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提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領取基本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的要求,從2030年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2030年以前執行的還是最低15年的規定,按照每年提升6個月的幅度,到2039年提升至20年。
退休養老金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如果提升5年的繳費年限,養老金又能多領取多少錢呢?
從目前退休人員的情況來看,參加養老保險產生的養老金主要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當地建立養老保險險個人賬戶以前的繳費年限(大多省份一般是1996年以前),還會計算過渡性養老金。不過,如果未來等到2039年及以後退休,大多數人是不會有過渡性養老金了。
退休養老金怎麼計算?
首先,基礎養老金部分等於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社平工資是每年增長的,不過增長幅度不確定。由於近年來工資水平已經不低, 預計未來也不會提升的太高了。如果說未來社平工資每年能夠增長3%,按照山東省2023年全口徑社平工資7359元計算,到2039年工資水平會達到現在的1.56倍左右,預計是1.146萬元。
繳費指數,一般來說對應的是繳費檔次是0.6~3之間。由於大多數情況計算平均繳費指數使用的是實際繳費年限,所以在計算平均繳費指數的時候跟前面的繳費年限無關。
最後5年的平均繳費指數,如果是0.6~3,基礎養老金會提升4~10%的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結果是458元至1146元。
第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等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是按照每月繳費基數的8%每月積累,然後按照國家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最終積累形成的。由於最後5年繳費的繳費基數還是不同的,利息又不一樣,所以情況很複雜。
我們按照11460元的60%~300%檔次繳費5年產生的個人賬戶餘額來計算,結果為3.3萬元至16.5萬元。
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非常複雜,一般來說50歲是195個月,55歲是170個月,60歲是139個月,但是未來很有可能修訂。
我們按照統一170個月的計發月數計算,這樣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可以提升194元至970元。
綜合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在社平工資11460元的情況下,即使按照最低檔次繳費5年退休養老金預計也能提升654元,按照300%檔次繳費5年養老金甚至能夠提升2116元。
綜合來說,如果我們是按最低檔次繳費20年,最終養老金也能領取到2000元以上的。如果是最高檔次的話,養老金是只能達到七八千元。
養老金水平提高,對於退休老人老年以後的抗風險能力也是一大助力。
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也不要僅僅局限於養老保險繳費20年,只要有條件的話還是應當不斷繳費的好。另外,還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這樣的補充養老機制。#話說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