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芒芒要和大家聊聊一個非常接地氣的話題——家庭存款。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存款不僅是家庭經濟安全的保障,更是底氣的體現。
那麼,一個普通家庭到底存多少錢,才能讓我們底氣十足呢?別著急,跟着大芒芒一起來看看你現在是哪個檔次吧!
第一階段:家庭底氣的基石--應急儲備金
首先,我們得確保家庭有一筆應急儲備金。這筆錢能在突發事件發生時,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一般來說,家庭應急儲備金資金應該是家庭月支出的3到6倍。比如,如果一個家庭每月支出是1萬元,那麼應急儲備金至少應該是3到6萬元。
不過,近兩年經濟不確定性較大,收入下降、工作難找,家庭應急儲備金可能需要相應增加才更有保障,比如要能覆蓋家庭一年的支出。
第二階段:家庭底氣的進階--孩子教育基金
人到40歲,基本上都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有一兩個孩子都是正常情況,並且孩子也都處於小初高上學階段,那麼教育基金也是咱們底氣的重要來源。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支出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按平均每年2萬計算,大概需要40多萬。
如果家庭能夠為孩子的教育提前儲備足夠的資金,那麼在教育問題上就能更加從容不迫。
第三階段:家庭底氣的高階--退休養老規劃
人到40歲,離退休也不遠了,就算社保繳滿年限,基本養老金也很難讓咱們過上理想舒適的養老生活,提前做好養老規劃就是家庭底氣的高級體現。
大家應該都有所感觸,隨着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退休後的生活保障越來越受到重視。
如果我們能夠提前規劃,為退休生活儲備充足的資金,那麼在退休後就能享受更加自在的生活。
比如,從現在開始,每年多存一筆養老錢,堅持到退休,攢下一筆50萬到100萬的存款,這無疑可以增強咱們的養老底氣。
第四階段:家庭底氣的頂配--投資與財富增值
最後,家庭底氣的最高境界是投資與財富增值。
除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家庭還有額外的資金用來投資理財,比如房產、存款、銀行理財、基金、股票等,都是能讓咱們家底更厚實的「好幫手」。
對於夫妻40歲的家庭而言,要是買了房、買了車,還能再攢一筆30萬到50萬的存款拿來理財,相信已經能跑贏90%以上的普通家庭。
如果能夠通過資產配置的方式將這筆錢投資於債券、基金、股票等資產,並且實現年化收益率5%,無疑又給這個家庭上了一層厚實的「保障罩」。
普通人如何提升家庭底氣?
對於咱們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庭收入主要為工資,尤其是二三線城市,家庭收入基本在一兩萬,那麼,我們如何提升家庭的底氣呢?大芒芒給大家幾個小建議:
1. 合理規劃財務:
根據家庭的實際收入和支出,制定合理的財務規劃,確保家庭有足夠的儲備金和投資資金。
比如,一個家庭每月收入12000元,提前梳理清楚家庭財務狀況,每個月的固定支出、應急資金、存款任務等。工資發下來後,先存一筆錢,然後固定支出的錢放餘額寶等活期理財,應急資金則存短期存款產品,每個月堅持這些動作。
2. 增加收入來源:
除了工作收入,我們可以嘗試增加其他的收入來源,比如兼職、副業等,增加家庭的財富積累。
現在這個時代算得上是最好的時代,普通人可以賺錢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自媒體寫作、直播帶貨、跑滴滴、送外賣等等。
3. 學會理財投資:
此外,咱們也有必要學習一些基本的理財知識,學會合理分配家庭資產,進行穩健的投資,讓錢生錢。
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投資理財經驗,選擇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方式,實現綜合收益高於存款利率。
4. 保險規劃: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保險保障不可少,在基本醫療保障基礎上,需要綜合配置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等,提升家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此外,如果資金實力允許的話,可以進一步配置教育金保險、商業養老保險等。
家庭底氣不僅僅是數字的遊戲,它關係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家庭打造堅實的經濟基礎,讓底氣成為我們面對生活挑戰時的堅強後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