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2021年05月10日20:28:47 歷史 1148

1929年2月25日下午

周恩來、鄧小平、李立三、鄧穎超等領導同志

代表黨中央趕到醫院看望蘇兆征時

他掙扎着用十分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

「廣大人民已無法生活下去,要革命

等待着我們去組織起來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奮鬥」

「大家同心合力起來

一致合作達到我們最後成功」

這番話鄧穎超迅速記錄下來

轉交給了黨中央

下午6時20分,蘇兆征溘然長逝

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 天天要聞

鄧穎超記錄的蘇兆征遺囑

在鄧穎超記錄下的這份蘇兆征遺囑上

鄧小平在空白處揮筆寫下了一段注釋

敘述蘇兆征彌留時的情形

「這是小超記的」

「這是兆征臨終時……說的

此時兆征同志的神志已極不清楚

且不能多說話了

就這幾句話也是說得極不清楚而且極模糊的

兆征死於二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時二十分」

這份遺囑至今一直保存在中央檔案館裏

蘇兆征逝世的第二天

中央政治局召開特別會議

沉痛哀悼蘇兆征同志

指出蘇兆征同志實足以代表中國共產黨

在目前艱難困苦工作環境中奮鬥不息的精神

是全黨同志的模範

他的死,不獨是我國工人的不幸

也是世界工人階級極不幸的事

他的精神永遠影印於工人階級的腦中

向全黨發出通告

號召黨內外廣大人民繼承他的奮鬥精神

勇往前進

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 天天要聞

位於珠海淇澳島上的蘇兆征故居陳列館

1885年11月11日

蘇兆征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8歲時因糧食歉收無以為生

他便跟隨親鄰到香港謀生

開啟了在香港外輪做工的生涯

期間,他結識了孫中山

接受民主革命思想

加入了同盟會

成為辛亥革命的積極分子

他還到過海參崴和歐美各國港口

了解了俄國與歐洲革命

並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

認識到工人階級自身的力量

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 天天要聞

蘇兆征像

他和林偉民一起

領導海員開展有組織的鬥爭

在香港成立了「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

1922年的香港海員大罷工

蘇兆征被選為罷工總辦事處總務部主任

後繼任代理工會會長

為罷工的實際領導人

海員大罷工迫使港英當局接受工人要求

承認海員工會,取得罷工勝利

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 天天要聞

省港罷工委員會部分委員合影,左5 為蘇兆征

1925年,在長期領導工人運動

和與共產黨人的交流接觸過程中

蘇兆徵逐步認識到

只有共產黨才真正與工人階級心相連手相牽

只有共產黨的領導

勞苦群眾身上的枷鎖才能被徹底砸爛

他對共產黨充滿了敬仰之情

正式向李大釗提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申請

不久,蘇兆征在北京

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

舉行的省港大罷工

蘇兆征擔任罷工委員會委員長

和中共廣東區委、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一道

以堅強領導、縝密組織堅持開展了16個月

其規模之巨大、影響之深遠

彪炳於中華民族解放運動

和國際工人運動的史冊

在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上

蘇兆征當選為委員長

成為全國工人運動的領袖和革命家

學黨史 鑄初心 | 從海員到工人運動的傑出領袖,鄧穎超曾記錄他的遺囑…… - 天天要聞

1927年,蔣介石集團公開叛變革命

汪精衛反革命陰謀日益公開

中國革命形勢急轉直下

8月7日,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

批評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慘痛教訓

選舉新的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

蘇兆征與瞿秋白、李維漢

當選為常務委員會委員

(後在上海又增加了周恩來、羅亦農)

蘇兆征繼續負責領導全國總工會的工作

12月廣州起義勝利

成立了廣州工農民主政府——廣州公社

蘇兆征被推選為廣州蘇維埃政府主席

代表蘇維埃政府發表了

《廣州蘇維埃宣言》《蘇維埃告民眾書》

號召工農士兵英勇戰鬥

保護廣州蘇維埃政權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黨的六大在莫斯科近郊的一座莊園里召開

大會選舉產生的23名中央委員召開一中全會

投票選出7名中央政治局委員

蘇兆征以22票當選(和項英並列第一)

並與項英、周恩來、蔡和森等5人

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

兼任中央職工委書記

蘇兆征直接參与籌備和組織召開的黨的六大

為恢復和重建黨的組織

領導開展群眾鬥爭

推動中國革命進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9年1月

蘇兆征因惦念祖國的革命事業

長途跋涉,舟車勞頓

歷經半個多月才抱病回到上海

當時他已離開祖國和家人一年有餘

可他根本無暇顧及與家人的團聚

而是立即投入召開

中華全國總工會擴大會議的準備工作

直到春節臨近,才短暫回家

因勞累過度,他的病情日趨嚴重

被家人送往醫院搶救時已處於垂危狀態

病逝時年僅44歲

長期負責罷工運動財政工作

和黨中央財務工作的他

卻是身後蕭條

以至於中華全國總工會

為他的妻子兒女發出通告

號召「各級工會在工人群眾中

為蘇委員長家屬實行募捐

應捐的數目,不定多少

只要是群眾的志願

本愛護領袖的熱誠

一文一角,集腋成裘

當能救濟他家屬暫時窮困於萬一

蘇兆征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

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承諾

也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

為中華民族偉大勝利不懈奮鬥的精神源泉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裏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 天天要聞

明朝藩王列傳之英宗篇(二)

蔣志格 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廢景泰帝仍為郕王,尋崩,葬祭如親王禮。免襄王親來朝賀。 按《明大政紀》:天順元年二月乙未朔,皇太后誥諭廢景泰帝仍為郕王,歸西宮。戊戌,命郕王所立皇太后吳氏復為宣廟賢妃,廢皇后汪氏復為郕王妃。癸丑,郕王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