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強敵(三)——遼朝的興盛和滅亡

2021年09月06日18:06:03 歷史 1126

大家好,這裡是愛讀歷史的星空浪客。

本文約3000字。

契丹建國之後,積極尋求向外發展,先後與中原地區的後晉後周交鋒。此時,南方的北宋建立後,同樣積極向北發展,促使遼大力支持北漢與北宋對抗。北宋滅掉北漢政權之後,遼朝開始直接與北宋對峙,經過幾次大的戰役,遼與宋、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一,戰火中強盛

□遼朝兵制


大宋的強敵(三)——遼朝的興盛和滅亡 - 天天要聞

遼軍

遼朝的兵制規定,凡民在15歲以上,58歲以下者,都要列入軍籍,且遼朝軍隊有正軍和家丁之分。遼朝正軍主要有禁軍和部族軍等。其中禁軍由御帳親軍及宮衛騎軍組成,是遼軍的精銳部隊。部族軍是親王大臣的私人衛隊,或以部落為單位的戍邊部隊。家丁由奴隸和部曲充當,主要從事雜役,不作為正式軍隊。史冊記載遼朝兵力最強大時,有兵員164萬餘人。成為遼政權維護其統治的堅強支柱。

□遼對戰周與北宋

公元954年春,後周世宗柴榮舉兵攻伐北漢,遼穆宗命耶律敵祿率軍援漢。雙方在高平(今山西晉城東北)展開一場激戰。遼漢聯軍先獲小勝,之後周軍在世宗柴榮及大將趙匡胤等的指揮下殊死拼殺,最終轉敗為勝。遼漢聯軍退守太原。不久,遼穆宗又命南院大王撻烈等率軍增援,才最終擊退了後周的軍隊。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遼佔據着燕雲十六州,成為北宋的心腹之患。公元979年,宋太祖攻滅北漢,並乘勝伐遼,欲收復燕雲失地。遼在高粱河一役中大敗宋軍。公元986年,北宋再次大舉伐遼,又遭失敗。自此遼宋攻守之勢頓易。公元987年,攝政的蕭太后派遣耶律休哥為大將攻宋,大敗宋軍。公元1004年,遼聖宗和蕭太后再遣遼軍大局恭送直抵黃河岸邊,但遼的大帥蕭撻覽中伏弩而死,遼軍士氣受挫。宋遼在澶淵訂立了盟約,宋允諾給遼大量的「歲貢」,遼撤兵北還。檀淵之盟後,宋遼雙方暫罷干戈,和平相處了近百年。

□遼征西夏

公元1044年夏,遼所屬的党項諸部叛附西夏。九月,遼興宗決定親征西夏。夏主元昊派人和遼議和,遼興宗不許。興宗親率十萬大軍分三路討伐西夏,遼軍長驅直入,未遇有效抵抗。十月,雙方在賀蘭山下決戰,遼軍大敗西夏。元昊使緩兵之計,一面表示願意臣服遼朝,另一方面卻突向遼軍營發動猛攻。遼軍措不及防,軍隊潰敗,遼興宗僥倖逃脫。其後,元昊決定獻出叛附西夏的党項諸部,遼夏雙方達成議和。

二,遼朝的統治

□胡漢分治


大宋的強敵(三)——遼朝的興盛和滅亡 - 天天要聞

遼朝國土

遼朝境內包括許多民族,除契丹族外,還有漢、渤海、女真、室韋等族。這些民族的社會經濟狀況大不相同,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以漢人、渤海人為主,主要特點是「耕稼以食,城郭以居」,過着以農業為主的定居生活;另一類以契丹人為主,「漁獵以食,車馬為家」,過着游移不定的游牧生活。根據這種不同的狀況,在遼太宗時期,遼朝便制定了一種「胡漢分治」的制度,「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具體來說,統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一律用契丹貴族,由於其辦事處所設於皇帝的牙帳以北,故稱「北面官」。而統治漢人和舊渤海國人的,雜用漢族地主和契丹貴族,由於其辦事處所設於皇帝牙帳之南,故稱為「南面官」。南面官多用漢人,而北面官多由契丹貴族擔任,因此其權力比南面官要大得多。

在法律方面,胡漢雙方也區別明顯。遼朝立國之初,法律極為簡略,其刑法僅有四等,即死刑、流刑、徒刑、杖刑。至神冊六年(公元921年) 遼太宗平定諸部族後,才開始訂立詳細的刑法。契丹及東北少數民族之人犯罪,以契丹法治之。輕者決杖,重者則有炮擲、肢解等死刑。漢人犯罪,則依前代中原王朝所定的律令處罰。據《遼史-刑法志》記載,遼「貴賤異法」,而且若是契丹人和漢人犯罪相同,則漢人之刑必重。到遼聖宗時,才開始奉行同罪同刑的原則。然而,直至遼末,契丹人和漢人異法的現象仍大量存在。這些現象,都說明了遼的法律具有鮮明的民族壓迫特點。

□畜農混合

遼朝的畜牧業極為發達,「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tan)漁以食,皮毛以衣,轉徙隨時,車馬為家」。契丹人牧養的動物主要是駱駝、馬、牛、羊等。駱駝可用來拉車和運載貨物;牛除拉車和載物外,還可提供牛乳;羊主要提供肉食,皮毛也可製成衣物;馬則主要用來射獵、放牧及交通、作戰等。遼朝在各地區設有「群牧司」、「馬群司」、「羊群司」等,作為管理畜牧業的專門機構。

在契丹人的經濟生活中,畜牧業一直處於首要地位。但在取得渤海國和燕雲十六州之後,農業在遼朝社會中的必重大為增加。上京臨潢府附近「地沃宜耕植」,漢族和渤海等族農民被遷到那裡從事耕種。遼朝的歷代統治者都實行了一些獎勵墾荒的政策,並在沿海各地置屯田。特別是遼東一帶,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發展。這樣,在聖宗、興宗年間,遼境內已是「編戶數十萬、耕墾千餘里」,「雖累兵興,未嘗用乏」。當時50餘城設立了「和糴(di)倉」,可見糧食產量十分豐富。

三,遼朝的衰亡

□政治混亂

遼聖宗末年,國力開始由盛轉衰。聖宗死後,統治集團內部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加上政治的腐敗,遼朝的統治變得危機四伏。

遼聖宗死後,太妃耨(nuo)斤自立為皇太后,史稱「欽哀後」。她將聖宗的正室齊天皇后囚於上京,後逼其自殺,同時把持朝政,甚至密謀廢掉遼興宗。當陰謀敗露之後,耨斤被幽禁,其黨羽被清算。之後,興宗開始親政。


大宋的強敵(三)——遼朝的興盛和滅亡 - 天天要聞

遼興宗

興宗在位之時,遼國已日漸衰落,政治腐敗,奸佞當權。為轉以國內矛盾,興宗對西夏和北宋發起多次戰爭,反倒對遼朝社會造成更大的破壞。在遼興宗之後,遼朝又經歷了「重元之亂」和「耶律乙辛專權」等動蕩,國勢日益衰頹。

□高永昌反遼

遼天祚帝時,渤海人高永昌任東京(今遼寧瀋陽)裨將。公元1116年,居住在東京的渤海人殺遼東京留守起事,高永昌趁勢起兵反遼,佔據東京,自稱大渤海皇帝。之後,高永昌和遼軍激戰數十場,處於劣勢,便向金國求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以增援為名,襲擊遼軍後方,致使遼軍大敗。隨後,金軍又趁勢征討高永昌,佔領東京,擒斬高永昌。高永昌反遼,其勝利果實被金國奪取,遼東京等54州併入金國版圖,遼朝經此重創,已無力回天。

□金國滅遼


大宋的強敵(三)——遼朝的興盛和滅亡 - 天天要聞

金滅遼

公元1121年底,金軍大舉攻遼,一路勢如破竹,次年年初即攻克遼的中京、西京遼天祚帝率殘兵退入沙漠地區。此時,北宋也派遣軍隊攻打燕京,但均被擊退,只好約金軍夾攻燕京。十二月,金軍由居庸關南下,攻佔燕京。金宋經過反覆交涉,約定金國將燕京和所屬四周歸宋,而宋則每年以100萬貫錢作為「燕京待稅錢」交付金國。公元1123

年秋,阿骨打在返回上京的路上病死,其弟完顏晟繼位,是為金太宗。公元1125年,金太宗派兵西進,擒獲遼天祚帝,遼朝滅亡。

耶律大石建立西遼

遼朝將亡之時,貴族耶律大石率契丹一部西走,沿途擊敗各部族勢力,直至中亞。耶律大石重建了以契丹人為主的國家,其疆域西至今阿姆河,東至和州(今新疆哈喇和卓),幅員萬里,史稱西遼,耶律大石即西遼德宗。西遼建國88年,於公元1218年為蒙古軍所滅。

感謝閱讀,撰稿不易,請關注我每日獲取更多有趣的歷史知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