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獨鍾「紅高粱」//文鑫國酒杯072
山東高密 單立文



高密城北是百脈湖故址,淤積區低洼,土質肥沃,但旱澇常常極端,因此高密北鄉廣種高粱。
高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稈較粗壯,直立格節,抗旱耐澇,因穗實呈紅棕色,俗稱為紅高粱,可食用、釀酒。雖然高粱窩窩頭難以下咽,但至少不讓人喝西北風、餓肚子。
高密的紅高粱白乾酒就是以高粱釀製而成,酒味醇厚,歷久彌香。那年月,逢年過節路上時常可見出門走親戚喝醉酒的庄稼人,手舞足蹈,滔滔不絕,激昂雄辯,總不認讓他醉倒的那壺酒錢。
我的老家高密仁和社區愛國村距離縣城5公里,距離莫言舊居約20公里,算是廣義上的東北鄉老鄉。
小時候愛國村孤零零,四周一片原野。村東一條小路通往2公里處的平日公路,中間只有一處城西飛機場自來水中途站(島),零星幾間小屋,常年大門緊閉,裏面也沒幾個人駐守。
小路兩邊是高大茂密的高粱,晚上陰森森怕人,直少人行。記得我剛上村小學二年級,我村二個高密城女知青探親返村,走到中途島附近,遭到一個流氓分子攔截施暴。正巧當晚村裡記完工分在開會。村裡聞報,立即組織營救和抓捕。幾天後,公安局經過排查,最終一舉把嫌疑人抓獲。
愛國村與旗台三個村(旗一、旗二、旗三)組成一個大隊,大隊書記是愛國村人,抓計劃生育上癮。旗台有一殺豬匠盼兒心切,得知超生的第三胎是兒子,欣喜萬分,在街上高舉紅高粱酒,一醉方休。次日主動把罰款交到大隊部,並給兒子起名「不貴」,名揚一時。
父親念過幾年書,寫一手好字,由於家庭成分不好,只能下學為農。酒是他痛苦和委屈的麻醉。幾顆花生米,一碟鹽拌白菜心,二兩散高粱酒(老白乾),就讓父親熱血沸騰,好像走進了莫言的單家大院。
1985年,高粱長到沒了人,葉子密不透風的時候,我正在高粱地里擗葉子背回家喂牛,被高粱葉子劃割得胳膊、臉上一道道血杠子,一沾水火辣辣地賊疼。忽然聽到村裡大喇叭連喊我的名字,叫我到村裡拿通知書。
我考上了山東農業大學農村金融專業!村東二爺爺說,蟾宮折桂,在過去是要披紅戴花、騎大馬,遊街的。開學前,父親破天荒買了一瓶精裝紅高粱酒,全家為我送行。如莫言所言:願吾鄉人民弘揚紅高粱精神,創造文化,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讓我大膽往前走,莫回頭。
大學畢業後,我分配到了農行鄉鎮營業所,基層業務不忙,業餘就愛搬文弄墨,成了所里公認的筆杆子。
那天,所主任把我叫到辦公室,說縣行組織徵文比賽,要我參加,並許諾,獲獎後所里請客管飯。
為不負眾望,我苦思冥想,飯也沒顧上吃,熬夜趕寫徵文稿。由於有基層工作經驗,文采斐然,一炮打紅,最終獲得了一等獎。
主任愉快地兌現諾言,買了二個「高密小黑壇」(紅高粱酒的一種,受電影《紅高粱》影響,火爆一時,是當時的送禮佳品),讓伙房給炒了幾個小菜慶賀。結果酒不夠,主任又再去買回了倆小黑壇。同事們酒足飯飽,渾身通泰。
同事們知道我愛紅高粱酒的癖好,再找我熬夜寫材料,就許給我紅高粱酒潤筆。
那時農行基層生活還很艱苦,工資都不高,抓大頭湊份子改善生活就成了所里的娛樂項目。炊事員用抓大頭收集的錢打來半斤紅高粱散酒,買來五斤生雞背,一頓大鍋燴。同事們就美美地犒勞一頓,以後就成了銀行的規矩。
後來網點交流員工,調入兩女職工,也都很熱心,而且是人來熟。感到生活單調了,一提議抓大頭,都心知肚明,立馬響應。
知己好友坐一起要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銀行人外出拓展業務常喝酒,「行長三天不喝酒,存款就要往下走」。酒是公關粘合劑,喝酒誤事但也成事,關鍵要分場合,心中有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么。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香蕉」。我喝了半輩子紅高粱酒,文章沒紅,臉總是紅光滿面,人道精神矍鑠,心寬體胖,歪打正着。
紅紅的高粱酒,雄渾濃烈。火火的高粱情,鄉愁如酒。
單立文 (字 文方 )男,1966年3月生,1987年山東農業大學農村金融專業畢業。中國農業銀行作協會員,有文學作品在報刊雜誌等媒體發表和獲獎。
壹點號 偶然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