)」跟「矮尼古拉(沙皇尼古拉二世)」據說這讓沙皇很不爽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尼古拉大公於工兵軍學院(Николаевскоеинженерноеучилище)以及帝國軍事參謀學院(НиколаевскаяакадемияГенеральногоштаба)畢業,於俄土戰爭中擔任軍官,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而享有威望,在軍隊中據有極高的聲望。

但也因為大公在軍隊中很受歡迎,導致他受到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猜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因宮廷鬥爭而被排除在參謀本部的決策圈之外,僅擔任聖彼得堡軍區的司令官。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俄羅斯帝國發佈了總動員令,按照當時的俄國法律,沙皇必須擔任軍隊的總司令,但軍事首長們一致要求沙皇將指揮權轉讓給尼古拉大公,缺乏軍事經驗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多少也意識到了這個嚴重性,於是在德國宣戰的第二天,沙皇將尼古拉大公任命為最高總司令,這個命令一頒佈,幾乎受到了全國跟軍隊的歡迎。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但沙皇也限定了尼古拉大公的一些權力,譬如不能改動參謀本部的人事任命跟體制,這是為了讓沙皇的心腹監視尼古拉大公,這多少影響了俄羅斯軍隊在戰略調度上的靈活性,也導致了戰爭中俄軍的幾次失敗。

儘管如此,尼古拉大公還是成功的在1914年在加利西亞擊敗奧匈軍隊,法國元帥福煦(Ferdinand Foch)當時稱讚尼古拉大公在加利西亞的指揮是「近代軍事藝術中最傑出的表現」。但在1915年,德軍將西線的兵力抽調回東線,發動了一系列反攻,將俄軍逐出加利西亞。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俄軍雖然缺乏彈藥跟補給,加上尼古拉大公的決策失當導至俄軍遭到極敗,但最終在尼古拉大公的冷靜指揮下,俄軍成功退出了加利西亞,避免了全滅的危機。德軍將領法金漢(Erich vonFalkenhayn)在戰役結束後說道:「我們在東線的攻勢…並沒有導致俄軍崩潰。俄軍擺脫了我們的包圍,朝向安全的地帶撤退…」

但這次的戰役給沙皇尼古拉二世找到了拔除大公指揮權的借口,1915年8月19日,沙皇下令撤消尼古拉大公的指揮權,這個決定受到軍隊跟俄羅斯政府的反對,8月20日與21日,軍事首長們警告沙皇『陛下,按照我們的理解,您採取這樣的決定將會對俄羅斯以及您的王朝造成嚴重的後果』

但沙皇還是堅持了他的決定,尼古拉大公遭到撤換。

德軍參謀魯登道夫將軍(Erich Ludendorff)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在日記中寫道「尼古拉大公被撤職了,沙皇現在成了俄軍的指揮官。德國已經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尼古拉大公被派往高加索戰區對抗土耳其,與著名的俄軍將領尤登尼奇將軍合作,後者後來也成為白軍最著名的將領之一。在高加索戰區,尼古拉大公將軍隊的作戰指揮交給了尤登尼奇將軍,自己多擔任後方的補給跟行政工作,兩人在191 5跟1916年對土耳其造成了一連串的軍事勝利,幾乎將德國與土耳其在波斯北部的勢力驅逐殆盡。

尼古拉大公在高加索一直待到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1918年俄國內戰爆發,尼古拉大公仍待在高加索地區,直到1919年紅軍進逼時,他才與家人搭英國戰列艦馬爾堡號(HMS Marlborough)流亡至熱那亞,受意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他是尼古拉大公的姐夫)保護。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1923年尼古拉大公移居法國巴黎,他在1924年成為俄國白軍「俄羅斯軍事聯盟」名義上的領導人,該聯盟的實際領導者是有黑男爵之稱的弗蘭格爾(Freiherr Peter von Wrangel,這人更為出名是因為驍勇善戰,紅軍甚至為了他寫了一首歌「紅軍最強大」來壯膽)。

尼古拉大公在1929年1月5日去世,他的葬禮完全依照俄羅斯皇族的規格進行,一些流亡的沙俄軍人以及大公本身的哥薩克親衛隊也負責儀式的進行,尼古拉大公埋葬於戛納天使長聖米迦勒堂(法國的東正教教堂)。

2014年,在尼古拉大公的後代向俄羅斯政府請願,希望將大公的墓移回俄羅斯,時任總理梅德韋傑夫支持這個建議,與法國政府進行協商,天主教法國武裝部隊教區盧克拉維爾(Luc Ravel)也贊同這個決定,出於對尼古拉大公的敬意,法國要求先將尼古拉大公名義上的移葬至巴黎榮軍院,對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貢獻表示敬意。

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叔尼古拉大公 - 天天要聞

2015年,俄羅斯政府與法國政府以及法國榮軍院合作,在進行了一系列莊嚴的追悼儀式後,尼古拉大公被移葬至位在莫斯科的軍人公墓教堂,長眠至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 天天要聞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共拜始祖炎帝神農 祈福華夏兒女幸福安康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烈山問祖,華夏鑄魂。5月23日,農曆四月廿六炎帝華誕,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市炎帝故里隆重舉行。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拜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共同追思先祖功績、追尋文化根脈、增進血脈認同,共...
賴清德:戰爭沒贏家,樂意跟大陸交流合作 - 天天要聞

賴清德:戰爭沒贏家,樂意跟大陸交流合作

風向變了?賴清德發表520演講,涉及兩岸說法發生大變化,高呼「避戰要交流」。據聯合早報報道,近日,賴清德在就職滿一周年之際,在台北召開記者會。當日本媒體問及兩岸關係的問題時,賴清德回應:島內社會與人為善,並表示他也是堅定地追求和平,「因為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賴清德進一步表示,將實施所謂的「和平四...
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在巨型雕像內死亡,年近70歲 - 天天要聞

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在巨型雕像內死亡,年近70歲

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RT)、英國《鏡報》等媒體22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表示,在伏爾加格勒的標誌性巨型雕像「祖國母親在召喚」頭部內發現了一具男性遺體。據了解,死者為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校長尼古拉·切斯諾科夫。「祖國母親在召喚」巨型雕像(圖源:環球網)當天晚些時候,莫斯科國立體育學院在其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