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洗凈的粉腸、豬肝、豬腰、豬心等,搭配精心挑選的靚大米,猛火生滾。待滾燙的奶白色粥水與鮮嫩豬雜融合,再撒上一把青綠枸杞葉。米香、肉鮮、粥甜,一鍋正宗的粵式生滾豬雜粥,就可端上餐桌了。
晚上8點多,位於廣州廈滘夜市的這家「強叔現切豬雜粥」店內人頭攢動,外擺的餐桌也都坐滿食客,這樣熱鬧的宵夜場景一直會持續到凌晨3點。

深夜裡的一鍋生滾豬雜粥,這是只有廣東人才懂的美味「暗號」。今年以來,老廣熟悉的豬雜粥翻紅。廣州、深圳、東莞、佛山等珠三角地區湧現出一大批現切豬雜粥店,它們一改以往豬雜粥街邊大排檔土味隨意的形象,大多採用亮眼的招牌及門頭,店內裝潢新潮,走年輕化路線,成為當地消費者宵夜打卡「新寵」,有部分美食店門口,等位的食客甚至排隊至凌晨一兩點。
來自美團平台的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廣東的豬雜粥類商戶門店數量同比增長3倍以上。新舊品牌不斷湧現,門店擴張迅速。如起源於惠州市惠東的老牌「強叔現切豬雜粥」,目前在珠三角多個城市均有布局,開店數量超80家,僅在廣州就有28家,是豬雜粥「老品新做」的典型代表。
國慶長假臨近,夜間客流量增大
「我們大部分門店下午5點開始營業,晚上7點多就要等位了。就餐高峰是晚間9點到10點,一直營業至凌晨兩三點。」強叔現切豬雜粥品牌相關負責人鄒百事說,在廣州政府出台多項舉措鼓勵夜經濟、促消費的背景下,他們能明顯感受到餐飲類消費強勢復蘇。最近這幾天,隨着國慶長假的到來,該品牌店鋪所在的各大商圈的夜間客流量增大。
「部分門店晚高峰會排到上百號,凌晨兩三點鐘還有顧客陸續過來吃夜宵,等着喝一碗生滾粥。」據鄒百事透露,夜間持續不斷的客流給餐廳門店帶來了穩定的營業額,部分門店月流水可以做到60萬—70萬元,最高近百萬元。這也提振了「強叔」在廣州及華南其他城市持續拓店的信心。
一鍋美味的豬雜粥,最重要的是要食材新鮮。在強叔現切豬雜粥門店內,專門辟有「豬肉檔口」,新鮮豬雜按部位分門別類,一盤盤整齊碼放,新鮮看得見、摸得着。食客可先在「豬雜台」挑選好豬雜,再端到「研製台」交給師傅切分腌制,上桌後自行簡單烹煮,既滿足了特製化需求,也提高了參與感,消費體驗也得到提升。
新鮮、好吃、便宜背後,離不開餐飲供應鏈能力的加持。新鮮豬雜需要即時配送到專營新鮮豬雜的夜宵店,從屠宰開始算起,配送到店要在短短七八個小時內完成,才能確保足夠新鮮。目前不少品牌豬雜粥的門店均與美團旗下餐飲供應鏈平台「快驢進貨」合作,藉助快驢的貨源集采能力、倉儲和配送能力,新鮮豬肉從上游屠宰場凌晨發出,最快下午配送到店,晚上下鍋。
「我們主要與華南當地大中型加工廠合作,從食材標準化、安全性入手,打通數字化配送鏈路。」美團快驢進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幫助餐飲商戶提供貨源品質和價格更穩定的豬肉、蔬菜等生鮮類食材;另一方面,通過提供足不出戶、送貨上門的一站式配送服務,從供應鏈層面為商家減輕負擔,幫助商家建立更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廣州將創建30個高品質夜間消費地標
每當夜幕降臨,廈滘夜市的小吃攤點逐漸熱鬧起來,主幹道兩邊幾十家攤位整齊擺開,食客們穿梭其中,說笑聲、叫賣聲、嗦粉聲、移動支付到賬聲,處處瀰漫著市井的煙火氣,熱鬧非凡。豬雜粥、燒烤、火鍋、糖水等天南地北的美食充斥街頭,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在這裡盡情享受夜晚。
劉刊是一名95後餐飲創業者,2021年加盟了一家品牌豬雜粥,餐飲店就選址在廣州市番禺區熱門城中村廈滘。這裡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也是很多「廣漂」的夢想出發地。
「今年我們豬雜粥生意單月利潤可以在20萬元左右。」劉刊說,這裡交通便利,每天的客流量都在一萬人以上,特別是夜間食客更多。
夜經濟的發展推動着城市消費復蘇,穩定的人流量和夜市的規範管理讓創業者們感到安心。
美團數據顯示,7月以來,廣州夜間堂食訂單量環比增長16%,廣州夜間營業的餐飲店鋪已超過15萬家,零時仍在營業的餐飲商家佔比超過四分之一。廣州商務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指出,將深入挖掘22時之後的消費潛力,期間將創建30個高品質夜間消費地標和多個夜間消費打卡地;推動夜宵、夜購等融合發展,豐富夜間消費業態。
業內人士認為,廣州夜生活比較市民化,「到處都能找到吃夜宵的地方,一些餐飲店鋪營業到一兩點甚至通宵。到處都能找到夜經濟、人人都能享受夜經濟,也許這就是廣州的特色」。
【記者】歐志葵
【作者】 歐志葵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