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五大家族大起底,入圍門檻325億,順德獨佔4席

地處珠三角腹地的佛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國務院批複確定的全國製造業基地,佛山背靠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力,一躍發展成為全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在全國百強地級市排名中,佛上常年名列前二,僅次於蘇州。如今,佛山和廣州正在致力於共同打造廣佛國際化都市圈,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佛山

悠久的歷史傳承,優良的地緣優勢,濃厚的商業氛圍,多種文化的交流傳播,以及代代相襲的廣府人的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天性,孕育了魅力獨具的優秀的嶺南傳統精神文化。佛山人在商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神話,老許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五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敢為人先、抓住機遇,在為經濟發展做出不朽貢獻的同時,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巨額財富,老許特地總結出了他們的創業故事,以便大家作為榜樣參考和學習。


第五名:格蘭仕——梁慶德家族

梁慶德

梁慶德,順德人,出生於1937年,現年84歲,經濟師。梁慶德的上半輩子都在工廠里度過,他先後在國營的鋼鐵廠、印刷廠擔任要職,在大多數人認為他的一生就將這樣平平淡淡度過時,1978年,時年已經41歲的梁慶德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創業,他先後創辦順德桂州羽絨廠、桂洲畜產品工業公司。

199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梁慶德來到日本考察,他發現了微波爐這種方便快捷的電器,一下子就勾起了他的興趣。一年後,他賣掉蒸蒸日上的羽絨廠業務,正式組建了格蘭仕集團,全身心投入到微波爐的業務上,要知道,當時他旗下的羽絨廠已經是年營收過億大廠,這個前所未有的大膽行為,在當時驚動了整個廣東的商界。隨着集團的發展壯大,梁慶德逐漸意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因為微波爐等電器不同於羽絨服,需要一定的技術含量才能佔據更大的市場。所以梁慶德斥巨資成立了專門的人才部門。

1998年,61歲的梁慶德,將格蘭仕微波爐的銷量做到了世界第一,國產品牌能達到如此高度足以證明它的實力,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梁慶德的正確領導和技術的推動,他的成就實在是令人驚嘆。時至今日,格蘭仕仍然是全世界最好的微波爐品牌,佔據了近半數的市場份額。40多年的創業生涯,為梁慶德家族積累了約325.8億元的財富。


第四名:中國聯塑——黃聯禧家族

黃聯禧

黃聯禧,順德人,出生於1963年,現年58歲。黃聯禧是家中的幼子,他有四個哥哥,從十幾歲開始,展露出商人天賦的黃聯禧便跟人學着做起了塑料管材的生意,這一干,就是20多年。1996年,黃聯禧決定自己辦廠「單飛」,並在順德開辦了第一家工廠,他的產品質量好,價格便宜,一舉拿下了廣東省內的大批訂單,然而黃聯禧的眼光遠不止如此。

進入新千年後,黃聯禧開始了自己的瘋狂擴張之路,短短几年時間,聯塑相繼新開設了10家生產基地,業務範圍覆蓋近十個省份的同時,也成功打進了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市場,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塑料管材生產商。2010年,黃聯禧帶着他的聯塑在港交所順利掛牌上市。黃聯禧家族目前坐擁財富356.6億元。


第三名:碧桂園——楊國強家族

楊國強

楊國強,順德人,出生於1955年,現年66歲。楊國強自幼家貧,由於買不起鞋,他甚至每天光着赤腳上學,1978年,在哥哥的幫助下,楊國強進入了當地的房管所做起了泥瓦匠,由於為人真誠又講義氣,小小年紀的楊國強深得工友們的喜愛,1980年,他帶領着一批原來的工友,成立了施工隊,當起了包工頭。

1984年,楊國強的私人施工隊和北滘經濟發展總公司合夥組建了順德縣北滘區建築施工隊,1991年,北滘施工隊承建了位於碧江村三桂村的項目,這便是碧桂園最初的身影。在後來的企業改制過程中,楊國強聯合多名順德老鄉,共同買下了北滘建築工程公司的股份並更名為廣東騰越建築工程公司,正式成為了碧桂園的掌門人。1998年,中國取消了福利分房,並相繼叫停集資建房,單位自建房的取消,使得房地產開發的空間變大,土地購買的秩序趨於自由合理,次年,楊國強帶着碧桂園進駐廣州,以每平方米3000多元的均價推出自帶花園的洋房,這個價格甚至比同一地段的毛坯房還便宜,70棟樓被瞬間搶購一空,碧桂園從此一炮打響。

在功成名就之後,楊國強出人意料地選擇了退居幕後,將二女兒楊惠妍推向了台前,自己則全身心投入到公益事業當中,以此來回報社會,並且連續數年榮獲中華慈善獎和入圍各大慈善榜。楊國強家族到目前為止積累的財富,達到了額驚人的2052.3億元。


第二名:海天味業——龐康家族

龐康

龐康,南海人,出生於1956年,現年65歲。1982年,年僅26歲的龐康服從分配,被委派至佛山珠江醬油廠擔任副廠長。1988年,國企推行承包經營責任制,龐康獲得了企業發展的主導權。6年之後,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70%的國有股份被轉讓給海天員工,這些股份後來經過演變逐漸集中,以龐康家族為首的管理層獲得控股比例,龐康也正式成為了新組建的海天味業的真正主人。

為了實現規模化,在90年代海天剛有一點家底時,龐康便豪擲3000多萬引進國外生產線,進入新世紀後,他的投資手筆越來越大,2005年投資10億建了一座100萬噸的生產基地,2014年又投建了一座150萬噸的生產基地。他深知快消品,渠道是第一命脈,於是,龐康砸重金組建了一支1500家經銷商、5000家分銷商、超過30萬個終端網點的龐大渠道體系。這為海天味業在2014年的一飛衝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海天味業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市值一度直逼6000億元,即便目前有小幅回落,但作為海天味業第一大股東海天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以及海天味業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的龐康家族,目前身價達到了2136.5億元。


第一名:美的集團——何享健家族

何享健

何享健,順德人,出生於1942年,現年79歲。年幼時的何享健,在戰火、蝗災、旱災中度過,只有小學學歷的他種過地,在生產隊做過學徒,26歲那年,因為在生產隊表現出色,被提拔為街道幹部。豐收時,小鎮上熱火朝天,而何享健卻對此不感興趣。他在為鄉親們怎樣找到一份一天6毛錢的工作發愁。他找來23位鄉親,集資5000元創辦了一個手工作坊——北滘街辦塑料生產組。生產組的設備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用腳踩手搖就能實現半機械化。每個人工作時都是精神滿滿的,因為稍不留神,機器就會把門牙打掉。

1980年,何享健接到了廣州第二電器廠的訂單幫生產電風扇的塑料小配件,根據廠家提供的圖紙,他竟然自學學會了電風扇生產技術,同年,工廠生產出了第一台自己的金屬扇葉風扇,為了給自己的風扇起個好聽的名字,何享健絞盡腦汁,最終想出了「明珠牌」這一名兒(多年後作為競爭對手的空調一姐聽到這個名字估計會虎軀一震),但何享健總覺得不滿意,但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名字,只好先暫時用這個頂一頂。當時全國有大大小小近5000家電風扇廠商,幾乎都是以生產笨重地進入扇葉風扇為主。順德是著名的僑鄉,有大批人在港澳經商,當時何享健注意到很多僑胞回鄉探親帶回來的塑料扇葉風扇,既輕便,噪音又小,想到自己不正是做塑料起家的嗎,何享健立馬調整生產方向,放棄金屬扇葉,全力生產塑料扇葉風扇。一經推出,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1985年,憑藉塑料風扇在家用電器市場站穩腳跟的何享健趁熱打鐵,開始進軍空調領域,空調與電風扇不同的是,它的技術含量更高,於是何享健四處尋找合適的技術人員,由於廠子規模不算大,NB的技術人員不願來,何享健只好在周末的時間深情邀請他們來廠里指導工作,並逐步改進技術,就這樣一直到了1991年,空調業務終於有了起色。1992年,美的集團正式成立。1999年,美的在全集團範圍內推行員工持股制,實行股份制改組,隨後何享健聯合其他高管和員工,完成了對美的的收購,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掌門人。目前何享健家族手中的財富,高達2568.5億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