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醫再衝刺港股上市:去年上半年營收翻番至18億元,經調整虧損1.28億元

2025年01月05日23:40:27 財經 5137

頂着「中國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最大提供商」的頭銜,三年多前港股ipo未果的微醫再次衝刺港交所。

2024年12月31日,ai醫療公司微醫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微醫控股」)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招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招股書稱,按2023年收入計算,微醫控股是中國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的最大提供商:以10.24億元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收入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10.6%;同時,微醫也是中國唯一一家通過按人頭付費和按價值付費的模式提供健康管理會員服務的ai醫療健康解決方案提供商。

微醫再衝刺港股上市:去年上半年營收翻番至18億元,經調整虧損1.28億元 - 天天要聞

微醫控股的商業模式

微醫控股成立於2004年,2011年推出線上醫生預約平台挂號網,2015年品牌名升級為微醫,並在中國成立首家互聯網醫院。2020年,在天津推出以智能醫院牽頭的緊密型醫聯體——天津市數字健共體。

早期的微醫通常被劃歸到「互聯網醫療」賽道,之前的平安健康、平安健康、京東健康已先後港股上市。微醫最早在2018年左右就傳出過要上市的消息。2021年4月,微醫也的確進行了港股遞表,但最終未能成功。

根據當時的招股書,微醫稱創建並運營中國首家互聯網醫院,按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互聯網醫院數量和2019年所提供的數字診療量計算,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數字醫療服務平台。這裡的「數字醫療服務」指向的是在線預約、數字診療、電子處方、公共醫保結算、配藥及疾病管理服務等內容。

如今的微醫則緊靠大火的「ai」概念。2024年3月,微醫宣布與騰訊簽訂戰略合作,聯手攻堅醫療大模型。同年11月,微醫宣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開發佈第八批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信息,微醫自主研發的「微醫醫療大模型」「微醫醫療助手大模型」「微醫健康助手」成功通過算法備案。

彼時,微醫稱,得益於ai技術的支持,醫療健康服務快速提質增效,天津健共體的日均服務人次超過1.8萬,近20萬名慢性病患者受益於高效的慢病管理服務,人均醫療費用顯著下降。此外,微醫的「ai健管」智能體將健康管理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150%,「ai藥師」促進用藥合理性與經濟性提升到98%以上。

最新的招股書顯示,微醫控股主要包含ai醫療服務和數字醫療平台兩大業務板塊。

ai醫療業務主要包括健康管理會員服務、雲藥房以及增值服務,其主要的ai應用為ai醫生、ai藥師、ai健康管理及ai智能控制,為醫生、藥師、健康管理師及監管機構賦能。數字醫療平台提供數字醫療服務、線下醫療服務以及企業會員等,提供常見病的數字諮詢、診斷、跟進以及處方執行。招股書數據顯示,微醫在數字醫療平台上連接約1.15萬家醫療機構和31.80萬名醫生。

微醫再衝刺港股上市:去年上半年營收翻番至18億元,經調整虧損1.28億元 - 天天要聞微醫再衝刺港股上市:去年上半年營收翻番至18億元,經調整虧損1.28億元 - 天天要聞

微醫控股財務數據

財務方面,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微醫控股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62億元、13.68億元和18.63億元。其中,來自ai醫療服務的收入分別為2.28億元、6.28億元及10.24億元。2024年上半年,ai醫療服務收入為14.4億元,營收佔比近八成。

微醫控股目前仍為虧損狀態,但虧損呈現收窄趨勢。2021年至2023年經營業務虧損分別為22.69億元、37.82億元、14.01億元,持續經營業務的經調整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分別為13.54億元、8.17億元、5.05億元。2024年上半年,微醫控股的持續經營業務收入增加107.4%,至18.18億元,上半年持續經營業務虧損4.3億元,經調整虧損為1.28億元。

對於ai醫療的發展,國內出台了不少對應政策,如此前有文件明確指出,醫師接診前需進行實名認證,確保由本人接診,其他人員、人工智能(ai)軟件等不得冒用、替代醫師本人接診。對於政策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微醫控股在風險因素中提到,在中國,生成式ai的監管及法律框架正在迅速發展,且政府部門已逐步加快對生成式ai相關技術的立法。由於該等法律法規仍相對較新,其解釋與執行仍將持續變化。我們無法保證我們是否 能及時或完全遵守該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倘我們無法取得必需的批准,或倘我們與任 何第三方發生任何與知識產權或數據安全相關的爭議,我們的業務營運可能會受到不利影響。

股權結構方面,微醫創始人廖傑遠通過new forte持股為11.51%,但他本人已卸任了微醫控股所有職務,並承諾放棄其所持股份附帶的所有投票權。背後的原因還要回溯到2022年6月。

彼時,中國證監會發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截至2018年11月19日及2019年1月18日,微醫控股持有的易聯眾股份,連同數名第三方個人擁有的關聯經紀賬戶所購買的額外易聯眾股份(該等股份被視為由微醫控股持有),及微醫控股與該等經紀賬戶的合併持股已分別達到易聯眾已發行股本5%和10%的報告門檻。中國證監會決定書認為,微醫控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公告未根據《證券法》(2005年版)及時、準確地作出;因而易聯眾股份的後續交易違反了《證券法》(2005年版)。因此,中國證監會向微醫控股發出整改令,並向微醫控股及微醫控股作出警告。此外,中國證監會對微醫控股及微醫控股分別處以人民幣3030萬元及人民幣8萬元的罰款。中國證監會作出該決定後,深圳證券交易所於2024年1月17日對微醫控股及廖傑遠作出公開譴責。

招股書提到,微醫控股及廖傑遠於2022年7月就中國證監會決定書提交行政複議申請。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行政複議申請尚待中國證監會作出決定。由於廖傑遠不在集團內擔任任何職務,並承諾今後不再擔任任何職務,且廖傑遠將放棄其於公司的所有投票權,且不享有任何特殊權利,因此無法於股東層面對集團或管理層施加任何實質性影響。

微醫再衝刺港股上市:去年上半年營收翻番至18億元,經調整虧損1.28億元 - 天天要聞

微醫控股的股權結構

除了new forte,微醫控股的股權結構中,wd family b limited持股為3.57%,wd family c limited持股為1.92%,wd family x limited持股為3.51%,友邦保險持股為1.58%,騰訊持股為8.79%,紅杉持股為2.29%,高瓴持股為4.13%,高盛持股為1.93%;中投中財通過cicfh new dynamics investment spc vehicles持股為3.1%,integrated core持股為0.94%,qiming venture(啟明創投)持股為2.69%,5y capital(五源資本)持股為4.52%。

此次港股ipo,預期相關資金將用於在天津及中國其他地區擴張健共體、ai技術擴張及應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及管理效率,以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