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媛媛 編輯/周遠方)
日前,新茶飲行業的知名品牌——喜茶,因為產品宣傳物料存有抄襲爭議,而被送上了微博熱搜。
該事件起因是,茶葉品牌「一念草木中」(以下簡稱「一念」)創始人夏正發佈視頻稱,喜茶疑似在一周內兩次抄襲「一念」的宣傳作品,希望得到一個解釋。
而喜茶方面則表示,夏正所指出的兩處疑似抄襲內容中,有一處是品牌與非遺項目傳承人合作的原創,不存在抄襲情況;另一處有爭議問題,公司正在進一步核查確認。
雙方各執一詞。對此,觀察者網分別採訪了喜茶、夏正和相關知識產權律師,以還原事件經過、跟蹤進展,並解讀背後的法律問題。
喜茶被疑兩次抄襲
「我們決定出來發聲,核心是高度雷同的間隔周期,一周2次真的太嚇人了。」據夏正透露,一念最早發現喜茶有抄襲嫌疑,是因為公司合作的外部導演看到了喜茶今年3月13日發佈的「春茶」視頻。
從視頻截圖來看,喜茶相關視頻畫面中有一名戴着竹帽的採茶人正在採茶、攤茶、炒茶,左上角標註了「采」「炒」等字樣。一念此前發佈的視頻里,同樣也有一名戴着竹帽的採茶人在做類似的動作,並在人物上方標註了「采」「攤」「炒」。
因此,一念方面覺得,喜茶該視頻的概念、置景、構圖都與自己去年3月發佈的視頻視覺高度相似。但當時,夏正團隊對於要不要出來發聲,還存有猶豫。「對於我們這種小品牌來說,這個階段與巨頭有爭端一定是會讓業務分心的。」

一念與喜茶宣傳視頻對比
最終決定發聲,是一念方面發現,喜茶2025年3月18日發佈的「燕歸來」相關活動,名稱和採用的風箏概念也與一念之前發佈的產品類似。根據一念官方公眾號,2023年9月,其推出了一款「燕歸來」茶葉產品,在宣傳圖上採用了風箏概念。
夏正表示,燕歸來這個單品是一念與書院基金會的聯名產品,品牌擁有外觀設計專利。「雖然『燕歸來』是宋詞名句,風箏也是非遺手藝之一,但弱水三千,為何喜茶非要取別人用過的那一瓢來飲?」「我們擔心還會有下一次,覺得也許發起這個討論是有價值的。」
針對一念的質疑,喜茶方面回應觀察者網稱,「燕歸來」視覺為喜茶與國家級非遺項目曹雪芹風箏代表性傳承人、曹雪芹風箏品牌主理人繆伯剛先生共同創作,風箏形象與海報視覺,均為喜茶與繆伯剛先生原創。
至於短視頻內容中反饋的其他問題,公司也在進一步核查確認。「我們已與視頻發佈方溝通,積極妥善解決問題。」喜茶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春茶」相關視頻已被喜茶方面下架。
夏正對於喜茶方面的回應並不滿意。「其實關注點落到燕歸來上已經有點偏了,我們提出的一周兩次涉嫌,為什麼喜茶只否認燕歸來呢,不能將「春茶」視頻和「燕歸來」劃分成兩件事來看。如果「燕歸來」孤立出現,我們可能不會發聲,古詩詞不是誰家專利,但在「春茶」視頻之後出現,就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個偶然。」
爭議部分難以定性
由於事件持續發酵,「喜茶被疑抄襲」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們也紛紛參與了討論,他們對此事看法不一。
從夏正的抖音評論區可以看到,有部分網友表示,看過對比後確實感覺有相像的地方,做原創不易,支持一念維權;也有部分網友覺得,摘茶、選茶流程本就一樣,另外春天也容易想到風箏,說抄襲有點不純正。

夏正抖音評論區網友留言
對此,觀察者網諮詢了相關律師。上海隆天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悅認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不是「想法」,而是「表達」,即「對想法的具體表現內容」。兩個主體也有可能使用相同的創意創造出同樣的作品,這在法律上都是允許的。
「就『想法』來說,如果兩者的創意想法中都有『採茶人』『風箏』等元素,並不能直接就定義為『抄襲』。」朱悅表示,在著作權侵權實踐中,經常運用「接觸+實質性相似」的判斷標準。
一念的視頻發佈在先,被不特定公眾都可以看到,那麼「接觸」就沒有問題,在這個事件中判斷是否「實質性相似」是重點。判斷的方面可能包括:視頻整體的內容、場景內容(人物元素、服裝、道具、動作拍攝視角、構圖、光線等)。
朱悅同時強調,雖然現在喜茶已經下架「春茶」相關視頻,說明喜茶可能認為有點問題或者避免衝突,但這還是不能代表喜茶自認了「抄襲」。
北京浩天(南京)律師事務所繆廣東律師亦指出,本次事件是在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宣傳活動中涉及著作權侵權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一定形式表現的智力成果,包括攝影作品。
其中對作品保護範圍、侵權行為界定等條款,決定事件結果的基本走向。即先審查被指控抄襲的作品,確認其是否符合著作權法保護條件,若作品具備獨創性且已發表,便落入法律保護範疇。其次再認定是否實質性相似,細緻比對雙方視頻、圖文內容與形式。從內容情節、產品展示重點、宣傳概念、創意表達,到拍攝手法、剪輯技巧、音樂搭配等,全面考量相似程度。
因此,關於是否構成抄襲並非指思想或創意上的相似,而是側重於作品具體表達方式的相似。
「就燕歸來而言,我個人認為該詞並非一念創造的詞彙,且紙鳶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二者因素的集合併不能認定構成抄襲,即使兩企業在創意上相似,但是從網絡流傳的對比圖文看,認定抄襲存在一定的困難。」繆廣東說道。
據悉,一念方面已在3月28日向喜茶發送了律師函,雙方也正在溝通中,只是目前還沒有確定的最終結果。
夏正告訴觀察者網,其目的不是要賠償,甚至沒有要求喜茶道歉,只是希望能夠在行業內起到正面影響。「這事本身是否在法律上構成侵權,除非真的打官司,否則都不會有確定的答案,我們小企業不願意涉足曠日持久的糾纏中,所以只是想聊聊怎麼做事情是對的。」
兩位律師也表示,此事件為企業帶來警示,做好知識產權審查,包括創意、元素、素材等來源的充分合規,才能走得更穩更遠。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本賬號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