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2021年06月11日23:10:46 歷史 1924

那些年,在痛揍巴基斯坦,擊敗佔據果阿的葡萄牙之後,自認為打遍南亞無敵手從而信心爆棚的印度,將它賊光爍爍的目光,轉向與之「爭奪」第三世界國家「領導權」,同時還有着領土爭端的北方鄰國,中國。

「爭奪」第三世界領導權自然純屬無稽之談,至於中印邊境爭端,則是由於英國在南亞次大陸的擴張政策與舊中國有邊無防兩相結合,才最終導致了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印之間的領土爭端現狀。

只是,新中國雖屢次向這個同樣有着悲慘「歷史」的「兄弟國家」解釋,但印度這廝就是怎麼看中國怎麼不爽。

自尼赫魯當政起,印度在他的領導下,頻頻在邊境實施所謂的「前進政策」,極力主張吞併中印兩國爭議領土。至1951年前後,印度軍隊先後侵佔了中印邊界東段傳統習慣線以北、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千米的中國領土;而後,又侵佔了中段2000平方千米以及西段的巴里加斯,並企圖侵佔西段3.3萬平方千米的中國領土。

當時間來到1959年,也許是中國的友好態度讓印度做出了錯誤的自我判斷,從而得寸進尺,雙方邊境地區開始發生高頻率的衝突,其中僅1959年,成規模流血衝突事件就有朗久、空喀山口兩起。1962年,印度更是變本加厲,竟敢公然進攻新中國的邊境哨所。

以此為背景,在印度屢勸不聽之後,中央領導人下定決心,在中印邊境實施一場澆滅印度囂張氣焰的自衛反擊戰。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完勝

「我們不能再後退了,身後就是莫斯科」!

這句話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莫斯科保衛戰,是蘇聯戰士為了保衛祖國而喊出的口號,毫無疑問,這句話彰顯了蘇聯戰士的英勇無畏與愛國主義情懷,也能夠讓人感受到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做出的巨大貢獻。

與之對應,江湖上還流傳着另一個句式十分類似、內里含義卻大大有不同的說法——「我們不能再往前了,前面就是新德里!」

1962年10月20日,部署在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的解放軍戰士,在中央軍委的命令下,先是粉碎了印度軍隊大張旗鼓的進攻,繼而在東西兩端展開對印軍的反擊。截止至10月24日,我軍位於東線共四個團的部隊在面對對方4個旅二萬餘人的情況下,殲敵一部,並成功收回部分領土。與此同時,西線作戰的新疆部分也實現了對敵人大部分據點的攻堅破拆工作,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張國華將軍

在開戰前,為了保證作戰的萬無一失,我們的開國中將,負責此次對印自衛反擊東線作戰的張國華將軍,還曾與中央各個領導進行過一場開誠布公的交談。

徐向前元帥這樣朝張國華將軍說道:「要選兵選將,幹部不僅要軍事上行,還要有政治頭腦,要勇敢。」

劉伯承元帥亦是告誡道:「要明確,這次不是和他們的邊防警察打,是和印度人的王牌,印度人的精銳打,要告誡軍隊,戒驕戒躁。」

對此,張國華將軍自然無不應允,還認為:雖然敵人是印度的王牌,但是他們還比不上蔣介石的軍隊,而他領導的18軍在解放戰爭期間,可是和蔣介石的嫡系精銳打過大仗的。

於是,毛主席直接在地圖上用手指一掃,霸氣側露:「尼赫魯以為中國不敢打他,現在中國就要打他,還要把他的軍隊一掃而光!」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對印自衛反擊,東線態勢圖

開戰後,面對那支曾經跟隨英國「主子」南征北戰的印軍精銳,解放軍戰士可謂萬般小心,只是誰曾想,解放軍的西藏邊防部隊只用了短短几天,就全全殲了印軍所謂精銳之師的第7旅。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在這次自衛反擊中甚至還出現了三個人攻佔敵人兩個炮兵陣地,擊斃敵一、二級准尉以下官兵七名,繳獲火炮七門,炮對鏡、望遠鏡各四付,推土機、汽車四台這樣的神仙仗。

而作為當事人的龐國興更是在戰鬥報告中,寫下氣勢磅礴又讓人啞然失笑的話語:「敵人非但不投降,還敢向我還擊!」

戰後,張國華將軍還專門謙虛道:「我們西藏邊防部隊只是三線部隊,這一仗如果換東北的、廣州的部隊來打,一定會打得更好,至於讓一線部隊過來,那就是高射炮打蚊子了。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龐國興三人戰鬥小組

不過,解放軍部隊是仁義之師,不僅優待俘虜,還在在取得如此巨大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向尼赫魯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3項建議。只是不知道尼赫魯腦子裡究竟想了些什麼,竟是果斷拒絕了我國伸出的橄欖枝,還在10月26日發佈了全國動員令,成立緊急「應付緊急情況內閣」,並公開號召「誓要將敵人消滅在印度的國土上」。

於是,在尼赫魯打了雞血般的呼喊下,至11月中旬,印度再次在邊境增兵至三萬餘人,儼然一副要與中國「不死不休」的模樣。11月14日、16日,印軍在中印邊境再次全線發起進攻。面對印度軍隊的再次武裝入侵,中國政府和中央軍委決定再次實施反擊,而我國對印自衛反擊的第二階段就這樣「轟轟烈烈」地展開了。

當然,以印軍的戰力為基準,整個反擊戰的過程堪稱乏善可陳,基本可以簡單地總結為:我軍東線部隊將前來進攻的印軍4個旅又揍了一頓,西線部隊則在20日前,徹底掃清了印軍在這一區域的所有據點,印軍再次被迫見識到了解放軍戰士的勇猛善戰。

11月21日,中國政府再次發表聲明,宣布我國邊防部隊將在中印邊界全線停火,並主動後撤。我邊防部隊還奉命主動將反擊作戰中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與將近4000人印軍俘虜交還給尼赫魯。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各國的反應

毫無疑問,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正義的,且最終取得勝利的反擊戰。

在這場反擊戰中,解放軍戰士擊退了印軍的進攻,清除了印軍的據點,殲滅了部分入侵的印軍,沉重的打擊了印度尼赫魯的霸權與擴張主義。更值得稱道的是,我軍在戰勝後並沒有繼續持威而行,反而在世界上開創了主動停火,主動後撤,主動交還物資與俘虜的先例。

如果說朝鮮戰爭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那麼此次自衛反擊,則為新中國贏得了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國家的讚揚與歡迎。

當然,這一切都與尼赫魯無關。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尼赫魯與印度士兵握手

印度反應,尼赫魯的悲傷

尼赫魯在得知東線陸續投入的4個旅,再次被解放軍擊敗後,可謂惶惶不可終日,因為他靠着關係才上位的草包前線指揮官考爾中將為了甩鍋,竟然通過軍隊的電台告訴他:「前線的解放軍軍隊足有13個師!」

13個師?13個師什麼概念?至少13萬人!而13萬人又是什麼概念?

尼赫魯聽到這個報告的時候腦子一定是懵的,而不久之前,還在覬覦東巴基斯坦與中印爭議地區的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是不是要把西里古里走廊以東的印度送給毛澤東了。

在幾個難以入眠的深夜之後,經過多方取證調查,尼赫魯終於清楚前線的中國部隊只有四個團的編製,1萬2千餘人,這才或多或少地鬆了口氣。不過,下一個問題又擺在了尼赫魯的面前......邊境地帶從2萬增兵到3萬,這些部隊又都是在印度有着莫大名頭的「精銳」,結果在面對中國軍隊時說潰就潰了?

這時,尼赫魯才徹底明白,印度軍隊在中國軍隊面前說成「泥塑木雕」都抬舉了,因為最起碼泥塑木雕不會被三個人攆的潰敗的漫山遍野。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不結盟運動主要領袖,從左到右為尼赫魯、克魯瑪、納賽爾、蘇加諾、鐵托

而對於尼赫魯而言更重要是,他從這場驚天噩耗中看到了自己政治生命的終結。此前,印度自詡第三世界國家領導者,還是不結盟運動的主要參與者與成員國,在對外戰爭中暴揍巴基斯坦與果阿的葡萄牙人,對內則以鐵腕分化鎮壓反對派,風頭可謂如日中天,一時無兩。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曾在其作品《領導者》中評價尼赫魯為:「一個才華出眾,目空一切,高傲自負,有時還咄咄逼人,毫不掩飾的流露出自己強烈優越感的人。」

但是這一切在1962年的這場印軍被單方面毆打戰爭中結束了,尼赫魯失去了他此前累積的威望,並在1964年的諸事不順中,帶着他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病死於床榻之上。臨死前,這位印度領導人還這樣暢想:「我個人對未來遠景的看法是這樣的,我認為將來會建立一個聯邦,其中包括中國、印度、緬甸、錫金、阿富汗和其他國家。」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尼赫魯

美蘇反應

講完尼赫魯的悲傷,另外要講的就是美蘇的「反常」舉動。

1962年正是美蘇冷戰之中,而值得一提的是,我方發動對印反擊的第一階段,正巧是古巴導彈危機這一冷戰的「高潮」。按理來說,美蘇此刻正是巴不得對方「死」的時候,結果前面美蘇還在緊張的「核博弈」,卻怎知一場危機才剛剛結束,兩個國家就「精誠合作」,一前一後向中國施壓。

蘇聯在戰前為了拉攏印度,給了印度15個師的武裝這件事自不必說,在對印自衛反擊戰開始後,蘇聯竟也不允許中國對印度實施反擊,並在中蘇論戰中稱「中國才是真正的霸權主義」。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美蘇爭霸

而相比起蘇聯的口頭施壓,美國對印度的支援則來得更加直接。美國煽動西方世界輿論,將中國的自衛反擊污衊為「對外擴張」之餘,還以此為借口,向印度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軍械。據當時的資料顯示,就在我國軍隊在戰爭末期撤離的時候,美國滿載軍械的運輸機已經降落在印度加爾各答的機場。

通過國家層面的態度,我們能看出大國博弈的端倪來,美蘇之所以站在印度一側,無疑都存了拉攏印度,打壓中國的心思。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 天天要聞

肯尼迪和尼赫魯

被群嘲的印度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私底下......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在被媒體問及對這件事的態度時,呲笑一聲:「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

英國媒體也表示:「像美國那樣的實力都沒能在朝鮮戰場上獲勝,印度就更是痴人說夢。」

而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在果阿被印度人揍了一頓的葡萄牙。當印軍被解放軍吊起來捶的消息傳到葡萄牙之後,落魄鳳凰不如雞的葡萄牙在其媒體上可謂極盡嘲諷之能,認為印度是罪有應得,自討苦吃,也是鮮少對我國自衛反擊持正面態度的西方國家之一。

而身為印度世仇的巴基斯坦,更是毫不吝嗇對印度的羞辱,更值得一提的是,巴基斯坦在見識到中國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後,以克什米爾地區喀喇崑崙走廊為「投名狀」,開始了中巴之間親密友好的雙邊關係。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