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汕頭的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第3、4號風機試驗機位順利建成,單機測試容量最大達24兆瓦,居世界第一,對於保障海上風電機組入網質量及電網安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牽頭建設,納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併網消納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臨海基地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兩個試驗機位自2022年投入運營以來,已服務多種新型海上風電機型檢測,近期更是刷新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測試紀錄,強力支撐廣東海上風電裝機規模躍居全國第一位。

刷新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測試紀錄
「成功了!」去年12月底,全球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機組——東方風電18兆瓦機組在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完成連續穿越測試,正式通過了併網試運行,擁有了「產品合格證」,具備進入商業化應用條件。該風電發電機組年平均發電量預計達到7200萬千瓦時,可滿足約3.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2萬噸。
「風電機組在大規模應用前必須先做一次全面的併網『大體檢』,以確保正式併網後能夠安全穩定運行,這也是給風電業主吃上一顆『定心丸』。」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新能源服務中心工程師劉正富介紹。
「此次檢測為該型號機組在全國首次按照新國標開展連續穿越試驗項目,廣東電網採用國內首創的電網模擬裝置積木式並聯擴容方式,創新運用零環流控制技術攻克多機並聯環流難題,在不到一周的工期內搭建了可靠穩定運行的30兆伏安電網模擬裝置,有力支撐此次試驗,並刷新了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測試紀錄。」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朱譽表示。
服務廣東海上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進入規模化發展期,風電機組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容量遞增。為了填補國內大容量風機檢測「缺口」、支撐風電等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在廣東省能源局指導下,於汕頭規劃建設國內首個風電臨海試驗基地,打造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認證檢測服務平台」與「公共試驗平台」。
「如果在海上開展試驗,容易受到颱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影響,同時存在安全風險大、效率低等問題。而巧妙利用汕頭濠江區所處地理位置的海峽『狹管效應』,我們的風電臨海試驗基地風力強勁,擁有得天獨厚的風電測試條件,且試驗成本僅是海上的1/3左右。」劉正富說。
「1、2號機位在2022年底已投入運行。」廣東電網新能源服務中心凌正茂表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兩個機位已累計服務完成5種新機型認證檢測,切實保障省內多個海上風電項目安全併網,有效支撐廣東海上風電總裝機容量在2024年底突破1200萬千瓦,躍居全國第一。隨着新測試機位的建成,目前基地試驗機位最大總測試容量達到82兆瓦,其中,單機最大檢測容量達24兆瓦,風機檢測能力位居世界前列。
「建設過程中我們得到省能源局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團隊還克服了臨海鹽田和池塘等複雜地質施工難度大、超大容量基礎混凝土澆築工藝要求高等技術難題,最終在20小時完成4300立方超大容量基礎混凝土澆築,創造了電網建設一次性連續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新紀錄。」該公司基建部周健表示。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天研 通訊員:沈甸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駱昌威 通訊員:黃斯奇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