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2025年04月02日21:33:05 財經 1528

來源:野馬財經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AI轉型能否破局?

作者 | 伍玥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財經

資本周期潮起潮落。聯想控股(3396.HK)悉心培育的金融圖譜正在瓦解,轉而搭建起自己的AI帝國。

近日,聯想控股交出一份扭虧為盈的財報。2024年營收5128.06億元,同比上升18%,凈利潤76.83億元,同比暴增1119.52%。其中,聯想集團作為產業運營板塊的重要附屬公司,其業績的同比大幅增長是聯想控股整體業績的「頂樑柱」。

不過,聯想控股的投資業務依舊沒有「支棱」起來。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全年凈虧損22.16億元,雖同比虧損已大幅減少,但仍拖累整體利潤。

曾積極推動漢口銀行IPO的聯想控股,今年3月份剛剛讓出了雄踞15年的第一大股東之位。而在此前,聯想控股早已逐步脫手曾經炙手可熱的金融板塊。

2002年,聯想控股就開始在金融領域開疆拓土,到2018年,其金融業務一度貢獻出69.6億元的利潤,成為聯想控股的利潤支柱。2020年,聯想控股最後一次單獨公布金融業務利潤,為18.74億元,與2018年的高光時刻相比,已下降73%。

作為昔日傳統PC巨頭,如今聯想控股正在構建自己的AI領土,聚焦科技、AI、新興領域。然而,科技投資是一場與未來不確定性的博弈,聯想控股的轉型之路能否順利?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2024年扭虧為盈

投資業務虧損22億

2024年,聯想控股實現了5128.06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7.61%,凈利潤更是達到了76.83億元,同比增長1119.52%,且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實現了1.33億元的扭虧為盈(2023年虧損38.74億元)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來源:2024年財報,單位:百萬元

這主要得益於聯想控股產業運營板塊的強勁增長,該板塊實現5082.01億元的收入,同比上升18%。財報顯示,聯想控股的PC業務市佔率達 24.3%,第四季度出貨量更是以1688萬台坐穩全球第一。

聯想集團的服務器業務受益於AI基建浪潮,ISG板塊營收同比暴漲60%,帶動非PC業務佔比突破46%。

不過,聯想控股渠道庫存高企也是隱憂。2024年初庫存67.03億美元,存貨周轉率5.5次仍低於應收賬款周轉率5.73次。因此,儘管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長26%,但廠商清庫存競爭導致利潤空間被壓縮。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來源:罐頭圖庫

另外,產業孵化與投資板塊虧損同比減少42%,實現歸屬於聯想控股權益持有人凈虧損22.16億元,雖同比收窄但仍拖累整體利潤。在財務投資板塊,聯想控股通過旗下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基金廣泛布局新興產業,旗下君聯資本、弘毅投資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有所布局,新增投資項目超百個,覆蓋量子計算、生物技術等前沿賽道。不過該板塊收入僅46.45億元,還未形成穩定利潤源。

同時,聯想控股存在債務壓力。其總負債超4000億元,短期償債壓力仍存。2024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雖改善,但研發投入158億元,創出歷史新高。

聯想控股表示,2024年資本市場呈現出較大波動,但整體向好態勢明顯;中國創投行業在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也難免出現一些暫時性的困難和挑戰。這些不利因素導致了公司的投資業務出現了虧損,但虧損金額同比大幅收窄。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雖然2024年聯想控股財務投資板塊仍虧損,但虧損幅度已大幅減少。隨着市場環境的改善和投資策略的優化,聯想在AI領域的布局逐漸顯現成效,未來有望進一步改善財務投資板塊的表現。不過,短期內該板塊仍可能對整體業績造成一定壓力

聯想控股表示,投資業務將繼續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目標,大力支持中國科技創新,扶植專精特新、獨角獸和瞪羚企業成長,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和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大力量的同時,也在資本市場獲得良好財務回報。

消失的「金融野心」

說起聯想控股的投資戰績,金融版圖是其最高光的歷史。

聯想控股2002年就開始涉足金融領域,到2018年,一枝獨秀的金融板塊一度貢獻出69.6億元的利潤,超越其IT主業,鼎盛時期,聯想控股手握銀行、保險、證券、信託4類機構牌照。

2018年7月,聯想控股以15.3億歐元現金收購盧森堡國際銀行89.9%的股權,進入歐洲市場;2019年6月,聯想控股擬出資7.65億元與拉卡拉等共同發起設立聯信證券,但聯信證券仍在審批流程中;2020年,聯想控股與滴滴出行合作共同完成增資現代財險,分別獲得其32%股份。

然而,聯想龐大的金融版圖到了退潮的時刻。2020年報中,聯想控股最後一次單獨披露金融業務業績狀況,收入77.67億元,同比下滑12%;凈利潤18.74億元,同比下滑10%。對比2018年的凈利潤,已經下跌超7成。自2021年起,金融板塊已不再在其年報中單獨列項。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來源:罐頭圖庫

近年來,聯想控股不斷收縮金融業務,包括轉讓、轉型等。

最近,漢口銀行定增結果出爐,11家湖北當地國企股東認購了87353萬股新股,價格為5.25元/股,共募集資金45.86億元。原單一最大股東聯想投資此前持股比例為13.11%,本次未參與增資,持股比例被稀釋至11.1%,成為單一第二大股東,總體持股比例仍要低於武漢金控及其關聯方。

針對聯想控股對漢口銀行持股比例下降,資深金融監管政策專家周毅欽認為,這不等同於其收縮金融業務。漢口銀行增資擴股的對象均為地方國企,聯想控股不在此範圍內。不過近年來地方中小銀行盈利並不穩定,投資回報有限,這也可能是聯想控股未參與增資的原因之一。

聯想控股的業務劃分為產業運營及產業孵化與投資兩大板塊。 具體來看,產業運營板塊包括聯想集團、聯泓集團、佳沃集團、盧森堡國際銀行。

聯想控股投資板塊投資的公司包括君聯資本、聯想之星、富瀚微(300613.SZ)、 拉卡拉、東航物流(601156.SH)、正奇能科、君創租賃、弘毅投資、德濟醫院、漢口銀行、拜博口腔、融科物業投資及融科股份,其中多家開展金融業務。

另外,2021年,聯想控股的產業孵化與投資利潤同比縮水39%,次年更是由盈轉虧,且虧損額後續持續擴大

與此同時,聯想控股自身也在收縮金融版圖。2020年末,聯想控股出清蘇州信託10%股權;2年後,又退出高華證券股東行列,結束長達18年的持股歷程。

此外,聯想控股旗下光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8月擬註銷,註銷原因是決議解散。2025年2月28日光道資產進行一系列工商變更,名稱變更為北京光道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由1億元減至1000萬元。根據中基協信息,該公司登記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在職員工少於5人,基金管理規模在0-5億元之間,而2024年9月其管理規模在5-10億元之間。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理事長柏文喜認為,「聯想控股的金融業務在前幾年經歷了快速增長,但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特別是金融監管政策的加強,公司可能需要對金融業務進行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要求。「

「此外,公司可能也在尋求更加聚焦核心業務和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領域,因此在非核心或利潤率較低的金融業務上進行收縮,以優化資產配置和提高整體盈利能力。」柏文喜表示。

對於未來的戰略規劃,聯想控股表示,公司會持續對資產組合進行動態調整,聚焦資源於「科技創新」的戰略方向上

AI轉型能否破局?

2020年,聯想控股通過君聯資本,入股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硬件、汽車電子領域芯片設計開發的富瀚微,完成其在半導體、集成電路賽道上的布局。

2024年登陸美股的小馬智行,遞表港股的地平線、黑芝麻等「獨角獸」背後,也有聯想控股的身影。

張孝榮認為,近年來,聯想逐步從傳統硬件製造商向智能科技企業轉型,尤其在AI和具身智能領域的布局取得了顯著進展。例如,聯想推出了全球首款AI PC,並在企業智能領域實現了基礎設施業務的快速增長。此外,聯想還計劃通過混合式AI加速中國智能化轉型,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普及。

根據財報,2024年,聯想控股圍繞「人工智能+」戰略,入局包括AI+教育、AI+醫療、AI+製造等領域。聯想控股表示,在AI領域的布局已經超過了20年,形成了超過270家的AI企業投資版圖,實現了AI「基礎層-技術層-模型層-平台層-應用層」的全棧布局,是目前在AI投資領域體系最完整、企業數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的投資機構。

聯想控股2024扭虧為盈,但金融野心正在消失 - 天天要聞

來源:罐頭圖庫

張孝榮表示,聯想控股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顯示出其對AI技術的長期戰略規劃。根據2024年的財報,聯想集團構建了覆蓋「端-邊-雲-網-智」的全棧智能技術體系,並推出了AIPC產品,重構了計算架構,帶來全新交互體驗。此外,聯想還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加大研發投入,聚焦AI驅動的個人體驗與產品差異化,構建混合式AI生態系統。這些舉措表明,聯想的AI投入並非短期行為,而是基於對未來技術趨勢的深刻理解和長期戰略規劃。

然而,聯想的轉型是一種跟隨潮流而非引領潮流的轉型,也面臨一些挑戰。張孝榮指出,AI技術沒有進入產業上游,影響力有限。這會導致一系列挑戰:首先,產品商業化周期較長,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化收入和現金流。其次,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聯想需要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持續發力,以保持領先地位。此外,聯想在AI領域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如何平衡短期盈利與長期戰略目標,將是其面臨的重要課題。

儘管2024年聯想控股營收和凈利潤同比增長,但傳統業務的 PC 行業利潤率持續壓縮,新業務「人工智能+」更需下血本,投資板塊有待止血。你用過聯想的產品嗎?感受如何?留言聊聊吧!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智通港股解盤 | 超預期關稅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後續利好對沖 - 天天要聞

智通港股解盤 | 超預期關稅出台一片恐慌 期待後續利好對沖

【解剖大盤】市場本以為關稅會比較溫柔,沒想到貼臉開大。特朗普1.0版關稅重點是中國,現在直接全球開徵,股市自然一片哀嚎,尤其是越南股市大跌6.68%,港股收跌1.52%。美東時間周三(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兩項關於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宣布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多個貿易伙...
國泰君安重磅!朱健當選董事長,李俊傑任總裁!公司名稱變更登記完成 - 天天要聞

國泰君安重磅!朱健當選董事長,李俊傑任總裁!公司名稱變更登記完成

每經編輯:黃勝4月3日晚間,國泰君安(601211.SH,股價17.13元,市值3020億元)公告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於2025年4月3日召開,選舉朱健為董事長,周傑為副董事長。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於提請聘任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的議案,聘任李俊傑為總裁,毛宇星、謝樂斌、羅東原、聶小剛、潘光韜、張信軍、陳忠義、韓志達為副總裁...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證監會大幅修訂託管業務管理辦法達43條,八大要點速覽 - 天天要聞

向「托而不管」重拳出手,證監會大幅修訂託管業務管理辦法達43條,八大要點速覽

財聯社4月3日訊(記者 閆軍)對基金「托而不管」、有牌照不展業、帶病託管、借託管牌照開展其他業務……這些行為將不再被允許。3月4日,進一步優化基金託管行業生態,壓實託管人責任,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支持託管人依法創新組織架構,證監會發佈《證券投資基金託管業務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
小米股價止跌回漲!當事人刪博引猜測,網友扎堆稱「抄底良機」 - 天天要聞

小米股價止跌回漲!當事人刪博引猜測,網友扎堆稱「抄底良機」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張陽 (4月3日,小米股價分時走勢圖)4月3日,小米集團(1810.HK)港股上演戲劇性反轉:早盤一度跌至43.550港元,創近兩個月新低,但在午後突然直線拉升,最終收報45.900港元,單日漲幅達3.03%。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這一反彈終結了連
博通股份,靠學校續命? - 天天要聞

博通股份,靠學校續命?

每經記者:張文瑜 每經編輯:賀娟娟一年一度的陝股「年報季」拉開序幕。在資本市場沉浮二十載的「跨界老手」——博通股份(600455.SH),以一份「喜憂參半」的年報引發關注。年初「跨界」併購環保企業宣告折戟,2024年高等教育業務營收佔比攀升至99.91%,民辦高校成為唯一支柱,缺乏新的增長點;其凈利潤同比增長15.7%,但...
歐菲光年報「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卻持續高增 - 天天要聞

歐菲光年報「增收不增利」,高管收入卻持續高增

記者 鄒永勤 2024年4月2日,歐菲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456.SZ,下稱「歐菲光」)發佈2024年年報。2024年,歐菲光實現營業收入204.37億元,同比增長21.19%;歸母凈利潤為5838.18萬元,同比下降24.09%;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272.11萬元,連續第五年虧損。高管薪酬暴增旗下擁有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業務體系的歐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