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鄒永勤 2024年4月2日,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456.sz,下稱「歐菲光」)發佈2024年年報。2024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204.37億元,同比增長21.19%;歸母凈利潤為5838.18萬元,同比下降24.0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272.11萬元,連續第五年虧損。
高管薪酬暴增
旗下擁有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業務體系的歐菲光,深耕光學光電領域二十餘年,曾經是著名的「果鏈」概念股,但在2021年脫離蘋果供應鏈前後,歐菲光的業績出現大幅波動。
wind(萬得)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歐菲光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83.50億元、228.44億元、148.27億元、168.63億元、204.37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6.97%、-52.75%、-35.09%、13.73%、21.19%;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45億元、-26.25億元、-51.82億元、0.77億元、0.58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81.39%、-34.99%、-97.43%、101.48%、-24.09%。
在2023年取得正增長後,2024年卻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歐菲光似乎仍未能走出脫離「果鏈」帶來的陰霾。如果從扣非歸母凈利潤這一主流財務指標來看,歐菲光更是出現了連續五年虧損的情況:2020年至2024年,歐菲光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0.61億元、-25.82億元、-49.80億元、-29.34億元、-0.13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該公司是否存在退市風險?4月2日,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歐菲光董事會秘書辦公室進行諮詢,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相關規定,若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且在最近一年的年報中被會計師事務所給出「可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的意見,才會被「戴帽」;在歐菲光發佈的2024年年報當中,會計師事務所並沒有給出上述意見。
雖然公司業績連續多年虧損,但似乎並不影響高管們收入的持續高增。2024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歐菲光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2048.66萬元,較2023年的1406.67萬元大幅增加了641.99萬元,增長率為45.64%。其中,僅董事長蔡榮軍一人便增加了456.72萬元,其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由2023年的79.02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535.74萬元。再往前看,蔡榮軍2022年的稅前報酬總額僅為52.79萬元。
對於高管收入的增長,歐菲光在年報中解釋稱,是由於「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經營性利潤明顯改善,董監高薪酬較上期同比提升」。但在扣非歸母凈利潤連續五年虧損的事實面前,這樣的理由似乎有些牽強。
「公司為了更好地發展,可能會對某些重要的高管採取一些激勵措施,這也是為了籠絡住我們的高管團隊,希望他們能夠更好地為公司付出努力,從而將公司的業績進一步做好。而且我們也是在行業和公司的業績稍微回暖的時候,才有這樣的一個加薪舉動。」上述工作人員如此回應。
「雖然2024年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繼續虧損,但這個虧損幅度已經大幅收窄,且接近於持平。如果用凈利潤指標來衡量,2024年我們1.29億元凈利潤是同比正增長的,這說明集團整體的盈利能力還是在穩步提升的,但由於報告期內公司少數股東損益同比增加,導致歸母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上述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稱,公司旗下某些子公司今年的盈利能力表現比較好,但由於有少數股權在其他股東手上,導致部分盈利歸到那邊去了。
「重大資產重組」
就在年報披露前的4月1日,歐菲光發佈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南昌市產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南昌產盟投資」)持有歐菲微電子(南昌)有限公司(下稱「歐菲微電子」)的全部股份以及南昌高投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持有江西晶浩光學有限公司(下稱「江西晶浩」)的全部股份,同時公司擬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歐菲微電子和江西晶浩是歐菲光重要的非全資子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歐菲光旗下主要子公司及對公司凈利潤影響達 10%以上的參股公司共有13家,其中盈利的僅有5家;歐菲微電子以2.80億元的凈利潤高居首位,是最為核心的子公司;江西晶浩雖然虧損,但亦名列其中。
從股權結構來看,歐菲光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持有歐菲微電子71.75%的股權,少數股東持有28.25%股權;2024年歸屬於少數股東的損益為7898.45萬元。
歐菲光在這個時刻選擇收購上述子公司的少數股權資產,是否就是為了改善公司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局面?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確實可以這樣理解,「至少從我們的2024年年報中可以看到,上述這兩家子公司當中,有一家(指歐菲微電子)的盈利能力是比較強的」。
天眼查平台顯示,歐菲微電子成立於2014年,曾先後用過南昌歐菲生物識別技術有限公司(2014年至2020年)、江西歐邁斯微電子有限公司(2020年至2024年,下稱「歐邁斯微電子」)等名字。2025年以來,歐菲微電子涉及4樁民事案件,均被列為被告。
更進一步的信息顯示,南昌產盟投資是在2019年以增資的方式,耗資15億元獲得歐菲微電子28.25%的股權。其後在2023年10月份,南昌產盟投資就曾和歐菲光等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將其持有的歐菲微電子(彼時名稱為「歐邁斯微電子」)28.25%轉讓給歐菲光及其全資子公司深圳歐菲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在此《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披露前後,歐菲光的股價出現連續漲停的走勢,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漲幅超過100%。
在當時的公告中,歐菲光明確表示,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事項,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子公司的經營決策效率,強化業務和經營管理的協同能力,同時進一步加強集團內的資源融合能力,聚焦公司自身主營業務的發展,符合公司未來戰略發展方向;根據相關規定,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事項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其後,歐菲光便鮮有提及這一股權轉讓事項,直到4月1日的籌劃重組公告。
在4月1日的公告中,歐菲光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南昌產盟投資持有的歐菲微電子的全部股份,而不是股權轉讓方式;更重要的是,公告表示,此次交易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那麼,2023年的股權轉讓是什麼原因不再繼續了呢?為何同樣是收購歐菲微電子的28.25%的股權,經過一年半時間,就由「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變成了「重大資產重組」?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公司旗下子公司比較多,自己不可能所有細節都清楚,「你的這些疑問我們會記錄下來,後續反饋給相關的同事核實後,再回復你」。
但截至記者發稿,仍然沒有收到該公司的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