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葯賣高價的「秘密」被揭開,三家葯企罰超2億元

2025年03月22日20:32:05 財經 1090

近十年來,短缺葯價格治理一直是葯價體系中的矛盾點。醫保目錄中至少有139種屬於短缺葯。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等主管部門,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專門針對短缺葯下發文件,督促企業正常供貨,保障患者用藥。


到底是什麼導致藥品短缺?業界往往歸咎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葯企無法按正常價格供貨。一旦藥品短缺炒作成社會熱議的話題,結果往往是醫保部門讓步、藥品調價後恢復供應。


過去十多年來,這樣的戲碼上演了很多次,事實真的是原料葯的問題嗎?


3月21日,上海市市場監管總局的出手,拆穿了「短缺葯」的偽裝:查明上海信誼聯合、潤弘製藥、匯信醫藥三家公司橫向壟斷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抬高這款用於術後腹脹氣、重症肌無力的短缺葯售價,最高達21倍。


新斯的明最早是日本鹽野義製藥在1936年時候研發上市的,算得上是老葯了,但因為能在術後環節腹脹氣,臨床上用量很大。2010年的時候,全國手術量大約2900萬人次,到2023年逼近1億人次。而且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患者對術後康復的要求提高,因此對新斯的明的需求也就水漲船高,以至於把這個百年老葯多次推上短缺藥名單。


2023年,新斯的明全國銷售額突破10億元,全部是國產仿製葯,主要生產企業包括上海信誼金朱、成都欣捷、江蘇容正、河南潤弘、浙江仙琚等。


這款葯以前每支只賣三五塊錢,為何能在全國銷售額達到10億元?那是因為2021年時,多家葯企稱原料漲價,紛紛要求提高藥品價格。但是這次監管部門查明,突然漲價,背後其實是葯企串通壟斷市場。


參與壟斷的信誼聯合是上藥集團的孫公司,潤弘製藥是河南新鄭的一家老牌葯企,匯信醫藥則是四川做醫藥流通的大型民企。這三家加起來,基本能覆蓋從東部、中部、西部的所有醫藥市場,而且三家企業都能控制新斯的明的生產。


一場人為製造「短缺葯」,並抬高葯價的戲碼就此上演。三家企業首先共同控制原料葯採購、限制生產線產能等,製造市場原料供應緊張假象。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4月起,部分區域出現新斯的明斷供的現象;同年9月,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就被列為短缺葯。

短缺葯賣高價的「秘密」被揭開,三家葯企罰超2億元 - 天天要聞

隨後就是2021年12月21日,遼寧招采網發佈《關於對藥品掛網價格動態調整情況進行公示的通知》,潤弘製藥將1ml:0.5mg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從2.6元/支提到36元/支;上海信誼金朱葯業擬將2ml:1mg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從4.5元/支提價至71.5元/支


一起敲鑼打鼓訴苦原料緊張,再一起提漲價申請,更何況還是短缺藥名單上的品種,這讓地方醫保部門挑不出任何毛病來。


三家企業還私下劃定「勢力範圍」,簽訂協議:藥品交給信誼聯合獨家代理,主要面向民營醫院銷售,放棄公立醫院市場,由另兩家公司支付放棄公立渠道的補償款。信誼聯合與潤弘製藥基本就能覆蓋主要市場,還不忘帶上小夥伴一起掙錢,這樣的壟斷「友誼」世所罕見。


監管部門查明:2020年1月-2023年12月,三家企業層約定「分階段階梯式提價」,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銷售價格由2020年前的每支1.78-6.8元,直至2021年提價至36-71.5元不等,最高漲幅達21倍。


如果不是2023年下半年上藥集團連續出現高管被查落馬的事情,可能這款「短缺葯」至今還在賣高價。


健識局注意到:2024年2月,上藥信誼金朱在山西調降了新斯的明的價格,2ml:1mg的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掛網價從42.9元降到29.6元。可見在那之前,信誼就已經悄悄在各地調價,早就不賣71元那麼貴了。但這一操作依然沒有逃過監管部門的法眼,最終在2024年4月,三家企業被立案調查。


新斯的明目前已經進入第十批集采,降價94%,以最低五毛一支中選,中選企業包括億帆生物、仙琚製藥等。「短缺葯」賣天價的現象一去不復返。


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此次的出發來看,短缺葯的價格治理步入一個新的階段: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只要涉嫌壟斷都會一查到底。信誼聯合除沒收違法所得1.15億元外,擬按銷售額10%幅度頂格從重處罰,但因主動坦白予以寬大處理,最後按2%罰沒5033.58萬元。三家企業合計罰沒約2.23億元。


這次反壟斷處罰最引人注目的,是認定信誼聯合的原招商代理事業部總經理為直接責任人,處以罰款50萬元。據健識局了解,這也是自《反壟斷法》改版以來,首次對自然人追究責任。有業內人士認為,梯度處罰以及對個人行為的追責,能提高《反壟斷法》的普適性,並且可以和短缺葯的價格治理結合應用。


國家一直都沒有放棄治理這一塊價格的灰色地帶。去年11月,國家醫保局還印發了《短缺藥品價格的風險管理操作指引》,要求今年起各企業按規範制定掛網價格。而隨着國家更多政策組合拳的出台、完善,短缺葯的價格治理監管也正在細化。未來,監管威懾力還將繼續擴大。



撰稿丨苗苗

編輯丨江芸 賈亭

運營|王苗嫦

插圖|視覺中國


聲明:健識局原創內容,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智慧玩梗 · 網絡安全警鐘長鳴 - 天天要聞

智慧玩梗 · 網絡安全警鐘長鳴

網警蜀黍在此提醒大家,在「整蠱」「搞怪」的同時,在網絡安全這件事上,也別忘了保持警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網絡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建議。時刻記住:網絡安全,不容玩笑!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 天天要聞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以前,攝影是一項門檻較高的愛好。那時候,手機拍照效果十分有限,功能機的拍照質量差得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出門旅遊時,很多人要麼選擇攜帶專業的單反相機,要麼乾脆找當地的攝影師幫忙拍攝。但是現在,隨着智能手機攝影技術的飛速發展,攝影已不再是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 天天要聞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芯片,突降到7199元

在如今的筆記本市場,各大品牌都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競爭異常激烈。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就連蘋果也在這場競爭中加大了力度。特別是2024款的MacBook Air,以其強大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首選。相比於以往的MacBo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徠卡機皇收尾了 - 天天要聞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徠卡機皇收尾了

當小米15 Ultra以6499元起售價亮相時,不少用戶感嘆"小米旗艦越來越貴了"。例如,今年發佈的小米15 Ultra,售價高達6499元。雖然價格有所提高,但仔細分析其配置,我們仍能發現小米在保持高性價比方面的努力。對於熱愛攝影且預算有限的用戶而言,老款高
小驍龍8至尊芯發佈!紅米新機全球首發搭載:價格夠刺激! - 天天要聞

小驍龍8至尊芯發佈!紅米新機全球首發搭載:價格夠刺激!

進入4月的第二天,高通總算是發佈了曝光許久的驍龍8s Gen4,雖然這個名字頗顯低調,沒有延續去年驍龍8s Gen3高通宣傳的"小驍龍8 Gen3"風格,叫做"小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但從架構上來看驍龍8s Gen4無論是CPU還是GPU都和驍龍8至尊版非常相
人形機械人,少一點「騰空」,多一點「落地」 - 天天要聞

人形機械人,少一點「騰空」,多一點「落地」

人形機械人的「跳舞」與「空翻」固然是先進技術不斷突破的象徵,但真正滿足「人民需求」的關鍵在於解決實際痛點。所以,當正解局看到已經有人形機械人走到流水線時,我們是興奮的;當得知一大群人形機械人已經入職搬磚時,我們是震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