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導平台加強收費行為合規管理,既是回應眾多中小商家的核心訴求,也是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重要一步。

規範平台收費行為,有助於平台生態持續繁榮。圖/IC photo
新京報社論
網絡平台抽成等收費行為,將有新規範了。
據報道,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了《網絡交易平台收費行為合規指南(徵求意見稿)》,明確平台收費要遵循的原則,倡導降低平台內經營者負擔,強化平台合規自律,規範平台收費行為。
此次《指南》一經發佈,即引發了廣泛關注。一方面,這標誌着我國平台經濟監管政策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將大大有利於平台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此次《指南》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平台收費不透明、不合理等多方關注的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具有現實意義,也反映出監管層切實保護平台內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決心。
歷經多年,我國平台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涉及廣泛人群,覆蓋面廣、包容性強、開放度高的繁榮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包含多個參與角色,有各類平台企業,有9億多網絡消費者,也有數千萬網絡經營主體、眾多靈活就業人員。
在以往,監管與輿論的關注重點多是放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或平台企業發展,但此次研究起草的《指南》,更多關注了平台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釋放出不同的信號。
比如,此次《指南》強調,平台收費應當綜合考慮經營成本及平台內經營者經營狀況。鼓勵平台對經營者特別是中小商戶提供讓利或減免扶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減輕平台內經營者經營負擔;明確了重複收費、只收費不服務、轉嫁應由平台自身承擔的費用等8種不合理收費行為;要求平台及時反饋平台內經營者收費關切,主動配合監督檢查,加強行業自律,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此外,根據《指南》,平台開展宣傳推廣、促銷等活動,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原則,不得強制或者變相強制平台內經營者參加並收費。
從監管角度看,此次《指南》反映出平台監管重點的範圍的拓展,從過去主要保護消費者、規範商家行為、反壟斷,逐步延伸到約束平台權力,保護平台內商家合法權益。這說明監管部門着手解決平台與商家之間的權力不對等問題,強化平台責任、打破平台權力過大的舊格局。
這實際上是近期公眾輿論關注的熱點領域。此前,圍繞「僅退款」「二選一」「餐飲外賣傭金比例」「騎手權益」等事件,都曾產生輿論熱議,這背後是近年來平台頭部化趨勢日益顯著的大背景。監管部門出台《指南》,指導平台企業加強收費行為合規管理,既是回應眾多中小商家的核心訴求,也是構建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重要一步。
根據《指南》,其所稱平台內經營者,是指通過網絡交易平台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這一定義不止涵蓋了電商平台、外賣平台、打車平台等,還包括所有「撮合平台」,從攜程到作業幫,以及抖音、快手、小紅書,其收費行為都在約束之內。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平台內經營者處於相對弱勢位置,但《指南》的目的並非「削強扶弱」,既沒有「一刀切」的限制平台收費,也沒有否定平台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取收入的正當性,同時還認可了平台向平台內經營者收取相關費用的合理性。
此次《指南》所推動的,是一種政府監管與企業自律相結合的治理格局,推動平台從自身長遠利益考慮加強內部治理、減輕平台內經營者經營負擔,強調平台的自我規範、自我監督,強調平台和平台內經營者共同發展,強調整個生態的持續繁榮。
歸根結底,這是因為儘管存在一些矛盾衝突,但平台和平台經營者之間在根本利益上卻是一致的,也都是同一生態的組成部分,彼此依附缺一不可,唯有共同繁榮,方能行穩致遠。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吳興發
千年窯址里挖掘機轟鳴,違法礦場為何就關不了? | 新京報快評
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給民企安心謀發展吃下定心丸 | 新京報快評
歡迎投稿:
新京報評論,歡迎讀者朋友投稿。投稿郵箱:xjbpl2009@sina.com
評論選題須是機構媒體當天報道的新聞。來稿將擇優發表,有稿酬。
投稿請在郵件主題欄寫明文章標題,並在文末按照我們的發稿規範,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職業、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以及銀行賬戶(包括戶名、開戶行支行名稱)等信息,如用筆名,則需要備註真實姓名,以便發表後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