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夫妻向世界傳遞「好聲音」,攢下173億元財富

2025年07月03日23:32:14 財經 1279

常州夫妻向世界傳遞「好聲音」,攢下173億元財富 - 天天要聞

雷達財經出品 文|孟帥 編|深海

在全球聲學產業的商業版圖中,一對來自常州的夫妻檔正書寫着屬於自己的財富傳奇。

在最新出爐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中,瑞聲科技掌舵人潘政民、吳春媛夫婦身家同比激增65%,以172.9億元的財富連續十多年登上榜單。但相較2018年的財富巔峰,潘政民夫婦的身家今年縮水近400億元。

回溯過往,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到如今全球微型電聲器件大王,瑞聲科技在潘氏家族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並加速向智能手機、智能汽車、AR/VR、工業及半導體等多元領域拓展。

此番潘政民夫婦財富激增65%的背後,瑞聲科技去年交出了一份表現尚可的財務答卷。去年,公司273.28億元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而17.97億元的股東應占溢利儘管同比大漲142.7%,但仍不及2013年至2019年的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業績向好的同時,潘政民夫婦於去年下半年悄然減持公司4.71%的股份。

去年財富激增68.2億,但較高點仍縮水近400億

不久前,備受各界矚目的《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隆重揭曉。在今年的榜單中,瑞聲科技的潘政民、吳春媛夫婦憑藉172.9億元的身家,榮耀躋身榜單第186名。

雷達財經梳理髮現,自2007年起,這對夫婦已連續19年登上該榜單。相較於去年104.7億元的財富規模,他們的財富今年激增68.2億元,漲幅高達65%。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財富實現顯著增長,但在商業精英雲集的深圳,潘政民、吳春媛的排名仍不佔優勢。在他們身前,站着騰訊的馬化騰、比亞迪的王傳福、香港立訊的王來勝、順豐的王衛等諸多將公司總部設在深圳的商業巨擘。

與此同時,今年172.9億元的財富,也並非潘政民、吳春媛夫婦在該榜單上的最高光時刻。時光回溯至2018年,他們在該榜單上的財富一度飆升至570.2億元,排名同樣創下第23位的新高。與當年的輝煌相比,今年他們的財富縮水了近400億元。

而潘政民、吳春媛的財富密碼,便藏在港股上市公司瑞聲科技身後。據瑞聲科技發佈的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潘政民、吳春媛夫婦通過實益擁有人/配偶權益/實益擁有人/配偶權益/其他身份合計持股36.83%。

截至7月3日收盤,瑞聲科技股價報41.25港元/股,最新市值為484.64億港元。若按照36.83%的持股比例計算,潘政民夫婦所持公司股份對應的最新市值約178.49億元,較《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的財富規模實現小幅增長。

雷達財經了解到,目前,潘政民在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主要負責策略指導及領導工作,並且制訂及執行集團的策略目標與業務計劃,具體職責是監察及統籌銷售、市場推廣、技術研發、生產以及集團中國境外的業務擴展及營運。

除具備豐富的銷售及市場推廣、生產及管理經驗外,潘政民在領導技術研發策略方面也貢獻卓著,曾成功開發多項用於設計及生產公司部分聲學產品的專利,為公司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獻計獻力。

而他的妻子吳春媛同為瑞聲科技的創辦人,目前擔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去年,潘政民、吳春媛從公司獲得的酬金總額分別為467.2萬元、45.3萬元。此外,潘政民和吳春媛的兒子也在公司任職,出任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創新官。

憑藉手中所持有的瑞聲科技大量股份,潘政民、吳春媛不僅坐擁超百億身家,還能通過分紅獲得豐厚收益。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瑞聲科技分紅28次,累計現金分紅數額達138.24億港元,平均股利支付率為30.48%。

其中,2013年至2018年,瑞聲科技的現金分紅總額均超過10億港元,2017年的現金分紅總額更是高達24.69億港元。不過,自2019年起,公司分紅規模大幅減少,均維持在5億港元以下。

常州夫妻檔,向世界傳遞中國製造「好聲音」

天眼查資料顯示,瑞聲科技成立於2005年,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企業股本5000萬美元,並已於2010年完成了股權融資。

作為全球聲學龍頭,瑞聲科技的實力不容小覷。全球每三部智能手機中,就有一部搭載着其生產的微型電聲器件。這家行業巨頭的輝煌成就,凝聚着公司名譽主席潘中來(潘政民父親)及潘政民與吳春媛夫婦的共同努力。

雷達財經了解到,潘政民比妻子吳春媛年長兩歲。1987年,潘政民從江蘇省武進師範學校順利畢業。兩年後,吳春媛也從常州衛生學校學成走出校門。經他人牽線搭橋,潘政民與吳春媛得以相識,彼此志趣相投的兩人很快便情定終身,攜手步入婚姻殿堂。

上世紀九十年代,瑞聲科技的前身——武進特種電子器材廠便已開啟國際化合作之路,其先與香港貿易公司成立中港合資公司,將產品打入美國市場,後又攜手德國貿易公司組建中德合資公司,成功叩開歐洲市場大門。

然而,在拓展市場的過程中,新的問題接踵而至。利潤被中間商嚴重擠壓,且無法及時獲取終端客戶關於產品發展的關鍵訊息,讓公司發展陷入了一定的困境。

轉機出現在1995年,摩托羅拉翻蓋手機風靡市場,手機「瘦身」趨勢使得內置喇叭尺寸不斷縮小。彼時,潘中來敏銳捕捉到這一商機,毅然前往美國洛杉磯創辦公司。次年,他又將兒子潘政民和兒媳吳春媛派往美國,負責打理公司業務,並聘請美國電子行業的資深行銷人才擔任公司銷售副總裁。

經過數年攻堅,公司的微型電聲產品不僅各項技術指標達到摩托羅拉手機的嚴苛要求,更在競爭中擊敗日本對手,一舉成為摩托羅拉微型電聲器件的頭號供應商。這一里程碑式的勝利,讓瑞聲科技在業界聲名大噪,逐漸嶄露頭角。

2005年,瑞聲科技迎來了又一個重要的發展節點,其順利登陸港交所,開啟了征戰資本市場的新篇章。三年後,公司憑藉卓越的產品品質和技術實力,獲得當時全球五大手機供應商(LG、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索尼愛立信)的資質認證,成功躋身手機電子元器件主流供應商行列。

此後,瑞聲科技展現出強大的戰略布局能力,頻頻施展「併購術」,不斷拓展業務版圖。2009年,公司收購日本鏡頭設計研發公司ISQR和ATJR,藉此進軍光學領域。

2010年,瑞聲科技投資丹麥Kaleido公司,以孵化晶圓級非球面玻璃(WLG)加工技術。一年後,公司再度出手,通過投資新加坡MEMS Technology布局微機電系統芯片設計。

2018年,瑞聲科技手機光學塑膠鏡頭達成新成就,年出貨量順利突破一億隻,市場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020年,公司採用WLG晶圓級玻璃鏡片的玻塑混合鏡頭在全球首次成功量產,再次引領行業技術革新。

儘管已經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潘政民並未滿足於現狀,始終保持着探索和擴張的熱情與決心。2021年,公司與Lidar技術領航者Ibeo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正式進入汽車行業。同年,公司與中芯集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聚焦MEMS麥克風全方位合作,實現芯片自主化、國產化。

2022年,緊跟科技前沿發展趨勢的瑞聲科技,積極布局未來新興市場,通過與全球光波導顯示技術領導者Dispelix達成戰略合作,正式踏入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領域。

2023年,公司又與樂達博華達成戰略合作,完善自動化業務布局,攜手打造更高效率、更柔性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生產製造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經過數十年的深耕細作與不懈努力,瑞聲科技如今已成長為享譽全球的精密製造龍頭企業。憑藉在聲學、光學、觸感、傳感器及半導體、精密製造等領域的強大綜合競爭力,公司與國內外眾多終端客戶建立了緊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在全球科技產業的舞台上綻放着耀眼光芒。

去年盈利大漲142.7%,但仍未達歷史最佳水平

此番潘政民夫婦能在《2025新財富500創富榜》上大放異彩,這背後離不開瑞聲科技強勁的業績支撐。

財報顯示,2024年,瑞聲科技成績斐然,全年營收高達273.28億元,較2023年的204.19億元大幅增長33.84%,一舉刷新上市以來的最高紀錄。

對於這一亮眼成績,瑞聲科技解釋稱,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Premium Sound Solutions(簡稱「PSS」)相關業務收入大幅增加34.95億元,二是現有業務(不包含PSS相關活動)收入增加34.15億元。

潘政民在財報中也特別提到,除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復蘇和規格升級的趨勢外,2024年2月成功完成對PSS的首期收購亦對集團的利潤產生了積極影響,並為集團在車載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從各業務板塊來看,去年公司聲學業務表現穩健,實現收入82.1億元,同比增長9.5%。這一增長主要歸因於下遊客戶需求回升,集團在重點客戶中的市場份額穩步提升,以及高端聲學平台成功導入更多客戶的主力機型。

在競爭白熱化的汽車市場,瑞聲科技的車載聲學業務也成功突圍,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斬獲35.2億元的收入,充分彰顯出公司與PSS之間顯著的協同效應。據瑞聲科技介紹,自收購完成以來,集團充分整合資源,構建了集揚聲器、功放、算法以及調音服務於一體的垂直一體化解決方案。

瑞聲科技強調,這一完整的體系能夠從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到後期調試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有效提升了客戶粘性,助力集團在車載聲學市場實現快速的商業拓展。

得益於智能手機光學行業的持續升級,光學模組業務市場份額顯著提升,以及塑膠鏡頭高端化進程順利推進,公司的光學業務在去年實現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37.9%。

此外,公司的電磁傳動及精密結構件等業務分部同樣表現出色。得益於橫向線性馬達、金屬中框、轉軸及VC散熱板等產品在客戶旗艦機和折迭機中的規模化應用,該分部去年為公司貢獻收入97.1億元,同比增長17.8%。

不過,公司的傳感器及半導體業務去年表現欠佳,全年實現收入7.73億元,同比下滑24.6%。這主要是由於產品組合調整以及新舊項目周期切換所致。

至於利潤指標,去年,瑞聲科技的股東應占溢利達到17.97億元,與上一年的7.4億元相比翻了一倍還多,同比漲幅高達142.7%,盈利能力實現大幅提升。

而瑞聲科技去年凈利潤規模的擴大,與公司毛利率指標的提升密不可分。2024年,瑞聲科技的毛利率為22.1%,相較上年的16.9%提升5.2個百分點。

這主要是由於各產品線持續改善產品結構,以及集團堅持精益運營,通過對生產流程、供應鏈及內部運營的精細化管理,運營效率顯著提高,費用持續優化。

不過,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瑞聲科技的這一盈利規模遠未達到歷史最佳水準。2013年至2019年,公司的股東應占溢利分別為25.78億元、23.18億元、31.07億元、40.26億元、53.25億元、37.96億元、22.2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瑞聲科技的分銷及銷售費用急速攀升,同比激增51.3%至6.7億元,該項費用的增速不僅高於公司同期營收33.84%的增速,也超過研發費用28.5%的增速。

與此同時,瑞聲科技研發費用占收入的比重從2020年的11.2%降至2024年的7.4%。在此期間,該佔比除2023年實現短暫回升外,其餘年份均呈現持續下滑態勢。

此外,面對公司亮眼的業績表現,潘政民、吳春媛卻在去年悄然減持。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潘政民、吳春媛的持股比例為36.83%,相較於去年年中的41.54%下降4.71個百分點。

身為全球聲學龍頭瑞聲科技的掌舵者,潘政民、吳春媛這對夫妻檔未來又將給外界交出怎樣的答卷?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美股收盤:強勁非農提振市場 三大指數齊漲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 - 天天要聞

美股收盤:強勁非農提振市場 三大指數齊漲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

財聯社7月4日訊(編輯 夏軍雄)美東時間周四,得益於強勁就業數據的提振,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雙雙刷新歷史收盤高點。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0.77%,報44,828.53點;標普500指數漲0.83%,報6,279.35點;納斯達克指數漲1.02%,報20,601.10點。(三大指數分鐘線圖,來源:TradingView)標普500指數創下年
最新籌碼集中股出爐!11股降幅逾一成 - 天天要聞

最新籌碼集中股出爐!11股降幅逾一成

7月3日,A股三大指數均收漲,上證指數漲0.18%,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均漲超1%;市場全天成交額近1.33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716億元;收盤上漲個股超3200隻,其中收盤股價漲停的有66隻。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美債狂飆 - 天天要聞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美債狂飆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截至7月3日20:51,現貨黃金跌破3320.00美元/盎司關口,日內跌1.18%;COMEX黃金期貨主力最新報3333.3美元/盎司,日內跌近0.80%。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短期國債領跌,2年期和5年期收益率上漲近10個
暴漲近3倍!603389,今日復牌! - 天天要聞

暴漲近3倍!603389,今日復牌!

*ST亞振(603389)將於7月4日復牌。7月3日晚間,*ST亞振(603389)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核查工作已完成,將於7月4日復牌。本次核查源於公司股票於6月17日至6月26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9.43%,與同期上證指數、家
今年以來漲超65%!這類ETF又爆發 - 天天要聞

今年以來漲超65%!這類ETF又爆發

7月3日,港股市場出現分化:一方面,港股創新葯板塊「高歌猛進」,多隻創新葯主題ETF單日漲超4%;另一方面,消費和互聯網板塊表現較弱,多隻相關主題ETF跌幅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多隻港股創新葯ETF今年以來漲幅超65%。7月2日,首批科創債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