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普遍電競選手職業壽命短暫,DOTA2 職業選手多是大齡選手?


一部分原因是遊戲本身新鮮血液比較少,如果dota2遊戲能和隔壁一樣火,隊伍年齡構成也會比現在年輕化很多。

不過核心原因是dota2這款遊戲的競技性中,反應速度不是那麼重要;同時在遭遇戰的對抗中,反制手段很少,操作烈度也不高。

反應速度這方面就不多說了,dota中可能最需要反應速度是某種瞬間,因為dota的技能機制決定了你吃到某個技能之後將失去任何反制空間,比如潮汐跳大你能不能反應過來開bkb,或者虛空跳大你能不能反應過來開綠杖這種情況,如果那一瞬間你沒反應過來,那你就不再有下一次機會了。

相對來說,lol對反應速度的要求是持續性的:你要高速的判斷對方手裡還有的技能,他會向哪個方向丟,你應該往哪個方向走位;自己還有哪些技能,對方會向什麼方向走位,自己應該向什麼方向丟;吃了哪些技能可以接受,吃了哪些技能一定會死,怎樣避免吃到必死的技能。

無論你是要反殺還是逃命,這些問題都無法避免,一定要高速的判斷出結果。

同時技能傷害的高成長性,讓上述博弈時間可能不超過三秒,甚至男刀對劫這種極端情況,博弈幾乎就是一瞬間。這種機制基本上直接送走了所有大齡玩家。

dota2目前即將參加ti比賽的小象戰隊中單maybe,算是世界頂級中單選手了,95年出生;lol號稱yyds的Uzi,97年出生,去年退役。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差異?

lol里指向性技能很少,非指向性技能佔了很大的比重;同時幾乎所有的控制和負面效果都可以依靠水銀來自行解除,控制時間相對短,而且控制技能命中難度高,一場比賽里甚至有可能一個指向性硬控都沒有。

而dota2我之前的一個回答里就有提過,控制技能有的範圍巨大,有的是指向性技能,控制時間普遍較長,比如lol玩家比較熟悉的lol全游第一點控馬爾扎哈大招,同樣類型的技能在dota2里控制時間長達6秒,甚至在某個版本可以長達十幾秒。注意,dota2這個遊戲除了屈指可數的個別英雄外,沒有水銀這種機制,這意味着一旦你被控住,你的任何操作和反應速度都失去了意義,更別提dota2還有跳羊這種完全無反應空間的先手。

那lol玩家可能會疑惑,這種情況dota2玩家該怎麼反制呢?

答案很簡單,克敵機先。

你要提前去判斷對方先手可能出現的位置,從一開始就避免遭遇;或者針對性出裝避免被對方特定技能壓制;或者團戰中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時機,避其鋒芒,揚長避短。這些都是你在接戰之前需要考慮好的。

這就不是年輕的優勢了,這是經驗豐富的優勢。怎麼豐富自身的經驗的?兩個字,多大。

比起反應速度,dota2更重要的是思路,對局勢的判斷,對對方下一步決策的預知,同時自身做出正確的決策。這些東西被創世神09命名為大局觀

這些東西很大程度上依賴經驗。

很多時候dota2的一場團戰會發生什麼,在開團之前,雙方就有一方已經預料到了。

所以豐富的經驗在dota2里比犀利的操作更重要。哪怕是知名高難度英雄,比如卡爾米波,比起操作來說,更依賴的也是一個清晰的思路。

除了經驗豐富外,老玩家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知名黑社會劉華強說過一句話:「不氣盛那還是年輕人嗎?」

年輕氣盛是人的常態,尤其是能參加大賽的電子競技選手,個個都是天之驕子,一群十幾歲或者二十齣頭的孩子,是很難冷靜下來做出團隊決策或者安撫團隊情緒的,但是如果隊伍里有個老油條就可以做到這些。

dota2的隊伍里,很多大齡選手起到的就是這個作用,優勢的時候拉住年輕人們,不要太浪;劣勢的時候安撫年輕人的情緒,穩住心態找機會翻盤。除非你能像wings那樣所向披靡,否則哪個ti冠軍沒有一個大齡選手呢。對於lol玩家可能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更容易理解:教練bp完還可以在比賽內指導隊員。

這樣一個隊員有多重要?可以說如果沒有ceb對隊員情緒的疏導,ti8奪冠的就一定是LGD了(煙火聲)。而擰繩哥ceb,那一年26歲,比明凱還大兩歲。

這也是為什麼本雙修黨一直都很喜歡jkl的原因。大心臟和擰繩哥這兩個屬性在一支年輕隊伍里太重要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大家還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隨意討論哦,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己,喜歡我的可以點個小小的關注,順便三連走一波,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