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2021年11月30日14:33:03 歷史 1271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陸遊

不管生活得多麼窮困潦倒,都不能阻止愛國的心愿,這是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名句,也是中國近現代以來諸多流落在外的海外學子的共同的志向。之前從海外學生歸來的科學家先輩們做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我們才有了如今的國際地位。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馮玉祥

可是就有這樣一個人,生為愛國軍閥之後,空有一身的學問卻被鄧小平拒絕歸國請求,至今仍在美國工作生活,到底這個人是誰?這又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呢?

馮玉祥之子

一提起馮玉祥其人,了解中國近代史的人想必對他的大名都不陌生,當年也是作為風雲人物積極投身社會洪流,參加革命。

後期他又投入到抗日戰爭,被稱之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一般地存在。他自身是由普通士兵一步步走上軍閥之路的,因此甚至人民的苦難和不易,在對後代的教育也是頗有遠見。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馮玉祥

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這個人,至今已經是位100多歲的老人了,他就是馮玉祥將軍的兒子——馮洪志。

深受父親影響,馮洪志的繼母及諸位兄弟姐妹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材,而馮洪志也是著名的物理學家,科學家。早就已經是百歲老人的他,始終保有中國國籍,但是很罕見的是至今仍然生活在美國,與自己的家人骨肉分離,他曾說過寧可回國當工人也不願留在美國。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馮洪志和家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至今沒有歸國呢?

個人經歷

馮洪志出生於1917年,就在這一年其父馮玉祥,出兵北京討伐「跳樑小丑張勳」,可以算得上在中國近現代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政治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這也就有了後來送子女出國留學深造的實力與眼光。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馮洪志

馮洪志從十二歲開始就與其姐被送往蘇聯和德國留學,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輾轉回到國內,留學期間據說其姐還與蔣經國產生過戀人關係。不得不承認優秀的人才總是這樣相互吸引的,兜兜轉轉鄧小平同志也曾與蔣經國在蘇聯時期同窗就讀,共同為中國的革命和未來深入探討過,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馮洪志

1945年開始馮洪志又前往美國工作學習,先後接觸了最先進的核電站和核潛艇設計研發工作,後多次想回國卻因抗美援朝戰爭及中美關係變幻莫測。而後雖因尼克松1972年的訪華讓兩國關係緩和,可美國因他特殊的身份和掌握的核技術為由,使得歸國之旅屢屢受挫始終未能成行,這件事就一直拖到了1982年。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尼克松訪華

這一年究竟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碧海青天夜夜心

原來1982年是馮玉祥將軍誕辰一百周年,斯人已逝,一直到這一年我們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馮洪志也有意回國投資有助於祖國發展的大業。本以為一切早已水到渠成,無論是資本投入還是技術投入,都對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都是大有裨益的,卻被鄧小平同志一口否決。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鄧小平

原來是鄧小平早有考慮,早年間馮洪志早就與蔣經國關係特殊,兩人曾結下深厚的情誼,讓他繼續留居在美國可以勸說台灣當局進一步緩和兩岸關係,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再加上軍事科技建設方面也需要仰仗可靠而又先進的合作企業提供支持,只有繼續留在美國,其實更有利於長遠的發展。

愛國名將馮玉祥之子欲回國定居,鄧小平為何拒絕?事實證明此舉高 - 天天要聞

▲蔣經國

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馮洪志如今年逾百歲依然生活在美國,沒有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土。

結語

馮洪志在美國創建的公司稱之為泰山工業,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意義相信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是能理解的,而他本人居住在美國超過了半個多世紀卻不願意改國籍,始終自稱為中國人,他的這種中國心也很值得我們每個人欽佩。

在國家大義面前,很多人可以說放棄了很多,不能和自己的親人團聚又算得了什麼呢?無論是身處國內國外,在任何的崗位上,我們能為我們的祖國做的不僅僅是在社會生產領域以及人民精神生活領域的貢獻,還有在各個戰線上為之奮鬥的仁人義士,都是我們的同志,都在自己的角色里發光發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的耳朵,成「關鍵戰場」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耳朵,成「關鍵戰場」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特朗普的耳朵是俄烏衝突的新前線。」文章稱,俄烏衝突已持續超過三年,如何說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成為俄烏以及歐洲爭鬥的「關鍵戰場」。而特朗普近期剛表示過,對協調俄烏停戰無果而感到沮喪。文章稱,俄羅斯和烏克蘭方面都試圖向美國證明,對方才是和平的真...
「戰略之父」漢尼拔的軍事智慧 - 天天要聞

「戰略之父」漢尼拔的軍事智慧

漢尼拔石膏像公元前218年爆發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是羅馬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霸權的轉折點,最終由羅馬贏得了艱難的勝利從而加速了其對外擴張的腳步。儘管羅馬人笑到了最後,但這場史詩般的大戰中最耀眼的明星卻是一位迦太基將領——被後人稱作「戰略之父」的
這就是洛陽! - 天天要聞

這就是洛陽!

洛陽,是一座將山河歲月揉進骨血的城市。當邙山的風裹挾着黃河水汽撲面而來,腳下的每一粒黃土都在低語:這裡是華夏文明最初的心跳。十三朝古都的榮光,早已滲入城牆磚縫、牡丹花瓣與尋常巷陌的煙火中。
廿八畫里的紅色密碼:為什麼毛澤東說他與譚政同姓? - 天天要聞

廿八畫里的紅色密碼:為什麼毛澤東說他與譚政同姓?

八角樓的油燈在深夜搖曳,兩張木桌隔着竹簾相對擺放。裡屋的毛澤東披着補丁棉襖奮筆疾書,外屋的譚政正用鉛筆頭在廢紙上沙沙記錄……這個1927年深秋的尋常夜晚,不僅定格了兩位革命者的工作場景,更埋藏着一個二十年後才揭曉的紅色密碼。
臭不要臉!美國終究對格陵蘭島下手了 - 天天要聞

臭不要臉!美國終究對格陵蘭島下手了

在國際政治的風雲變幻中,一則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激起千層浪——美國竟對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島下手了!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已介入總統特朗普試圖接管格陵蘭島的行動,通過監視衛星、通訊攔截以及地面間諜等手段,加強針對格陵蘭島的間諜活動,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