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東來鄭州首店落定:中原商業格局生變,服務神話能否延續?

【文/城市觀察者/小武】

前言:胖東來鄭州首店落子高鐵樞紐:18年固守小城後,河南「零售烏托邦」挑戰一線商業叢林法則——解析河南零售巨頭18年來首次跨城擴張的戰略深意。2025年2月23日,一則消息引爆社交網絡:河南本土零售巨頭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在個人社交賬號宣布,胖東來將正式進軍鄭州,首家門店選址鄭州高鐵東站西廣場的經緯華悅廣場,預計2026年元旦前開業。這一決定不僅打破了「胖東來走不出許昌、新鄉」的行業傳言,更被視作中原商業格局重構的標誌性事件。

一、官宣背後:從「不可能」到「勢在必行」

「胖東來超市公司決定在鄭州開設一個具有藝術特色的超市作品,為鄭州增添美麗!」於東來的官宣詞充滿理想主義色彩,卻暗含戰略深意。事實上,這一決策醞釀已久。早在2024年,河南省委書記便公開喊話「希望胖東來開到鄭州」,而鄭州地鐵集團與胖東來團隊已多次考察選址,最終鎖定鄭州東站這一「流量心臟」。

數據顯示,2024年胖東來集團銷售額達169.64億元,其中許昌門店貢獻59.45億元,新鄉21.48億元。儘管業績亮眼,但其門店布局始終局限於兩座三線城市。鄭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202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6200億元,消費潛力遠超許昌(約1400億元)與新鄉(約1100億元)。進駐鄭州,既是突破增長瓶頸的關鍵一步,也是品牌全國化的重要跳板。

二、選址邏輯:高鐵樞紐+藝術化場景,重構流量入口

首店選址經緯華悅廣場,位於鄭州東站西廣場地下商業空間,總建築面積5.17萬平方米,連通地鐵、高鐵、長途客運站,日均客流量超50萬人次。這一選址延續了胖東來「交通樞紐+流量變現」的經典模式——其在許昌的「自由之城」項目同樣毗鄰高鐵站,年銷售額貢獻超40億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業態規劃:除超市外,門店將涵蓋醫藥、餐飲、圖書、咖啡等複合業態,打造「藝術特色」空間。這與傳統商超形成鮮明對比。據內部人士透露,鄭州店將引入「文化策展區」「非遺體驗工坊」等場景,甚至計劃與本地藝術家合作設計商品包裝。這種「商業+文化」的跨界嘗試,或將重新定義零售業的體驗邊界。

三、戰略破局:從「服務神話」到「商業生態」

胖東來的核心競爭力向來被歸結為「極致服務」:免費修鞋、無條件退貨、員工高福利等案例屢上熱搜。但此次鄭州擴張,透露出更深層的戰略意圖——構建商業生態閉環。

1. 流量變現升級:鄭州東站商圈正加速整合華潤萬象城、弘坊等高端商業體,胖東來的進駐將形成「高端購物+民生消費」互補格局。其自帶的高黏性客群(許昌店日均客流量超4萬人次)可直接轉化為樞紐流量變現的「現金牛」。

2. 供應鏈突圍:胖東來許昌物流中心已實現「2小時極速達」,鄭州店的落地將推動其在全省物流網絡的重構。據財報披露,2024年其物流成本佔比僅6.2%,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12%-15%),規模化擴張有望進一步攤薄成本。

3. 數據資產沉澱:2025年3月10日起,胖東來將全面實行會員實名制,未認證者無法購物。此舉被解讀為構建用戶畫像、精準營銷的前奏。鄭州千萬級人口基數的消費數據,將成為其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燃料。

四、挑戰與爭議:神話能否複製?

儘管前景看好,質疑聲同樣存在。

爭議一:高成本模式能否適配一線市場?

胖東來的「不計成本」服務建立在小城低租金、低人力成本基礎上。而鄭州東站商圈租金約為許昌的3倍,員工工資高出40%。若維持現有服務標準,毛利率或從18%壓縮至12%。對此,於東來回應:「鄭州店將探索降本增效的新模式,但服務品質絕不妥協。」

爭議二:外來巨頭圍剿下的生存空間

鄭州已有丹尼斯永輝盒馬等強勢品牌,丹尼斯2024年營收達387億元,佔據本土市場絕對優勢。胖東來能否以差異化定位突圍?業內人士指出,其「極致性價比+文化體驗」組合拳或形成錯位競爭——例如,許昌店自有品牌佔比達35%,部分商品價格低於市場價20%。

爭議三:管理半徑擴大後的品控難題

胖東來此前所有門店均在董事長辦公室步行30分鐘範圍內,便於直接管理。鄭州店距許昌總部80公里,如何維持「零客訴」神話?據悉,團隊已啟動「區域合伙人計劃」,核心管理層將常駐鄭州,並採用「AI巡檢+神秘顧客」雙監管體系。

五、未來展望:中原商業的「鯰魚效應

胖東來入鄭,短期看是單店落地,長期看則是區域商業生態的顛覆。

- 對消費者:服務標準提升倒逼行業改革。許昌經驗顯示,胖東來進駐後,當地商超客訴率下降47%,員工薪資平均上漲18%。

- 對城市:鄭州正全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胖東來的文旅屬性(許昌店年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有望助推「商業+旅遊」融合。

- 對行業:若鄭州模式成功,胖東來或加速布局洛陽開封等城市,甚至向省外試探。其「高福利-高忠誠度-高效益」的閉環邏輯,可能重塑零售業人才競爭規則。

結語:一場關乎商業本質的實驗

胖東來的鄭州之旅,不僅是門店數量的增加,更是一場關於「零售業是否應該回歸服務本質」的社會實驗。當電商衝擊、價格戰肆虐的今天,這家堅持「把90%利潤分給員工和顧客」的企業,用18年固守一隅的耐心,換來了一次向更大舞台證明價值的機會。2026年元旦,當鄭州首店開門迎客時,我們或將見證一個新時代的開啟:商業的終點不是流量,而是人心。

對此,你怎麼看呀?[比心][比心][比心]

#胖東來進軍鄭州#​#鄭州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