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吃辣排行榜,第一名沒人不服吧

提起吃辣,你可能會想到四川的麻辣,湖南的純辣,貴州的酸辣。


但其實,辣也是雲南人的最愛。


只不過雲南的辣似乎更變化多端,其中的特點你很難用一個統一的詞彙概括。而雲南各個地方對於吃辣,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運用。


01

德宏:中國最厲害的辣椒


雲南乃至中國最厲害的辣椒,要算涮涮辣,出自德宏一帶。


之所以叫涮涮辣,是因為它只要在蘸水中涮一涮就行,否則辣度一般人很難承受。


(圖源網絡,侵刪)


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做象鼻辣


據說,因大象一不小心用鼻子碰在辣椒上,大象被辣得狂奔不止。其辣味比其他辣椒高出二三十倍,被譽為「世界辣椒之王」。


(圖源網絡,侵刪)


02

文山:中國辣椒之鄉


如果說比辣度沒有地方能贏過德宏的話,那麼在辣椒的數量上,文山則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文山的丘北縣種植辣椒始於明朝末年迄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於1999年獲得「中國辣椒之鄉」稱號。


由於出產辣椒各指數均高於頗負盛名的朝陽辣、日本的三纓辣、河南的香花辣椒被公認為是最好的食用辣椒之一。


△圖為丘北縣舉行一年一度的「吃辣椒大賽」,侵刪


03

普洱&西雙版納:酸辣風情


位於滇南的普洱和西雙版納,受濕熱的氣候影響,他們的辣中帶了一絲酸。


最具版納特色的傣味包燒,怎麼少得了那提味點綴的小米辣


(圖源網絡,侵刪)


而對於普洱來說,從街邊小吃就可見一斑。從腌酸雞腳、涼拌酸木瓜,再到宴席上的酸筍煮魚、木瓜豬腳,以酸辣為主的吃食真是隨處可見。


(圖源網絡,侵刪)


04

紅河:小米辣之鄉


小米辣算是雲南最普及的辣椒,但要說哪裡盛產小米辣,一定是紅河建水。


截止2007年,建水縣小米辣的種植面積、產量、產值位居全國之首,成為全國最大的「小米辣之鄉」。


(圖源網絡,侵刪)


05

臨滄:凌厲辣味


與其他地方相比,臨滄的辣顯得乾脆直白,吃進嘴裏,你甚至能感受到一股凌厲的辣味,直接辣到你心裏。


臨滄人吃飯時,經常製作一種調料,孟定朝天椒切碎,姜切絲,放上鹽、味精、醬油,拌好,然後拿煮好的菜蘸着吃。


(圖源網絡,侵刪)


06

大理:姊妹七辣


「七姊妹七枝花,花開祥雲山和壩,一花一色映萬家」。


這首大理祥雲民謠唱的不是真正的七姊妹,講的是「姊妹七辣」。若說辣是祥雲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這「七姊妹」便是辣中的珍品


「姊妹七辣」是:糊辣、油辣、辣豆豉、醬辣子、辣醬豆、辣鹵腐、辣參。


(圖源網絡,侵刪)


07

昭通:辣味的新靈魂


昭通人的吃辣,是以醬的形式體現。


鄰近四川的地理位置,讓昭通醬在四川辣醬的基礎上,又發揮出了屬於自己的風味。


無論是炒菜還是拌面,辛香的昭通醬都能讓滋味更佳。


(圖源網絡,侵刪)

08

曲靖:似川菜卻更火辣


曲靖地處雲桂黔三省交界,菜品口味和川菜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比川菜辣,但沒川菜麻。


辣椒比肉好吃,這句話用來形容沾益辣子雞,再貼切不過。小米辣、干辣椒、糍粑辣椒統統被丟進沸騰的油鍋,辣中有香,香中有辣。


對於吃不慣辣的人,雖然第一口可能就會辣得冒汗,但絕對會忍不住接着吃下去。


(圖源網絡,侵刪)


09

昆明:溫厚的皺皮辣


處於滇池邊的昆明,在吃辣上並不追求刺激,甚至稱得上是溫厚。


這一點很像昆明人愛吃的皺皮辣


皺皮椒最有「個性」的,莫過於那皺巴巴的椒皮,宛如辣椒中的老婦人,由此得名。


皺皮椒辣度適中,吃第一口時可能不覺得很辣,但多吃幾口,腦門會有微微發熱的感覺,一層層薄汗呼之欲出,不過辣味不會停留太久,一會兒就過去了。


這種不會辣得人受不了,但又能讓人慾罷不能的感覺,也許就是昆明人對於吃辣的溫厚態度。


(圖源網絡,侵刪)


關於哪裡的人最能吃辣,可能註定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爭論,畢竟哪裡都有能吃辣的人,也有不能吃辣的。


唯一能確定的是,在吃辣這件事上,雲南人無疑是花樣最多,最富野性的。這大概也是雲南的辣無法用一句話概括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