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格局

2025年07月10日06:50:14 財經 8593

優化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格局 - 天天要聞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近日聯合發佈《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涵蓋普惠金融服務、普惠信貸、普惠保險的綜合普惠金融體系,有效支持薄弱領域、欠發達地區發展。在《實施方案》的指引下,商業銀行要儘快疏通普惠金融服務的堵點和痛點,鍛造縣域鄉村金融服務長板,構建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

  不同機構優勢互補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10年來,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普惠金融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格局逐步確立。

  當前,我國已經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對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金融強國目標,要繼續優化頂層制度設計,明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路徑。

  《實施方案》提出,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健全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機構體系。銀行保險機構要深化普惠金融專業化體制機制建設,形成分工明確、各具特色、有序競爭的供給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表示,《實施方案》在操作層面對《國務院關於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等進行了細化,特別是從普惠金融機構體系、普惠信貸體系等角度出台了針對性政策舉措,引導不同銀行機構立足特點深耕普惠金融,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

  政策性金融機構要結合自身職能定位,在業務範圍內強化對普惠金融的支持。在日前舉辦的2025陸家嘴論壇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黨委副書記張小東表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需要政策性銀行強化先導作用,聚焦基礎設施薄弱的欠發達區域,通過投放中長期貸款,為後續產業發展和商業信貸打好基礎。

  大中型商業銀行要發揮主力軍作用,立足自身特點制定普惠金融戰略,明確普惠金融業務邊界,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加大對科技和創新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支持。郵儲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加快推進戰略優化升級,打造「更普惠、更均衡、更穩健、更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其中,更普惠,就是要發揮近4萬個網點紮根基層的觸達優勢,推動普惠金融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充分融合,讓金融服務惠及更多客戶、覆蓋更廣區域、支持更多金融需求。

  地方中小銀行機構要牢固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適應農村金融市場需求變化,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近年來,山東省農商銀行在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上持續下功夫,着力提升「支農、興商、助企、惠民」的服務體系。近3年來,山東省農商銀行累計發放各項貸款6.2萬億元,普惠貸款餘額達1.69萬億元。

  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汪雯羽表示,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不同機構之間要強化信貸產品協同創新,通過機構間合作,實現優勢互補。銀行機構可以與保險、擔保機構等合作創新,推出更多的產品和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可持續性,也能覆蓋更多客群。

  疏通服務痛點堵點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普惠金融成為銀行機構爭相發力的重點領域之一。如何有步驟、分層次把優質普惠信貸供給到金融服務的薄弱環節,不僅需要政策的指引和強化,還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持續發力。

  「普惠金融的初衷和職責是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尤其是長尾市場上的主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使金融資源更廣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從而推動經濟社會整體的繁榮富裕。」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認為。

  目前,我國普惠金融服務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銀行機構網點已覆蓋大多數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

  當前,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仍面臨挑戰。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分析,一是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普惠金融服務較為飽和,而偏遠農村、鄉鎮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普惠金融服務覆蓋力度不足,導致普惠金融資源配置不均。二是金融機構定位模糊,大中小銀行之間有序競爭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對優質小微客戶存在重複授信和「掐尖」現象,降低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三是金融產品創新不足,普惠金融產品種類較為單一、服務機制發展不完善,同質化問題嚴重,特色化水平較低,難以滿足各類服務對象的融資需求。四是政策支持不足,儘管相關部門發佈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這些政策大多停留在宏觀層面,缺乏對系統架構和發展策略的具體劃分和解釋,影響了普惠金融的深入發展。

  汪雯羽表示,隨着國家的大力支持和市場創新發展,要不斷延伸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一方面要儘快完善政策舉措,打通普惠金融的堵點;另一方面要協同推動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徵信機構等支持性機構發展,它們不一定直接向客戶提供信貸產品,而是通過與銀行機構合作,進行賦能或提供高質量配套服務,彌補普惠金融的不足,擴大金融服務範圍。

  普惠金融因實體經濟所需而生,隨着經濟發展,銀行還需不斷優化服務,提升用戶黏性。上海銀行黨委書記顧建忠表示,應抓好普惠金融的綜合化服務。對於普惠金融而言,貸款服務只佔一部分,更多的是結算服務、賬戶服務、財務管理、匯率避險等。如果只是把普惠金融簡單地理解成單一信貸,很容易陷入價格競爭。普惠金融不是一味地調低利率,還要提升綜合化服務水平,這是普惠金融的應有之義。

  持續深耕縣域金融

  農村金融機構因農而興,是補齊普惠金融「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尤其是農村商業銀行應聚焦支農支小的初心使命,通過主責主業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

  農村商業銀行要依託地緣優勢,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滿意度。《實施方案》強調,要完善豐富鄉村金融服務,鞏固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保障能力,允許金融機構結合當地需求情況優化存量網點。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洞頭農商銀行副行長黃偉庭表示,銀行通過優化存量網點、強化數字賦能,構建「網點+豐收驛站」的普惠金融服務網絡,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為鄉村普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汪雯羽表示,農村商業銀行利用網點、人緣等優勢獲取獨家客戶信息並創新性地為農戶、小微企業提供有溫度的服務,成功應對大行下沉的挑戰,有助於保持並擴大農村金融市場空間。

  此外,《實施方案》提出,要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水平,加強監測指導,鼓勵開發貼近當地需求的金融產品,支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為破解科技型小微企業缺少抵押物的難題,多地銀行創新金融產品,以期降低綜合融資成本。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鹿城農商銀行信貸業務部副總經理邵建炎認為,在金融產品創新方面,銀行創新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和信用貸組合模式,把企業專利技術轉化為融資額度,疊加信貸審批服務優化,將加快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李廣子表示,健全縣域金融服務體系,有助於築牢普惠金融服務基礎。普惠金融主要服務長尾客戶,銀行應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在提供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過程中加強數字技術的應用,將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融入更多生活場景,打造多元化、全周期的普惠金融生態,提高縣域金融服務效率。銀行要聚焦縣域經濟中各類經營主體的融資難點,主動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以金融產品和服務精準匹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涉農等領域的融資需求,推動普惠金融更好賦能縣域鄉村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王寶會)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中證500ETF紅盤震蕩,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 - 天天要聞

中證500ETF紅盤震蕩,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

截至2025年7月10日 10:06,中證小盤500指數上漲0.14%,成分股海思科、美錦能源、綠地控股紛紛10cm漲停,巨星科技上漲9.55%,羅博特科上漲6.20%。中證500ETF(159922)紅盤震蕩。流動性方面,中證500ETF盤中成交3181.27萬元。拉長時間看,截至7月9日,中證500ETF近1年日均成交4.16億元。規模方面,中證500E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 天天要聞

抵禦利率下行,終身鎖定Ta

近期看到個關於養老的調研結果,在26835份有效樣本中,約有83%的家庭存在養老焦慮而實際儲備卻嚴重不足,其中:1. 40%的家庭不願意給養老儲備做支出2. 對新型養老金融產品參與度嚴重不足(個人養老金參與率僅26.73%,商業養老金保險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