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聲音日曆」上黨戰役:解放戰爭的序幕之戰

2021年09月10日20:51:15 歷史 1748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央廣網推出《黨史聲音日曆》,用聲音帶你穿越百年時光。

【黨史上的今天】

1945年9月10日,鄧小平與劉伯承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打響了解放戰爭初期的第一個殲滅戰——上黨戰役

「黨史聲音日曆」上黨戰役:解放戰爭的序幕之戰 - 天天要聞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迫不及待地動手爭奪抗戰勝利果實,玩弄內戰與「和談」反革命兩手。國共兩黨的摩擦和爭奪,集中在晉冀魯豫地區。

為保衛抗戰勝利果實,保證解放區安全,中央軍委命令晉冀魯豫軍區堅決殲滅進入上黨地區(今山西省長治市境內)之敵,除去心腹之患,以便之後將主力轉戰於平漢線。

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遵照中央軍委「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方針,於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對國民党進犯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殲滅戰,共計殲敵13個師及2個挺進縱隊3.5萬餘人,繳獲各種火炮74門,輕重機槍2000餘挺,長短槍1.6萬餘支及大量軍用物資。

上黨戰役不僅是解放戰爭的序幕之戰,在政治上也具有重大意義。該戰役不僅解除了國民黨軍對晉冀魯豫解放區的直接威脅,而且有力配合了重慶談判,實現了「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預期目的。

劉伯承在回顧上黨戰役時說:「這個勝利,使我們背後有了靠頭,又有了子彈,為很快轉入平漢線作戰創造了條件。」從此,晉冀魯豫地區日益穩固,成為後來奪取全國勝利的重要基地,並為後來設立華北局和定都北京奠定初步條件。

(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

總監製:於鋒 高陽

編審:高陽

監製:王薇 趙凈 馬媛

策劃:劉一荻

音頻製作:葛繼君 吳可欣

主播:萬昱麟

設計:陳穎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 天天要聞

解放戰爭中,華野名將死於三個農民之手,粟裕怒髮衝冠

1948年2月的一個寒夜,福建寧德大窩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後腦。他踉蹌倒地,三名黑影撲上,棍棒如雨點般落下。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國民黨高官,也非日軍將領,而是華東野戰軍第一師政委、閩東革命領袖阮英平。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 天天要聞

人民領袖|母親的愛

上世紀80年代初,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工作時,就住在縣委大院的辦公室里。辦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濕,他常把褥子拿出來曬太陽。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 天天要聞

有個濱州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 參加「母親節•母親河,接來老媽,順着黃河濱州「活動,頭一站是鄒平碼頭梯子壩。在那,我們發現:當地有個農民,曾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此人,叫馬振西,是個治黃模範。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見,受邀登上天安門。他是鄒平市碼頭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 天天要聞

延安初印象,寶塔山遠眺,延安大禮堂和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人文旅行達人/小眾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買了最早一班從西安到延安的動車,開啟紅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來到站前廣場,仍有些似曾相識的感覺。但車站內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在前廳兩側的一至二層,分別停放着東風4和復興號、以及前進蒸汽機車與和諧貨運電力機車,代表着我國鐵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