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增長趨緩、消費需求偏弱的宏觀背景下,2024年食品飲料行業整體表現承壓。但「寒風」之中,仍不乏龍頭實現逆風高增,如身為辣味休閑食品的龍頭衛龍美味(09985)就在去年實現業績穩健增長,且收入結構進一步多元化,交出一份優異成績單。
2024年,衛龍業績全面向好,盈利指標表現強勁,展現出穿越周期的穩健定力。3月27日,衛龍發佈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營收約62.66億元(單位為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8.6%;凈利潤取得約10.68億元,同比增長21.3%;整體毛利率水平亦有所提升,增加0.4個百分點至48.1%。
從辣條到魔芋爽,衛龍不斷打造「多款爆品」
衛龍之所以在行業低谷中仍然實現逆風成長,離不開辣條品類的貢獻。財報顯示,衛龍的辣條(調味面製品)產品全年營收增加4.6%至26.67億元,基本盤地位穩固。這一數據,無疑有力反駁了網絡上曾經出現的「辣條賣不動了」「辣條不行了」等辣條懷疑論。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衛龍開創了辣條這一新的休閑食品品類,上市20多年來仍然保持暢銷,且不斷推出香辣、麻辣、酸辣、爆麻爆辣等多種口味新品,持續挖掘「辣味」的多層次體驗,展現出強勁的品牌生命力,確實很難得。
在辣條之外,衛龍亦開拓了第二增長曲線,即以魔芋爽為代表的蔬菜製品。財報數據顯示,蔬菜製品全年營收增加59.1%至33.71元,佔總收入比例提升至53.8%,呈現出快速增長勢頭。
同為衛龍首創的品類,魔芋爽具備健康、低卡的特性,甫一推出就受到消費者熱烈歡迎。據智通財經app了解,2023年年末至今,衛龍已接連推出「小魔女」魔芋素毛肚、香辣燒烤味魔芋素板筋、麻醬魔芋爽、辣椒炒肉和麻辣小龍蝦限定口味魔芋爽等多款魔芋產品,帶動魔芋品類熱度快速提升。
短短几年時間,衛龍的魔芋爽系列爆款頻出,迅速佔據細分賽道領導地位,這不僅為公司業績帶來持續增量,亦驗證了衛龍的高超「產品力」。根據尼爾森數據,衛龍魔芋爽連續3年保持全國銷量第一,市佔率高達70%,而第2-10名合計佔20%市場份額,已與後進者拉開明顯差距。
從辣條到魔芋爽,衛龍持續打造爆款的實力已然得到驗證。通過不斷拓寬辣味休閑零食賽道邊界,如今衛龍營收依賴單一品類的風險已大大降低,經營結構更加健康均衡,行業龍頭的長期價值也愈發凸顯。
產品疊加渠道革新,品牌持續年輕化
衛龍之所以能持續打造多品類爆款,離不開其多年專註於產品創新的努力。公司提出「衛龍不只是一種辣」的全新品牌主張,並不局限於大麵筋這一傳統辣條,而是積極跳出舒適圈,不斷推出更多細分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的辣味需求。
近期,衛龍的麻辣麻辣辣條發佈了新的爆麻爆辣口味,其以魔鬼辣椒為基底,優選新一代朝天椒,結合武都花椒的醇厚椒香和特製的川式麻辣紅油,不僅在辣度上進行了大膽突破,還通過特調配方打造出多層次的獨特味覺體驗。
在源源不斷推出全新口味之外,衛龍努力秉持「好吃不貴」的品牌形象,多項舉措持續優化產品體驗。2024年,衛龍宣布全線產品加量不加價,對魔芋爽等網紅單品進行克重升級,進一步讓利消費者;衛龍重金投入供應鏈,打造10萬級潔凈標準的透明工廠,並主動公示產品抽檢報告。
另一方面,衛龍業績的逆風穩健成長也離不開渠道運營能力的持續夯實。報告期內,衛龍積極推進全渠道建設,線上線下運營能力全面提升,通過搶佔新興渠道發掘更多增長機會。
其中,線上渠道產生的收入由上年度同期的5.10億元增加38.1%至7.05億元,主要得益於對抖音、快手等社交電商的持續布局帶來業績增量;線下渠道收入由上年度同期的43.61億元增加27.5%至55.62億元,不僅與線下經銷商的合作不斷深化,更探索拓展零食量販、會員超市等新興渠道,成功發掘更多潛在市場。
此外,衛龍注重品牌年輕化的建設,通過創意營銷,不斷深化自身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品牌認知度。報告期間,公司推出榴槤辣條,利用榴槤既臭又香的獨特味覺體驗增加話題度;運用「江郎菜盡」「無精打菜」等諧音梗,打造「衛龍魔芋爽上菜了」熱門話題,通過線下快閃店帶來沉浸式「上菜」體驗;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衛龍辣條節」全國尋辣快閃活動,通過各種獵奇口味的創新體驗,緊跟熱點做趣味線下互動,緊緊抓住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
衛龍從營銷端深刻洞察年輕消費者需求,成功與年輕消費者建立情感鏈接,有望為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和市場拓展奠定堅實的客戶基礎。
高增長勢能形成,入通有望催化行情
穩健增長的業績、積極的產品創新策略及渠道運營卓有成效,都讓衛龍在資本市場贏得了投資者真金白銀的「投票」。
2025年年初至今,二級市場上衛龍的股價一路上行,最高已觸及14港元,3個多月時間內已翻了一番。
3月10日,衛龍再獲調入港股通,反映出市場對公司價值的持續看好。對此,方正證券研報指出,隨着公司重新入通,流動性有望明顯改善,帶動公司估值提升。國泰君安研報也表示,考慮公司蔬菜製品中魔芋等產品明顯放量,帶動收入和利潤較快增長,上調公司盈利預測並維持「增持」評級。
進入2025年,隨着政策端對消費的持續加碼及內需復蘇預期升溫,食品行業料將迎來修復機遇。與此同時,從細分賽道來看,得益於線下渠道下沉及線上電商流量加持,休閑零食、軟飲料等食飲賽道仍然保持較高景氣度。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衛龍已在辣條、魔芋爽等品類形成規模優勢並建設了全面的渠道覆蓋體系,豐富的魔芋產品矩陣有望形成高增長勢能,為公司長遠發展增添動力;大摩的渠道調研顯示,2025年前兩個月,衛龍銷售額增長約30%,遠高於整體主食和零食的增長速度,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衛龍魔芋爽的銷售額有望超出預期,該行預計公司2024-2026年的凈利潤複合年增長率(cagr)超過10%。
據了解,近日衛龍發佈公告稱,公司管理層有所變動,公司創始人劉福平先生已獲委任為公司首席執行官,將自2025年4月30日生效。
近年來中國上市企業創始人兼任ceo模式正悄然興起。通過創始人深度參與公司運營,能夠打破傳統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的束縛,確保公司能夠快速做出決策、應對市場變化,並充分發揮創始人對行業的深刻感知與創新思維,如小米、有贊科技、360集團、立訊精密等都是創始人始終活躍在企業管理第一線的典型例子。
當前,港股食品飲料板塊正處於低估值區間,重新入通的衛龍隨着流動性明顯改善,其市場估值也有望實現強勢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