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2021年09月10日20:23:09 歷史 1679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人物:洪開年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洪開年,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生於南安詩山華美村(今屬南安市蓬華鎮華美村),17歲隨堂叔到菲律賓謀生。奮鬥數十載,他從一名普通店員蛻變為「菲律賓布業大王」。除了在菲律賓,洪氏家族還在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和印尼等地投資銀行、保險、麵粉等諸多產業。

致富思源。洪氏家族先後參與華美小學、華美中學建設,並設立華美中學學生獎教獎學金。


遺迹華美建築群

華美建築群位於省級傳統村落——南安市蓬華鎮華美村,有100多座源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國初年的古民居建築,有堅固實用的菲律賓風格,有帶有尖頂圓拱的印尼風格,還有火柴盒式的新加坡風格。保存較好的有沙園學舍、梯山別墅、超選樓等建築。百座古厝錯落分佈,融合了閩南風格與南洋特色,歷史悠久,講述着一代代華美人的奮鬥史。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沙園學舍


深山守望 向海而興

蘇清彬


華美村的老人常說,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這裡的僑屬們過着「手搖鵝毛扇,坐等南洋錢」「靠僑吃僑,快樂逍遙」的悠閑生活。


誰能想到,在這個偏居南安西北隅,居住着6000多人的小山村裡,海外僑親卻達3萬餘人。也因此,這裡有着獨特的「多國建築」,保留完整的上百座古民居中,除了傳統閩南風格外,還囊括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各種南洋風格。


山間清泉在村口匯聚成溪,由南至北,從古厝中穿行而過。思緒隨着溪水漂流,彷彿聽到了梯山別墅里訴說著華美遊子在外打拚的故事,還有沙園學舍里傳出的琅琅讀書聲。


多國建築


初秋午後,從南安市城區出發,一路向西北行進50公里,便來到蓬華鎮華美村。這裡地處南安、安溪、永春三縣交界處,海拔近700米,是個偏僻山區。


停車問路,幾句攀談不經意間打破了山村的寧靜。順着村中老人手指的方向,一條小溪映入眼帘。溪水從村中靜靜淌過,兩岸田園與古厝交相輝映,頗具鄉野閑趣。


華美村沒有刻意去開發,所有古厝基本保持原始風貌。這樣的村莊在南安並不少見,然而,像華美村這樣將古厝拾掇得既乾淨,又保持原貌的還真不多。


這些擁山看水的「華美厝」,自古就被人寫進了民謠。「有華美富,無華美厝,有華美厝,無華美子媳婦。」民謠里,滿滿都是華美人藏不住的驕傲。


漫步村中,彷彿置身國際建築大觀園。堅固實用的菲律賓風格,帶有尖頂圓拱的印尼風格,火柴盒式的新加坡風格……各種南洋風格的建築比比皆是。


融合閩南當地建築特色和典型印尼風格的珠安樓便是「多國建築」的代表。珠安樓由巨石堆砌而成,融入波浪形的尖角屋脊,濃郁的寶藍色配以繁麗裝飾紋樣的窗戶,讓人眼前一亮。


村子一側的超選樓,半圓的護廊連接長方形的主體建築,從遠處看像一艘即將起航的大船。這座菲律賓風格的四層樓建築有60個房間,始建於1935年,系菲律賓華僑洪禮選所建。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建於1935年的「超選樓」,磚石結構體現了菲律賓建築風格的實用性。


僑鄉多妖嬈,古厝系鄉愁。房屋的主人希望建造這一艘「船」,保佑兒孫「過番」時萬事順利,也希望這艘大船將日思夜想的孩子們平安載回。在超選樓外牆上有不少窄長的孔口,長約30厘米,寬約15厘米。據說,它們曾是防禦土匪來襲的槍眼。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有為堂」取名「有為」,寄託着建造者對子孫奮發有為的心愿;泰康堂,希望家人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仁義堂,希望華美人無論走到哪裡都要保持一顆仁愛和正義之心……華美村的每一座古厝都有一個美好的寓意。


偏居深山的華美村,為何會成為僑鄉呢?其實,華美村最初不叫華美村。相傳,宋末元初,華美洪氏始祖為了避免禍亂,從豐州古城遷徙到華美村一帶,並將其取名「禍尾」,意為戰亂兵禍已到了盡頭。隨着時間推移,「禍尾」演變為「下尾」,後來又雅化為「華美」,地名的演變寄寓了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然而,到了清朝中後期,家國動蕩,民不聊生,偏安一隅的華美村也不能倖免。謀生無路的華美人,帶着先祖敢拼敢闖的風骨和氣概,決定另尋一片天地,他們漂洋過海,他鄉追夢。


華美人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異國他鄉打拚有了一定積蓄後,就要回家建樓房。於是,一座座風格各異的建築,在小山村裡拔地而起。


梯山家族


始建於清末民初的梯山別墅,便是華美遊子在外打拚的生動寫照。


梯山別墅由僑領洪開年、洪範年、洪文舉兄弟所建。民居坐西朝東,佔地面積660平方米,為四坡頂四院式的菲律賓風格建築,兩層樓,磚、木、石、水泥混合結構,中西合璧,樣式新奇獨特。別墅外觀以現代的審美來看依舊氣派非凡。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梯山別墅


「梯雲有路皆求志,山水多情合永年。」這座花巨資打造的山間別墅,至今仍有人居住,二樓牆壁上,仍留下不少以「梯山」冠名的對聯,以及墨跡清晰的華美詩詞,一股書香氣息撲面而來。


梯山家族系華美村最負盛名的望族之一,也是華美中學最早的發起人和創辦者。這個家族素有愛國、愛鄉、熱愛教育事業的優良傳統,其中洪開年可以說是這個家族的代表人物。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梯山別墅內景


洪開年於清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生於華美村,17歲隨堂叔到菲律賓謀生,初當店員。1916年—1918年,與二哥苑年、四弟文操合營東美和南美公司,經營布業,後發展為出入口商。1920年,洪氏兄弟又創立環球織布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組成東南美公司,後又與菲律賓官方合營創辦大型紡織企業——大眾紡織廠,持股80%,有「菲律賓布業大王」之譽。洪氏兄弟還在香港創辦億美公司,投資有餘銀行,並在印尼開設麵粉廠,在台灣地區投資保險業等。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梯山家族事業的發展如日中天。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洪開年任菲華抗敵會委員,馬尼拉中華商會第36屆常務委員。菲島淪陷後,他被日軍囚禁一年多時間,獲釋後,捐巨資支持菲律賓華僑抗日游擊支隊。1945年抗戰勝利後,洪開年曆任菲律賓中華商會、菲律賓商總、菲律賓布業出入口商會、菲律賓六桂堂、旅菲華美家族總會,以及其他諸多社團的理事長或名譽理事長,受到旅菲僑親的熱烈擁戴。


洪開年及其兄弟、後裔對家鄉,以及菲律賓各種慈善公益殊多捐獻。1923年捐資在家鄉華美村建小學;1947年,捐款創辦華美中學。1950年後,華美中學擴建校園時,繼續匯巨款贊助,並設立華美中學學生獎教獎學金。此外,1988年,又捐建華美中心小學「開年、金草紀念樓」,還資助修築寺院和接濟貧困鄉親。


華美之美,美在建築,美在精神。至今,40歲的洪氏家族後人洪震乾沒有忘記祖輩辛苦打下的家園,儘管家族都在外打拚,但他獨自一人默默守護着,他說:「無論走到哪,家裡一定要有人守護。」


百年學舍


「著名僑鄉」早就成了華美村的一張名片。村裡的路、橋、學校等設施,無不深深印着「華僑」的印記。這些都傾注了衣錦還鄉的僑親們建設家鄉的最美願望。


這就不得不提始建於清朝宣統年間的沙園學舍了。沙園學舍藏身於鋼筋水泥現代建築中,走過水泥橋,橋下溪水潺潺,兩側鐵索將學舍團團護住。雖無「枯藤老樹昏鴉」,大有「小橋流水人家」之境。


深山裡的遠航夢!南安高山藏着百座古民居,有人將房蓋成「船」 - 天天要聞

沙園學舍內景


與其他古厝的雕龍畫鳳相比,沙園學舍清一色的白牆黑瓦,就像吳冠中筆下的江南水鄉,無不流露出情真意濃的雅緻與靈秀。屋內有20多間教室,護厝則為宿舍和辦公區。經過百年風霜,沙園學舍的主體結構保存完整。


把目光聚焦於青石門楣上的「宣統三年」字樣,時光仿如倒帶,將思緒拉回百年前。一個多世紀以前,孩子們琅琅讀書聲穿過刻着「入德之門」「出入是門」的照壁和青石門,響徹整個村莊。


清末,華美村中私塾林立,大戶人家請了塾師在家授課,一般家庭的孩子只能做睜眼瞎。清宣統年間,眼看着窮人家的孩子請不起私塾,上不了學,旅菲華人洪萬宗、洪志榮、洪景榮等人急在心裏,以祖上沙園遺產慷慨捐出,並整合了周邊多家私塾,歷時三年方才建成。


這所學校寄託了太多人的期盼。1909年,舉人洪禹川捐棄七品之官,歸任一校之長。洪景榮帶頭捐出巨資,一呼百應。一時間,從海外郵寄而來的經費不曾斷過。這些資金供養師生,添置設備。華美人興學之風轟動一時,彼時縣令馬振理將之樹為全縣「模範」。作為華美小學的前身,沙園學舍成為華美教育起源地,最高峰時有上百名學生就學。


自此,華美小學招錄周邊學生,聘請名師傳道授業解惑。1928年,隨着辦學規模的擴大,學舍已無法容納眾多學生。得知此事,海內外僑親集資4萬多銀圓,蓋起了上萬平方米的新校舍,小學也搬了出來。此後,這裡還做過醫院、糧倉、政府辦公室及華美中學學生宿舍等。土地革命時期,這裡還作為紅二支隊主要活動地點之一,負責宣傳、擴紅、籌款。


如今,越來越多的華僑後代定居海外,而那些訴說著歲月滄桑的古厝老宅依舊堅守。古厝老宅,就是海外僑親的鄉愁。洪震乾說:「只要我們保護好了,他們就會常回來看看,常回來走走」。


記者:蘇清彬 黃奕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棵千年荔枝樹時隔4年再次結果!預估樹齡1024歲

隨着氣溫攀升,嶺南大地處處荔枝飄香。這幾天,廣州一棵千年古荔為廣州最古老的荔枝樹,時隔數年後再結碩果,這一罕見的景象吸引了周邊村民前來拍照觀賞。千年古荔位於廣州黃埔玉岩書院,為一級古樹,據估測迄今有1024歲,這個年齡對於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廣州來說,可謂見證了城市半部的歷史,承載着市民對嶺南佳果的記...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 天天要聞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

原標題:古代中國的「計程車」如何工作?(文物有話說)中國科學技術館展出的記里鼓車復原模型。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張蔭麟復原《宋史》記載的記里鼓車齒輪裝置圖。中國科學技術館供圖的士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主要通過記錄行車裡程計算費用,因此也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 天天要聞

3個被史書隱藏的真相:夏侯惇0勝仗卻成曹魏第一大將?

在三國群雄逐鹿的璀璨星河中,夏侯惇的名字似乎總帶着一絲微妙的光芒。當五子良將馳騁沙場、威震敵膽時,這位曹魏元勛的軍事履歷上卻難覓耀眼的勝績。史書冷峻的筆墨下,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浮出水面:一位鮮有戰功的將領,為何能登上曹魏權力之巔,成為曹操時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 天天要聞

明朝張七姐:一代皇后被廢,滿朝文武無一人為她發聲

作者:青燈雖然說皇帝後宮那些事,都是皇帝自己的家務事,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天下大事,都要放在朝堂上辨一辯。特別是在明朝,皇帝娶什麼樣的嬪妃,立後還是廢后,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勢必要鬧上一場。可偏偏有這麼一位皇后,她被廢黜的時候,滿朝文武無一人說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 天天要聞

楊六郎與肅寧地名的傳說

地名故事:楊六郎與肅寧 不少人聽說過「劉秀夜走三陽」的傳說。三陽指的是饒陽、宰陽、高陽三座縣城。饒陽、高陽人們都知道,宰陽在現在的地圖上找不到了。其實宰陽就是現在的肅寧。 相傳楊六郎與遼國交戰在宰陽東紮下營寨,每日親自監督訓練牤牛,準備用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