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鮮到舔碗‌!余華故里白醬油+赤水曬醋,還是古法老手藝藏着醇香

近期《消費者報道》曝光醬油「零添加」迷局,讓廚房調味陷入信任危機,不少「零添加」醬油標識與實際成分存在出入。

為此,我們找到一款純手工古法釀造的醬油,用近140年未斷的秘方,凝成琥珀色的鮮。這款醬油,力求讓每一滴醬油回歸純粹本味

廚房調味,還少不了一瓶好醋。貴州赤水河畔,老人們每天抿一口自家曬了五年的醋,酸香里藏着兩千多年的手藝。

戳圖可購買

沈盪釀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弘揚為我們介紹白醬油,近140年都沒有中斷過生產。

沈盪白醬油,浙江老字號。來自嘉興海鹽,是著名作家余華的故鄉,余華曾兩次來到這家老字號現場體驗。

「白」醬油

白醬油的 「白」,並非代表醬油是白色的,而是指不添加焦糖色的淡色醬油,雖然色淡,但醬香更馥郁

沈盪釀造,實打實用黃豆曬制的醬油,保留了大豆的營養成分,是僅存的鹽幫醬油。
追溯上海醬油歷史,分本幫(上海產)、鹽幫(海鹽產)、寧幫(寧波產)三大品系,鹽幫醬園家數177家,居行業之首。
上海醬業的「作頭師傅」幾乎清一色的海鹽人,一代代相傳,沈盪釀造現在的師傅,秉持着一個信念「祖輩怎麼釀,我們就怎麼釀」。

白醬油始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的泰興醬園,至今已有近140年的歷史。

我們來到嘉興沈盪這家老字號釀造廠,幫大家現場選醬油。

一進醬園,醬香隱隱襲來,整個醬園古色古香,古老歲月傳承而來的痕迹隨處可見。

陽光下,醬園一角,成百口大缸,戴着特製的「帽子」,正在享受着自然時光的「催化」。

陳弘揚說,沈盪釀造的白醬油,都是這樣實打實曬出來,產量有限。超市裡一般很難看到。

由黑龍江大顆飽滿非轉基因黃豆釀造,足釀足陳。用它做菜入味地道。

「讓一方百姓吃到放心醬油,是我們的不懈追求。」陳弘揚說。

沈盪白醬油:

從2020年開始,沈盪的白醬油就佔據了我家的廚房,還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配料表
我手中這款小瓶,是180ml裝的,應該是當時買了大瓶的贈送了小瓶,也用了一大半了,配料就4種,水,大豆,小麥粉,食用鹽。

我家中負責掌勺的老人,一開始覺得醬油區別不大沒有必要買貴的,到現在認可這款醬油,也是因為在日日頓頓的飯菜中,品嘗到口中,感覺到了變化。
和很多醬油品牌比,沈盪這款醬油價格相對貴一點,第一次吃,我媽就說,覺得它沒有普通醬油鮮,但是有着醬味

再仔細品品,它的味道濃郁而純粹,吃多了嘴巴也不會不舒服。

白醬油並不是白色的醬油,倒出來顏色和普通醬油一樣,但感覺醬香味比普通醬油要濃郁點。

醬油配料是最近買醬油大家最關心的事,這樣配方的醬油確實在一般超市是買不到了。

我直接煮了個白切肉用這個沾着吃,醬油裏面就加了點蒜末,沒加其他調味料,本以為不會太鮮,吃了後說實話鮮度和普通生抽比基本一樣,甜度略微低了點,口感還是不錯的。
這款醬油的鮮度是僅夠僅夠了,無需調味,直接就可以蘸料吃,比如白切肉、白切雞,現在蘸螃蟹的醋裏面也可以加一點點。
這款醬油甜度不高、鮮度到位,也是非常適合做杭州拌面的。看來我也要入手囤幾瓶了。

醬油顏色自然日晒產生,無色素,天然曬露,低溫長時間發酵。

整個過程豆瓣醬要翻10次以上,醬油風味更好,醬香濃郁。

老師傅翻缸,靠經驗和手感,去感受每一缸的溫度,確保翻缸徹底,利於發酵。這是機械替代不了的。

第一步

圓滾滾的黃豆經過10多個小時的浸泡,在大型的蒸煮容器里被蒸熟,變成細長的橢圓狀。

第二步

師傅將黃豆在晾曬區將黃豆攤開晾涼,1小時左右。

黃豆晾涼後,將摻了酒麴的麵粉灑入黃豆堆,由師傅用工具不斷地翻攪黃豆,使麵粉能均勻包裹住每顆黃豆,保證其後期可以正常發酵。

第三步

裹好麵粉和酒麴的黃豆通過管道到達曲箱室,師傅們將黃豆鋪放均勻,整個曲箱經過多年的發酵作業,四周遍布酒麴,讓黃豆在整個過程中可以更好地發酵。

整個發酵過程持續2天,師傅們每隔幾個小時便要觀察黃豆的變化,打散團結成塊的黃豆,調整曲箱溫度。

第四步

經過幾天的發酵,米麴黴菌種已在黃豆和麵粉表面生長24小時,菌絲和孢子清晰可見,顏色逐漸由白色轉化為黃色直至黃綠色。

米麴黴菌株主產蛋白酶,可以將黃豆中的蛋白質水解成氨基酸,使醬油產生鮮味。 

第五步

48小時後,師傅們將其裝在竹筐里運往釀曬場。凌晨四五點翻缸,天晴去蓋暴晒、天雨遮蓋防雨,不厭其煩的重複,如此才能得到更多的氨基酸成分。氨基酸含量決定醬油的鮮度。

手動翻缸後,經過壓榨、過濾殺菌,高溫殺菌,單單過濾一道,就要用0.18微米的膜來過濾。

01

一級白醬油

沿用百年傳統工藝,精選原顆非轉基因黃豆,歷經180天以上陶缸日晒夜露,色澤天然形成,醬香濃郁,口味鮮美。

氨基酸態氮≥0.70g/100ml

02

特級白醬油

沿用百年傳統工藝,精選原顆非轉基因黃豆,歷經500天以上陶缸日晒夜露,醬香酯香馥郁,鮮味自然醇厚。打開後建議冷藏保存。

氨基酸態氮≥1.0g/100ml

選購小貼士

1.要有sc認證(食品生產許可證)標識。
2.按等級購買:特級、一級、二級、三級,醬油屬於哪個等級,包裝都會標註,選擇等級高的更鮮美

同一等級相比,「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鮮味越好。用大豆或豆粕釀造醬油時,大豆蛋白可以分解成氨基酸,發酵時間越長,蛋白分解越徹底,氨基酸含量就越多。

氨基酸態氮這個指標能間接反映釀造醬油中氨基酸的多少。
3.相同氨基酸態氮,看配料表中配料越少越好
4.按烹調需要,上色選「老抽」,涼拌選「生抽」。

,是日常烹飪中必不可少的調味料。

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展覽會」上,茅台酒奇香驚人,從此成為了貴州人的驕傲。但當年與茅台一同拿下金獎的,還有同是出自赤水河畔的赤水曬醋

▲赤水曬醋。

赤水河,因為水好,加上獨特的微生物群,被稱為「中國的美酒河」

貴州赤水市,2023年被評為「中國曬醋之城」,也是「中國長壽之鄉」。央視中文國際《走遍中國》還對赤水市進行了探秘,受訪的長壽老人都講述了一個共同的秘密,平時飲食「少鹽多醋」,每天要喝一口當地產的赤水曬醋。

赤水曬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2021年,其製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遺。

這次,我們推薦5年的赤水曬醋,出自任其旭之手,他是「赤水曬醋製作技藝」國家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任其旭。

這款醋的原料只有大米、糯米、小麥、麥麩、山泉水和鹽,手工製作,產量不高,經常售罄,一旦售罄就要再等5年

▲任師傅的曬醋廠,被竹林包圍,前面就是赤水河。

做好的醋,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除了酸,還有一絲醬香味,和白酒一樣越放越香醇,好吃又養生。

赤水曬醋:

5年醋,248ml/瓶,原價36.8元,優享價32.8元

我是一個特別愛吃醋的人,對醋的要求就是原生態糧食發酵

這款曬醋,有天然的醇香,酸得自然,入口酸爽,回味悠長。它像酒一樣越陳越放越香,身體不會說謊,吃了很舒服。身邊有個朋友也買過很多。 

我廚藝一般,這個馬鈴薯絲好吃到光盤,全依賴這個醋,溜得到位。

任師傅說,在赤水,每家曬醋都有不同的手藝和秘訣,味道也不盡相同。一瓶正宗的曬醋,起碼要經過3年以上的時間暴晒,時間成本非常高,經常因為售價高,很難被市場接受。

如何製作赤水曬醋?

no.1

制曲

需要野生的麻黃、桂枝、響鈴草、柴胡等數十種草本植物,在端午前後製成醋曲,這是決定曬醋品質的基礎。草本的種類和比例,各家都有各家的特點。

no.2

發酵

用大米、糯米,以山泉水熬粥,把醋曲放入其中發酵。

no.3

制坯

在發酵後的米粥中,加入麥麩入漕,蓋上稻草,連續一個月不停地人工翻炒,製成醋坯

no.4

暴晒

把醋坯裝入醋缸,在高溫高濕環境中暴晒,曬5年,每年端午前後開一次醋缸查看。

no.5

取醋

山泉水倒入裝有醋坯的醋缸中,浸泡一天一夜後,過濾出醋汁,再把半成品醋裝入醋缸中,繼續暴晒半年以上。越曬越好,越曬越珍貴

任師傅的曬醋,可以作為蘸料,或者像赤水當地老壽星們一樣的吃法,每天喝一杯養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