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黨史百年·天天讀

2021年10月02日18:47:05 歷史 1708

【10月2日】黨史百年·天天讀 - 天天要聞

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宣傳普及黨的歷史知識和理論創新成果,幫助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黨史百年·天天讀》欄目已正式上線。欄目內容在周村檢察微信公眾號同步發佈,敬請關注。

重要論述


1953年10月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聽取陳雲關於糧食問題的報告。報告指出:在糧食問題上必須處理好四種關係,即國家與農民的關係,國家與消費者的關係,國家與商人的關係,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的關係。處理好這些關係最好的辦法是在農村實行徵購、在城市實行配售,嚴格管制私商,在堅持統一管理的前提下調整內部關係。會上,鄧小平建議將農業稅秋征推遲一個月,征與購同時進行。

毛澤東在會上作結論,表示贊成陳雲的報告和鄧小平的建議。結論指出:農民有自發性、盲目性的一面。他們正處在由個體經濟到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過渡時期。我們經濟的主體是國營經濟,有兩個翅膀,一翼是國家資本主義(對私人資本主義的改造),一翼是互助合作、糧食徵購(對農民的改造)。有人要摸農村的底,農村的底有六條:(一)小農經濟。(二)百分之十左右的缺糧戶。(三)每年兩千萬到四千萬災民。(四)百分之十左右的落後鄉。(五)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農民歡欣鼓舞、擁護政府。(六)互助合作。我國農村將來進一步的發展,基本上是靠第六條。對農民實行糧食徵購制,主要依靠黨員,他們是鄉村幹部和農民中的積極分子。關於配售問題。不叫配售也可以,可叫計劃供應。徵購、搞私商、統一管理勢在必行,配售問題看來也勢在必行。他還委託鄧小平到全國糧食會議上講話,囑咐講糧食徵購一定要聯繫過渡時期總路線去講。毛澤東在會上所作結論收入《毛澤東文集》第六卷。


1984年10月2日

鄧小平會見參加國慶活動的楊振寧等六十多位外籍華人科學家時談到城市改革問題指出:不久要開十二屆三中全會,會議的主題是城市改革。如果說開拓新局面是從農業開始,這次則是全面改革,包括工業、商業、科技、教育等,範圍很廣。改革是很迫切的。因為農村政策見效,農民好起來了,如果城市不進行改革,就會妨礙農村繼續前進,城市也滿足不了占我國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的需要。城市改革要有更大的勇氣。農村改革說明,城市改革不但必要,而且相信會成功。這就可以保證我國到本世紀末實現翻兩番的目標。這篇談話以《希望海外親人和朋友提供更多的知識和勞動》為題,收入《鄧小平論統一戰線》。

黨史回眸

1949年

10月2日 蘇聯政府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3日,周恩來複電錶示,歡迎立即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之間的外交關係,並互派大使。到2021年6月,中國已同180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1964年

10月2日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5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首演,3500多名專業和業餘文藝工作者參加演出。


歷史瞬間

【10月2日】黨史百年·天天讀 - 天天要聞

1949年10月2日,蘇聯政府首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3日,中蘇正式建交。圖為蘇聯第一任駐中國大使向毛澤東主席呈遞國書。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官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 天天要聞

🇨🇳宋慶齡:旗袍女士愛國的一生

您輕輕翻開泛黃的歷史扉頁,時光指針定格在1893年1月27日。上海弄堂里傳來的嬰兒啼哭聲中,誰都不曾想到,這個生於動蕩年代的女孩,將用畢生心血在中華大地書寫不朽傳奇。十五歲的渡輪載着青澀少女駛向大洋彼岸,密歇根湖畔的晨霧沾濕了她的教科書。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 天天要聞

《人生若如初見》大結局深度解析,活到改革開放的載灃才是贏家

刺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亡梁鄉死了,清廷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這是已經預知的結局,無法改變。刺殺梁鄉這個任務原本是交給顧買臣的,但是被顧買臣拒絕了,他雖然跟梁鄉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但也不想以怨報德。或許我沒辦法救他,但也不會親手殺了他。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 天天要聞

「被指居者」死亡近三年後,其父再被拘

暴繼業被羈押在無極縣看守所。(受訪者|供圖)恢復自由近三年後,暴繼業再次被公安機關拘留。暴繼業是河北省石家莊市高邑縣南塔影村人,2022年7月20日,他的二兒子暴欽瑞因被控涉黑(案件被稱為「5·25」專案),在執行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期間死亡。當時,被「指居」的除了暴繼業父子,還有暴繼業的兩個兄弟和他們的兒子,及...
日本古寺「龍骸」之謎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實為貂類遺骸 - 天天要聞

日本古寺「龍骸」之謎破解:千年木乃伊竟實為貂類遺骸

在日本奈良東大寺保存數百年的神秘「龍骸」,近期被科學家揭開了真實面目。這具曾被誤認為神話生物的遺骸,如今證實是11世紀意外死亡的雌性日本貂。這項發現不僅解開了困擾學界數百年的謎團,更展現了歷史傳說與科學考證的奇妙碰撞。據日本正倉院資料記載,室町時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教於1429年參觀東大寺時,在修繕中的寺廟發...
陳夢有沒有過自己的時代?她和孫穎莎誰厲害? - 天天要聞

陳夢有沒有過自己的時代?她和孫穎莎誰厲害?

北京時間5月28日,陳夢衝上熱搜,原因是她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再談我的時代爭議,她說奧運奪冠後仍遭質疑很煎熬。陳夢直言那段時間非常煎熬,如果還有人問自己是不是我的時代到來了,陳夢說自己不敢說了。但巴黎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