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的經典習性就是喜高溶氧和高水溫,當水溫較低時就會逐漸停口,所以釣草魚在氣溫更高的階段才比較好釣。其實這跟草魚的進食有關,草魚主要進食水中的植物,所以春暖花開植物生長時才逐漸開口。當秋季氣溫變低,植物枯萎纖維化時,逐漸停口。開口和停口,好像跟水溫有關,其實還是跟食物的多寡程度有關。那進入深秋,草魚應該如何釣呢?
一、天氣
草魚在水溫10度以上是開始逐漸恢復進食,停口水溫差不多也是這個溫度。但是草魚又屬於不太「安分」停口的一種魚類,如果出現氣溫持續回升,草魚又會再次活躍起來。所以深秋階段釣草魚,最適合選擇持續晴好微風的天氣。草魚除了喜暖怕寒,還有怕風的特點,風力過大時在任何季節釣草魚都會比較困難。深秋階段多寒潮,寒潮之前氣溫平穩回升,一般都是抓寒潮之前的穩定天氣出門。比較特殊的是寒潮第一天,氣溫驟降水溫還保持在較高的水平,水溫緩慢下降時會出現魚兒瘋狂進食的情況。
二、釣位
草魚是中上層魚類,並沒有魚窩和魚道的概念,往往是哪裡食物多水溫更適宜就在什麼位置活動,所以釣草魚時,地形往往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水溫。在深秋階段,找向陽避風的位置,還是比較容易釣到草魚的。此時總體水溫不高,向陽避風的位置經過光照之後升溫,會導致這個方位比其他方位更暖和。魚類逐溫的特點,尤其對喜暖怕寒的草魚來說,一定會在這個方位出現。地形上可以找灣子兩側、鏵尖等經典地形,釣草魚的同時兼顧其他魚類。
三、餌料
春秋兩季釣草魚,在用餌的思路上基本一樣,一般是使用發酵的熟餌,也就是使用各種面餌。而不是使用鮮嫩的玉米粒、菜葉子等等。此時水溫低,草魚的活性不如高溫的夏季和初秋階段,消化能力變弱了很多。發酵的熟餌,味道更加濃郁,而且比那些鮮嫩的食物更加有營養價值。味型上建議微酸帶着酒香的餌料,通殺各種水面。麩皮加玉米粉,用手蘸水打濕,上鍋蒸熟之後加點白糖,冷區之後加酒麴,密封發酵之後酒香中帶着酸甜,釣草魚的效果就非常不錯。而且大草魚,非常喜歡進食各種麩類較多的食物。還可以試試白蟲,一般人不知道。
四、釣法
在民間野釣中,把浮釣草魚稱之為正釣,不過到了深秋階段最好是釣底。我們常說草魚喜歡高溫,盛夏中午也能釣草魚,真的是草魚喜歡高溫嗎?其實不是草魚喜歡高溫,而是草魚喜歡高溶氧,缺氧時極容易死亡。當水溫很高時,深水層溶氧會很低,草魚就會在高溫但是溶氧也更高的淺水層活動,所以說草魚是能忍受高溫而已。當水溫涼爽,深水層不缺氧時,這些中上層魚類從來不會在淺水層活動,因為淺水層並不安全。釣底,還可以考慮到草魚通常不是貼底進食的,比較推薦增加鉤間距,調整到下餌躺底上餌懸浮的狀態,注意上鉤掛餌不宜太重。
總體來說,深秋階段草魚未必難釣,因為水溫還沒低到停口,但是水中已經沒有食物。選擇合適的時機出門,草魚還是可以釣一波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