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餐飲市場迎來新的一家上市公司。
12月20日,新徽菜連鎖品牌小菜園(00999.HK)正式登陸港股,小菜園的發售價為8.50港元,發行約1.01億股,募集資金8.60億港元。上市首日,小菜園開盤股價就拉升了8.35%,盤中漲幅在4%上下浮動,臨近收盤,股價急速拉升,截至收盤,報9.70港元,上漲14.12%,市值為114億港元。

約三年多的時間,沒有新的內地餐飲企業在A股或港股上市,上一個順利在A股上市的是同慶樓,其上市時間為2020年7月16日,而最新在港股上市的餐飲企業都是非本土品牌或者不在內地經營——2023年3月28日,達美樂中國運營方達勢股份在港股上市;2022年12月30日,海底撈海外業務特海國際以介紹上市的方式登陸港股。而上一家順利在港股上市的中餐企業則是九毛九,時間則要追溯到2020年1月15日。
小菜園的首家門店「小菜園」於2013年在安徽開業,主打菜式為新徽菜,定位為大眾便民中式餐飲,客單價在50-70元,其自稱菜品均為「現場烹飪」,招牌菜包括農家紅燒肉、瓦罐湯、地鍋仔雞和徽州臭鱖魚等。除了主品牌「小菜園」外,小菜園旗下還有「觀邸」「復興樓」及「菜手」餐飲品牌。截至11月28日,小菜園在全國擁有663家直營門店,主要分佈在華東,華東門店佔比86.2%。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小菜園的業績較為穩定。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8個月,其分別實現營收32.13億元、45.49億元、35.4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1.43%、41.58%、15.44%;同期,其凈利潤分別為2.38億元、5.32億元、4.0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85% 、123.53%和1.52%。
今年以來,在整體收入保持增長的同時,小菜園多個門店經營指標出現下滑。今年前8個月,其單店日均銷售額同比下跌了14.25%至2.45萬元。同期,其堂食同店銷售額下跌了18.3%,外賣業務同店銷售額增長率為-11.4%,門店經營利潤率減少了3.5個百分點至17.85%。
針對同店銷售額和門店經營利潤率下滑,小菜園解釋稱,一是因為2023年的基數較高,二是其對菜品價格進行調整,多款菜品出現降價,三是今年新開業的部分小菜園門店,仍處於爬坡期。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除了「小菜園」主品牌外,小菜園還把目光投向了社區餐飲市場。2023年10月,其推出了面向社區餐飲的「菜手」品牌。「菜手」的門店面積約200平方米,主打小份菜,並採用自助服務模式,菜品價格在5-30元,客單價約20-40元,顧客平均用餐時間約25分鐘。
不過,「菜手」的運營似乎不太順利。自首家店開業以來,「菜手」開了5家門店,但是已經有2家門店在今年關閉了。除了較高的閉店比率外,營業中的「菜手」還沒能真的幫小菜園把錢賺到兜里去。招股書披露,開設一家「菜手」門店的前期投資約100萬元到130萬元,但是截至8月底,「菜手」門店尚未實現投資回收。
「菜手」降低了自己的開店目標。今年1月,小菜園在第一版招股書中曾計劃在2024年到2026年開設約200到400家社區餐飲門店。而在最新的招股書中,小菜園更改了開店計劃,其計劃2025年到2026年開設110-150家社區餐飲門店。截至11月28日,菜手門店為3家,新的開店計劃明顯比之前要保守很多。
南都·灣財社記者 詹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