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被評為中華老字號,能否就可以限制他人註冊相關商標?字號權的所有人能否跨地域主張它的字號權?23日,圍繞日趨激烈的「東方眼鏡」法律戰,多名知識產權界的專家齊聚廣州召開專題研討會,探討老字號保護的邊界到底在哪裡?
誰有權註冊「東方」?

廣州的東方眼鏡店
據廣東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理事董詠宜律師介紹,本案有兩個「東方」,都叫「東方眼鏡」,一個是成立於1988年的廣州東方眼鏡,1993年成為全國首家創立專業眼鏡連鎖的企業,也是廣州市眼鏡行業協會商會認定的銷售額連續多年排名第一的行業內具有代表性的標杆企業,先後多次獲得廣州市著名商標、廣東省著名商標;一個是1984年成立的上海東方眼鏡,追溯前身是1928年,1993年被評為「中華老字號」,2022年2月上海東方眼鏡有限公司成功註冊「東方」商標。
據介紹,20年前,相關各方就開始了對「東方」商標的爭奪。2004年8月,廣州東方眼鏡公司申請註冊「東方」商標,該商標在2010年4月6日初審公告,上海東方眼鏡公司在公告期間提出異議,該案歷時6年終結(2010年-2016年):商標局以上海東方眼鏡享有在先字號權為由裁定對被異議商標不予核准註冊;在異議複審階段,商標評審委員會認為廣州東方眼鏡公司經過在「眼鏡行」服務上長期使用「東方」商標,使得雙方市場格局已經穩定,不會損害上海東方眼鏡公司在先字號權,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准註冊;一審北京一中院認為,被異議商標損害上海東方公司在先字號權,不予核准註冊;二審北京高院改判,撤銷一審判決,其認為上海東方眼鏡公司的知名度並不延及廣東地區,不會造成消費者混淆,故核准註冊;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再度改判,支持一審判決結果,其認為上海東方眼鏡公司「東方」商號在全國範圍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東方」商標的註冊會損害上海東方眼鏡公司的在先字號權,最終不予核准註冊。受到最高法判決的影響,廣州東方眼鏡公司其後申請註冊的「東方眼鏡」同樣被異議,商標歷經異議複審、異議複審行政案一審、二審,最終不予核准註冊。
在廣州東方眼鏡公司對上海東方眼鏡公司使用「東方」商標提起無效宣告申請被駁回後,現上海東方眼鏡公司使用該商標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批量維權訴訟,一年間提起至少37起訴訟(截至2024 年),其中就包括2024年1月,上海東方眼鏡公司在廣州白雲法院起訴金堡洋東方眼鏡店,將廣州東方眼鏡實際控制人宋寧以及合作方都起訴了,告他們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
「字號權」的保護邊界不能跨地域

法學家專題研討。
廣東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溫旭教授介紹,在中國企業字號的登記是分區域和行業的,比如說上海可以登記東方眼鏡有限公司,廣州可不可以呢?雖然它是相同的行業,廣州是肯定可以的,只有在一個特定的情況下,就是上海這家公司已經成為馳名商標,才不可以。那中華老字號是否是一種能夠相當於馳名商標的權利?從全國的情況看,基本都是各地的東方字號登記在前,上海東方眼鏡的東方註冊商標在後,這不僅是廣州一家的問題,而是全國的問題。因為從全國的情況看,基本都是註冊商標在後,字號登記在前。
他認為,中華老字號更多是一種榮譽,這種榮譽其實是附着在字號權和商標權之上的,但它不是一個獨立的權利,不等於冠以「中華老字號」它就在全國範圍內享有很高的榮譽,因為它的認定是根據企業時間長短來的,具有地域性,它不同於馳名商標。
中山大學法學院教授董淳鍔認為,商標的註冊、認定、評審的一個標準是有顯著性,但字號並不具有顯著性和排他性。眼鏡這種商品從使用上講消費地域性是比較強的,因為我們不可能跨越很長的距離去配眼鏡,廣州東方眼鏡持續經營歷史也比較長,更重要的是經營地域範圍還比較穩定,因為地域轉換成本非常高,從消費者需求替代的角度講,不存在替代關係就不是同一個市場,不是同一個市場就不存在競爭。
廣東金融學院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研究院院長安雪梅教授認為,這個案子具有明顯的典型性和標誌性。《民法典》講的知識產權只有8種,不包含字號,就是說字號不是一項法定的知識產權,我們通常認為字號保護範圍、保護效力是弱於商標權的,因此在字號和商標權的PK中,我們要先考慮到商標的權利,上海東方眼鏡公司字號權的保護邊界,不能跨地域。老字號仍然限制在《反不正當競爭法》兜底保護的區域內,不能跟狹義知識產權版權、商標、專利去爭奪市場。
湖南省知識產權法律援助中心專家張湘成說,中華老字號的保護和非遺相類似,是一種文化傳承,老字號取得商標註冊以後,馬上發動市場開發和商業維權,這種趨利的行為不利於保護。
暨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副院長、正在牛津大學訪學的仲春教授通過視頻連線重點介紹了歐洲法院涉及到商標和字號的一些案例。例如在對法國奢侈品牌Celine SA與另一家服裝公司在店名中使用Celine名字的裁決中,歐洲法院認為,如果沒有經過授權,在相同的商品使用相同的標識,有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商標的基本功能,則商標權人有權禁止,但是如果後者的使用是符合誠信原則的,就可以免予禁止;歐洲法院在這個案子中強調商標權的保護要結合市場的影響範圍,如果商標權利人沒有在特定的市場形成聲譽,它的保護效力是受限的。第二個案例是法國的瘋馬秀狀告倫敦某同名娛樂場所,使用了與法國Crazy Horse類似的裝飾和廣告語,但是法院拒絕了原告禁令申請,理由是原告實際沒有在英國開展相關的業務,僅憑廣告宣傳或者認為已經在英國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了認知,並不足以證明已經在英國形成了足夠的商譽,因此沒有辦法認定被告行為是構成違法的。法院強調了商譽的重要性和地域性的限制,法國的權利人是有在先使用權的,但是這個在先使用權有一個市場區隔,如果競爭行為並沒有導致消費者的混淆,對於同樣的商標,法官裁判允許共同經營的。她認為,從《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最高法的相關案例來看,字號權的保護範圍通常是以實際經營區域的影響力為基礎的。
廣東省法學會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關永紅介紹,現在對商標、字號的權利衝突,包括對侵權認定的標準怎麼適用,確實各地法院,包括各層級法院,同類案件判決結果區別很大。從客觀行為上講上海東方眼鏡公司沒有到廣東落地經營過,它的商譽在廣東就不是一個現實的商譽,所以它也沒有現實的利益損失,何談侵權與不正當競爭呢?
南方+記者 項仙君
【作者】 項仙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