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2024年12月14日23:52:15 財經 1014

把公司賣給國資都能虧,並且還虧這麼多的,A股恐怕也就這麼一位了。

近日,有人給上市公司建藝集團原實控人劉海雲算了一賬,自從2021年把公司賣給珠海國資以來,不但一分錢都沒撈到,還倒欠了國資30億。

劉海雲是賣公司的,屬於收錢方,就算收不到錢也不至於欠錢,那他是怎麼做出這麼一筆超乎常人想像的買賣的呢?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2021年,隨着房地產企業的集體塌方,多家裝修公司應聲暴雷,上市公司建藝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建藝集團被包括恆大在內的多家地產公司欠了27億,賬面上看起來是應收款,但實際上離壞賬也不遠了,建藝集團岌岌可危。

有困難,找國資。

於是,老闆劉海雲和很多其它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老闆一樣,最先想到的辦法也是把公司賣給國資。

不過,他卻賣得與眾不同,別家老闆賣掉的都是包袱,都是麻煩,而他卻把最該賣掉的東西單獨剔出來留給了自己,真是個異類。

根據2021年的轉讓協議,劉海雲不僅承諾建藝集團2022-2024年的合計利潤要超過6000萬,還個人攬下了27億應收款的回收責任。

業績承諾倒沒什麼可說的,這是上市公司併購的慣例,但原實控人對公司應收賬款承擔回收責任就屬於是「雷鋒式」條款了。

按照劉海雲的承諾條款,他對27億應收款提供安全兜底保障,以2025年結束為限,有多少沒收回,他就全額補償多少給上市公司。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做的不是空口承諾,已經開始付諸實踐了。

2023年12月,劉海雲與建藝集團簽訂了《應收賬款轉讓協議》,一次性受讓了3.84億的應收賬款債權。

值得一提的是,這3.84億的應收款是原值,實際的賬麵價值已經只剩1.48億了,而評估價值則更少,僅有7681萬。

什麼意思呢,打個簡單的比方。

張三借給李四1000元,約定一年後還,但一年後李四破產了,於是張三就自我安慰:就算收不回1000,至少能收回500吧,但實際上,大家一清算髮現,李四連500都拿不出來,最多也就能拿給張三拿100塊。

這個比方中的1000元就是原值,500元就是賬麵價值,而100元就是評估價值,也就是說,劉海雲3.84億買的債權,有很大可能成為壞賬而分文不值。

很巧的是,劉海雲此前轉讓股權給國資獲得的套現額也就約3.9億左右,支付完筆債權的轉讓款後,劉海雲也就等於一分錢沒撈到,白白送出了控制權。

但這還只是個開始,如前所說,應收款一共27億,減掉3.84億還有23.16億,都等於是劉海雲欠建藝集團的,遲早是要還的。

而建藝集團2022年至今的累計利潤為-5.5億,按照原定6000萬的承諾利潤,劉海雲需要補償至少6.1億。

把這兩樣一加起來,就欠了國資近30億。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是廣東梅州人,出生於1958年,20歲時作為第一批返城知青,被分配到了梅州下轄的興寧縣國營瓷廠當工人。

但劉海雲只幹了一年就去當兵了,正趕上對越自衛反擊戰,就跟着上了前線,扔過手榴彈,蹲過「貓耳洞」,立了戰功。

因此,復原回到梅州後,劉海雲就當上了梅州商業局冷凍廠的副科長,然後很快又被提升為貿易公司副經理,人生一片大好。

不過,劉海雲真正起飛是1986年到了深圳之後。

彼時的深圳是中國貿易的集中地,各類貿易單位和公司都急缺貿易人才,於是,劉海雲就在朋友介紹下,成了深圳市免稅商品供應公司的業務部經理。

其實,進入免稅商品公司只是劉海雲的跳板,沒過兩年,他就跨入了裝修行業高管層,成了深圳洪濤裝飾工程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

這個洪濤裝飾,就是已經退市的A股上市公司洪濤股份的前身,那時還是國企。

對於裝修工程,劉海雲雖然是半路出家,但裝修工程的前提是先獲得客戶,劉海雲多年的貿易工作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和人際交往經驗,這讓劉海雲干起裝修來其實得心應手。

把公司賣給國資的老闆中,就他與眾不同,一分錢沒撈到還倒欠30億 - 天天要聞

劉海雲進入建藝集團是2002年,當時建藝集團的業績不盡人意,讓劉海雲過去是救場的,而他「超額完成了任務」。

劉海雲到了建藝集團後正逢經營承包試點,劉海雲一咬牙,抵押了三套房子貸款成了承包人。

而承包4年後就迎來了國企改制,劉海雲這個承包人也就想當然地成了建藝集團的實控人,當時建藝集團作價906萬,劉海雲出資626萬,拿下了69.1%的股權。

企業改制是一劑良藥,但凡吃下這劑葯的都能藥到病除,建藝集團也一樣,國企轉民營後就容光煥發,在劉海雲的帶領下一步步發展壯大,於2016年成功登陸A股。

只不過,運氣差了點,上市剛過3年,房地產行業就迎來巨變,於是就有了前面劉老闆賣公司的離奇故事。

劉海云為什麼這麼賣,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讓接盤的國資少了一個大包袱,值得作為國資接盤教科書進行推廣。

雖然應收賬款的最終補償還有一年多,但2024年馬上完了,業績承諾眼看就到期了,如前所說,可能要補5個多億,這對目前的劉海雲來說不是個小數目。

實際上,交易所都曾對劉海雲的補償承諾提出過質疑:他到底有沒有錢,能不能履約?如今,就快到劉海雲用實際行動回復的時候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