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悄悄幹了一件大事,事業單位改革,按照「531」比例進行精簡

這幾天,國內國外都很熱鬧。國外的熱鬧主要是看伊朗以色列發動導彈襲擊,以報復以色列對伊朗大使館的襲擊。國內的熱點主要是看重慶燃氣新氣表「跑得快」一事,看重慶燃氣新換氣表之後季度利潤同比大增824%。

但是,對於河南來說,卻悄悄咪咪的在干一件大事。那就是對事業單位改革,按照「531」比例進行精簡。這事,值得點贊,值得讓其它省市學習借鑒。這件事之所以值得點贊,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直接干實事,先干後說。都幹了一年了,現在才報道出來。二是精簡機構的方案務實高效,貼近工作實際。

根據河南省發改委網站發佈的《2023年度河南省經濟體制改革十大案例名單揭曉》,河南省委編辦的《紮實推進事業單位重塑性改革 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注入強勁動力》排在第一位。由此拉開了大家一窺河南事業單位精簡改革全貌的大門。

從案例介紹來看,河南堅持「瘦身」和「健身」相結合,實施三聚焦策略。即聚焦資源集約增效、聚焦優化職能布局、聚焦完善支持措施。除學校醫院外,省直層面,按照「531」比例進行精簡,市縣層面,按照「421」比例進行精簡。

所謂的「531」指:

事業機構按不低於50%精簡,事業編製按不低於30%精簡,其中財政撥款事業編製精簡比例不低於10%。

與此同時,還明確了一個精簡原則,即省直單位不再保留科級和事業編製16名以下的事業單位,「空殼單位」「殭屍單位」以及特定歷史任務已經完成的事業單位。

有人會問,省直事業單位精簡的人哪去了。答案是,將精簡收回的機構編製資源向高質量發展、重點民生領域和基層一線傾斜。即去基層,去干實事。這麼一看,雖然總量上減掉的不多,但是,強化了基層建設。

河南這樣的改革和前期一些地方開展的人口小縣大部制改革完全不同。人口小縣的大部制改革涉及公務員這個序列,河南針對的是事業編製。人口小縣的大部制主要是全面調整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該減數量的減數量,該合併的合併到一起。至於原有的一些小鄉鎮,也進行了適度的合併處理。

比如,青海省對常住人口約為1.5萬的瑪多縣實行小縣機構整合,將改革前的25個黨政機構整合成20個。安徽蒙城縣縣級黨政機構共設37個,其中縣委機構9個(紀檢監察機關1個工作機關8個),縣政府工作部門28個。山西河曲縣將36個黨政機構精簡為22個、135名領導職數精簡為114名。

正如河南在案例介紹中所說,從現在開始,要堅持「瘦身」和「健身」相結合,在合理、可持續範圍內,切實把該減的堅決減下來,該加強的大力加強上去。精兵簡政,過一過緊日子,很有必要。河南率先對事業單位的優化調整,值得學習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