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2024年11月16日11:56:04 財經 1879

作者:余飛

10月份的房地產行情,本號在月初根據克而瑞披露的數據,第一時間做出了分析,得出了四點結論:

第一,10月份一線樓市的確很火熱。

第二,二線個別城市火熱,大多數城市表現平平。

第三,全國整體成交仍在底部。

第四,這一輪救市效應在10月底就在走弱。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數據,再一次佐證了這四點結論。

01 | 房價,下跌仍是主流

國家統計局披露的70個大中城市新房與二手房價格數據顯示:10月份個別城市房價扭轉了下跌局面,但整體下跌趨勢沒有改變。

整體方面,10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

更能反映市場價格變化的二手房,10月份一線城市上漲0.4%,為近13個月以來首次轉漲;二線城市環比下降0.4%;三線城市環比下降0.6%。

相較於9月份,雖然跌幅收窄,但仍在下跌。

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扭轉了下跌態勢,出現了上漲。

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10月份的行情是屬於一線城市的狂歡,而二三線城市則繼續下跌。

這也符合上面四點結論中的第一條、第二條和第三條。

具體來看,10月份70個城市中新房環比上漲的城市有7個,按漲幅大小依次是上海太原廈門平頂山桂林瀋陽深圳

10月份70個城市二手房環比,改變了以往全線下跌的情況,有8個城市上漲,分別是北京杭州、深圳、重慶成都、上海、廈門、武漢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上海、廈門、深圳三座城市10月份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價格環比都在上漲。這與其10月份火熱的行情相對應。

上海方面,上海中原地產披露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建住宅成交面積64.3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9.8%,同比增加14.4%。二手房成交24376套(網簽數據),環比上漲了54.25%。

廈門,10月新房成交量創三年新高。二手房成交量環比上漲了46%。

深圳,10月份新建住宅網簽套數4153套,是9月份1686套的2.5倍。二手住宅網簽套數6118套,是9月份3191套的1.9倍。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以上都是短暫行情拉動所致。進入11月份,除了深圳熱度在延續外,其餘如上海、廈門,都在轉弱。

上海方面,上海中原地產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周(11.4—11.10)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11.19萬平方米,環比減少58.04%。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廈門上周新房成交量環比腰斬了。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二手房,也開始走弱。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以此來看,11月份他們的價格,又將轉跌。

有趣的是,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在全盤放開限購,在成交量起勢的背景下,新房和二手房價格仍在下跌。

可見廣州樓市的復蘇有多艱難。而且,廣州的行情在進入11月份之後,又下來了。

進入11月份,新房網簽量又跳水至2024套。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廣州市住建局

02 | 全國整體成交量仍在下跌

10月份的行情是屬於一線和個別二線城市的,全國整體成交仍在底部,這是本號月初分析數據的時候,得出的結論。

克而瑞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

百強房企10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354.9億元,環比增長73%,同比增長7.1%,業績規模達到年內次高。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從數據來看:

一方面,從環比來看,10月份百強房企成交量的確大漲了,但成交絕對金額4354.9億元,仍只是年內第二高,成交金額還不及6月份。

另一方面,從同比來看,2024年10月份成交金額4354.9億元,比去年略高一些,但也僅僅是高過去年,縱向對比,仍是2019年以來的第二低。

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發佈的官方數據,比機構披露的數據還有冷:

第一,房地產投資跌幅,非但沒有扭轉或者收窄,還在擴大。

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86309億元,同比下降10.3%;其中,住宅投資65644億元,下降10.4%。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來源:國家統計局

第二,商品房成交量,比9月份還要低。

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7793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7.7%。新建商品房銷售額76855億元,下降20.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2.0%。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來源:國家統計局

為了更直觀看出10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情況到底如何,本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每個月數據,梳理了一張表格。

寒冷依舊!樓市,沒有翻篇! - 天天要聞

製圖:城市財經;數據:國家統計局

可以看到,10月份無論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額,都比9月份還要低。

以此預估,到今年年末,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將從去年的「雙11」跌至「雙9」。

03 | 房地產,何時企穩

當下的中國經濟,有兩大風險和一個核心問題。

兩大風險,一個是地方債務風險,尤其是隱性債務風險;另外一個是房地產風險。這兩個風險相互關聯。

一個核心問題是:當前經濟的最大問題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翻譯成白話就是,由於房價大跌,導致居民家庭和企業的凈資產縮水、負債率上升,大家都不願意加槓桿了,不願意消費、不願意買房,不願意擴大再生產

官方正在着手解決。

地方債問題,官方推出了「6+4+2」化債方案

6萬億是增量,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一次性報批,分三年實施。

4萬億是騰挪,是從原本就有的每年額度債務增量中拿出8000億元,連續五年合計4萬億,用於化債。

2萬億是延期,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也即這2萬億,到期後不用着急償還,仍按照原合同延期償還。

化債,雖然是債務置換,也即變更了債務性質。理論上,這筆錢只是從地方政府手中過渡一下,讓你借一筆低利息的顯性債務去償還高利息的隱性債。

地方政府手中,好像依舊沒有錢剩下。

但化債最大的好處在於,讓地方暫時忘記要還債的煩惱,讓煩惱延後。

如此一來,地方政府可以放開手腳發展經濟。

原本的財政收入,就可以不着急去還債,可以用於給公務員發工資,用於產業投資,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房地產問題,過去三年一直在解決。9月末大幅降低了京滬限購門檻,深圳外圍區限購取消,廣州全面放開。

這兩天,財政部又下調了契稅、增值稅促進成交。

但這兩個風險化解,需要較長周期,地方債問題是一個積累了多年的頑疾,目前也只是將煩惱延後而已。

房地產問題背後,是經濟復蘇問題,是庫存問題,是人口問題,是槓桿率問題,不是那麼快就能夠解決的。

國際知名投行高盛,發佈了近日對中國房地產市場最新研判,這份報告中披露了很多數據:

第一,高盛給出了一個天量數據,即中國目前未售出的房地產庫存(如果全部建成)高達93萬億。

今年全年大概也就能賣出9萬億左右,而且還在下跌。這個廣義庫存,需要十多年才能消化掉。

所以,最近自然資源部推出了地方債回購房企土地的方案,但其中的價格拉鋸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一個持久戰。

第二,此外高盛盤點,預計2024年房地產總債務在59萬億,這還不包括預售定金在內。

房地產債務巨額債務,意味着房企出清仍會繼續,也意味着房企降價賣房換取現金流的訴求,也會越來越強烈。

基於這兩點,高盛給出了自己的預判:

第一、中國新房房價將在2025年底企穩,2027年將略微增長2%;同時二手房房價將在2026年逐步穩定;

第二、從現在到25年底,中國房價有可能再下跌20%到25%;

第三、 2025年到2027年新房市場銷售額將穩定在8萬億水平。

事實上,本號在去年也預測過,房地產下跌到一定程度後,未來會在房屋老舊之下的自然更迭需求和改善需求平衡之下,維持在七八萬億的市場。

8萬億,可能是個底。但到底之後,不一定是反彈,大概率是長期維持在低位水平。

而且,按照人口趨勢來看,這個8萬億也不見得能維持多久。

而房價,可能會持續陰跌很多年,很難再起來。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或是股神最後一次 - 天天要聞

或是股神最後一次

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召開,巴菲特在會上宣布,年底交棒給接班人,所以,雖然巴菲特沒說,但很可能這是巴菲特主持的最後一次參加股東大會,未來巴菲特不再是決策者,那麼是否參與股東大會完全看巴菲特自己的意願....
金價,大幅下跌! - 天天要聞

金價,大幅下跌!

「五一」假期期間,記者對黃金消費市場進行走訪發現,隨着國際金價高位回落,疊加節日促銷,品牌首飾金報價普遍跌破千元/克大關,部分品牌首飾金報價重回「8字頭」。資料圖,圖源:新華社金價回調Wind數據顯示,近期,國際金價整體回落,COMEX黃金期貨5月2日收報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點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
國際金價回落,有品牌金飾報價重返「8字頭」,金價後市走勢如何? - 天天要聞

國際金價回落,有品牌金飾報價重返「8字頭」,金價後市走勢如何?

每經編輯:畢陸名Wind數據顯示,近期,國際金價整體回落,COMEX黃金期貨5月2日收報3247.4美元/盎司,相比4月22日高點的3509.9美元/盎司,下降7.48%。受金價回落影響,品牌首飾金報價普遍跌破千元/克大關。其中,老廟黃金報價987元/克,六福珠寶、老鳳祥、周六福、周大福報價998元/克。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五一」假期,各大...
美財長稱美印可能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美財長稱美印可能達成協議

4月29日,美財長貝森特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的專訪時,稱有許多國家在和美國進行談判,而他認為印度會是首批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之一。 這並非完全沒可能,但關鍵在於印度是一個金磚....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着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