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東機場的貨運區域,只見裝卸車輛往來穿梭,貨機起降頻繁,工作人員們緊張而有序地忙碌着,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5月16日,記者從上海浦東機場了解到,自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以來,出口美國的貨物運輸量呈現顯著增長態勢。眾多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他們正在積極備貨,計劃將更多優質的「中國製造」產品通過浦東機場運往美國及全球各地,以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走進浦東機場西貨運區公共貨站,上海捷利貨運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經理馮明煒正在熟練地操作着天運通平台託運一批美妝產品,僅用10分鐘,過去需要30分鐘以上才能完成的手續就辦好了。「託運跨境電商『帶電』貨物、美妝產品等特殊出港貨物流程已經大幅簡化,極大地幫助我們降低運營成本,縮短物流周期。」他向記者介紹。
這一顯著變化,源自2024年正式實施的《上海機場跨境電商貨物便利化運輸試點方案》。該方案猶如一場「及時雨」,解決了企業長期以來在跨境電商「帶電」(指含鋰電池的貨物,如藍牙耳機等)、化妝品貨物運輸中面臨的難點痛點。目前,已有131種化妝品類納入便利化清單,鋰電池《un38.3 檢測報告》也已出具1.2萬餘份。
隨着跨境電商貨量增長快速,「帶電」貨量也隨之增長。「現在我們有了『安全管家』,鋰電池運輸更加安全了。」阿提哈德航空北亞區貨運操作經理張繼恩所說的「安全管家」,正是近期啟動的特殊敏感貨物運輸安全互信社區項目。該項目通過系統化、透明化的評估體系,能夠有效評估貨運代理人、託運人的特殊敏感貨物運營能力和運輸績效,提升航空物流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上海亞東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的會議室里,一場特殊的「診療會」正在進行。通過空港協商會議機制,海關、機場、航司代表共同為企業化解「海外倉數據對接」難題。
上海亞東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空運進口部副總經理李達表示:「現在多了一個政策參與和反饋直達的平台,我們也藉此機制從『單打獨鬥』轉向『生態共贏』。」該機制運行以來,已推動解決多項通關堵點,這種協同效應正在產生乘數效應。目前,上海機場—蘇州前置貨站已正式啟用,通過前移上海機場對長三角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服務功能,更好地幫助長三角地區企業「貨通全球、提速發展」。
據悉,今年1至4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跨境電商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30.4%,在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的背景下,這一亮眼數據彰顯了上海機場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為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提供的強勁動力與堅實支撐。
截至目前,上海機場航線網絡已經覆蓋全球48個國家的291個航點,其中有62個航點有全貨機航班運營,上海機場已經發展成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物流網絡核心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