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這樣服務「長三角包郵區」!

2025年01月21日23:23:05 財經 1637

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GII)全球百強科技集群排名中,上海——蘇州集群位列第五,南京集群位列第九,首次躋身前十。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正以蓬勃之勢邁向一體化發展的新征程。國家統計局2024年12月23日發佈數據顯示,2023年長三角區域發展指數為132.6,比2022年提高3.3。自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年均提高3.3,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提升,高水平開放邁出新步伐,引領示範作用顯著增強。

銀行這樣服務「長三角包郵區」! - 天天要聞

在這一宏偉進程中,各大銀行深入貫徹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打造長三角金融服務「包郵區」,賦能長三角地區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會民生。

銀行這樣服務「長三角包郵區」! - 天天要聞

(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各項存貸款增長變化圖)

長三角一體化,基礎設施先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商業銀行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多元化的融資渠道,為這些項目提供了堅實的金融支持。在交通領域,多家商業銀行積极參与長三角高鐵網絡、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融資。比如,為滬蘇湖高鐵的建設提供巨額貸款,助力這條連接上海、蘇州、湖州的重要交通幹線順利施工。這不僅縮短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了人員、物資的快速流動,更為長三角地區構建起高效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貢獻力量。同時,在跨江跨海大橋、城市軌道交通等項目中,也都能看到商業銀行身影,以銀團貸款、項目融資等多種方式,為基礎設施建設融通資金,讓長三角的交通網絡愈發緊密。

產業協同創新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動力。商業銀行敏銳捕捉到這一趨勢,不斷升級金融服務,全力支持區域內產業的協同發展與創新升級。「對商業銀行而言,這將提供更為廣闊豐富的金融場景,也是銀行實現突破和自身轉型發展的試驗田。」中信銀行資產負債部張暢認為,長三角地區進一步推進「金融+科技+產業」融合,每個城市產業分工都有準確定位,以創新驅動區域協同發展,通過科創金融貫通整個長三角地區,這些為金融機構發展科技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對於長三角地區的傳統製造業,商業銀行提供定製化的金融解決方案,助力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和綠色轉型。例如,為某大型鋼鐵企業提供併購貸款,幫助其整合上下遊資源,實現產業鏈的優化升級;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台」,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等特色產品,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此外,商業銀行還積极參与產業園區建設,為園區內企業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促進產業集聚和協同創新,推動長三角地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點擊此處查看原文

銀行這樣服務「長三角包郵區」! - 天天要聞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謝晶晶

編輯:楊晶貽

郵箱:[email protected]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
AR含金量爆表,AI時代被低估的歌爾股份 - 天天要聞

AR含金量爆表,AI時代被低估的歌爾股份

2025年伊始,人工智能領域捷報頻傳,以DeepSeek、Manus、阿里Qwen為代表的國產AI技術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與此同時,國際AI巨頭如OpenAI、Anthropic、Google等也在持續創新,推出了GPT-4.5、Claude 3.7 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