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上證指數突破3400點後,今日大盤繼續上揚。
10家主流券商的策略報告出現罕見共識:當北向資金單周凈買入周期股60億元,當tmt板塊融資餘額兩周下降4.2%,市場正在從"講故事"轉向 "算業績"。
3月前兩周,建築裝飾、鋼鐵等順周期板塊漲幅超9%,但中信建投測算顯示,這些板塊中僅23%的公司2024年凈利潤正增長。這種"低估值修復"更像是年報季的防禦性動作:wind數據顯示,近300家預虧公司集中在tmt和消費,而中證a500指數成分股roe中位數8.7%,比全市場高67%。東吳證券調研印證:83%的基金經理仍將科技作為核心持倉,只是開始在5000億市值的ai板塊中尋找 "有業績的細分"。
政策面的雙重信號加劇了這種均衡: "擇機降准降息"表態後,3月pmi新訂單指數回升至50.9,30城地產銷售同比轉正18%,順周期修復邏輯強化;同時《提振消費30條》直指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與ai算力、工業母機等"新質生產力"形成政策共振。中證a500指數的行業分佈(製造47%+ 科技28%+ 消費15%),恰好構成"政策敏感型+成長確定性"的組合,避免單一板塊過山車。
對於普通投資者,當前市場的複雜性在於:追高tmt怕回調(3月前兩周振幅12%),抄底周期怕持續性(2024年周期股roe行3個百分點)。
緊密跟蹤a500指數的$a500指數etf(sh560610)$的三個特性恰好破局:1. 行業輪動不踏空:a500指數etf(sh560610)緊密的跟蹤的a500指數,500隻成分股覆蓋31個申萬一級行業,前十大權重合計僅28%。2025年以來,當tmt領漲時,指數中電子、計算機合計貢獻18%收益;當周期反彈時,鋼鐵、化工權重達9%,這種"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結構,讓2024年該基最大回撤僅15%,遠小於單行業基金的28%。2. 定投機制抗波動:場外聯接基金(022455)支持10元起投,就"估值偏離定投"策略顯示,當指數pe低於近三年30%分位(當前14.85倍),自動追加20%投入。歷史回測顯示,這種策略在2022年熊市中比普通定投多賺6.3%。
當市場在順周期與科技之間搖擺,機構正在用指數基金踐行 "不賭方向,只做配置" 的策略。a500指數etf(sh560610)的12億份增量背後,是對"政策+業績"的雙重驗證:它既包含30%的高景氣製造(2025年凈利潤增速25%),又保留20%的估值窪地(消費pe低於歷史20%分位),更以0.15%的費率成為震蕩市中的"成本殺手"。對於普通投資者,這或許就是 3400點最務實的選擇。
作者:etf紅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