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發佈《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後簡稱《報告》)。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5月份新聞發佈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介紹,優化營商環境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抓手。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攝
李超說,近年來在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國營商環境整體向好,政務服務更加便利,要素保障更加有力,市場競爭更加公平,企業權益保護更加高效,這些在《報告》中都有所體現,比如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截至2024年底,近381萬戶小微經營主體納入工作機制的推薦清單,清單內82.7%的經營主體獲得銀行新增授信,78.8%獲得銀行新增貸款,通過機制建設引導信貸資金快速直達小微企業。
李超表示,同時也要看到企業、群眾對市場准入、融資增信、賬款清欠、信用修復等領域營商環境建設還有很高期待。接下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聚焦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營商環境改進提升行動。
放寬市場准入方面,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快完善市場准入制度。同時,還將指導各地針對新領域新業態,制定更加符合實際、具有前瞻性的准入標準,推動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
強化融資增信方面,重點破解企業「貸款難」、銀行「不敢貸」問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繼續用好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精準做好銀企對接;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深入開展「信易貸」工作,為擴大信用貸款規模提供支撐。
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方面,重點破解政務失信、合同履約不到位等問題。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完善政府拖欠行為認定標準和失信懲戒措施,強化合同履約跟蹤核實,將政府簽訂和指導簽訂的合同履約情況歸集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破解信用修復難題方面,此前信用主體需要向涉及信息公示的多個部門提交信用修復申請,修複流程和標準不盡相同,修復結果也難以及時共享。國家發改委正在會同有關方面,加快構建統一規範、協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複製度,推動信用信息集中統一公示,實現「『信用中國』一口受理、全線上辦理、全流程跟蹤」,對完成修復的信用主體及時停止公示信息、移出失信名單、依法依規解除相關懲戒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 付垚 北京報道
編輯 郭庄 責編 馮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