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如何高質量「出海」 對話畢馬威中國副主席江立勤

2024年05月14日15:45:11 財經 1131

近日,不少企業家隨團出訪歐洲十分矚目。當前,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出海、共建「一帶一路」等話題熱議不斷。5月13日,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專訪,分享了對相關話題的思考。

中國企業如何高質量「出海」 對話畢馬威中國副主席江立勤 - 天天要聞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客戶與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圖/受訪者供圖

江立勤認為,當前,中國企業出海再度活躍,也由產品出海向服務、業務出海轉變,要以技術或者產品換市場。中國企業進入「一帶一路」市場,可參考合資合作模式,金融服務也要跟上。此外,加強與當地中國商會聯繫,通過本地化宣傳提升中國企業出海的美譽度,實現高質量出海。

中國企業出海再度活躍起來

貝殼財經:以你的觀察,目前中國企業出海有哪些特點?

江立勤:中國企業「走出去」經歷了幾個階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企業出海增多,以到歐美併購為主;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開始往東南亞、拉美、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區域拓展;2015年-2016年企業出海全面開花,到2018年海外投資達到新高點;2020年開始受各方面影響,在2021年進入低谷;直到現在,是一個重塑的過程,中國企業出海再度活躍。

具體來看,現在與前些年的企業出海相比有這些變化,一是原來併購投資,現在開始出現一些退出項目,是一個從投資到投資與退出並舉的過程。二是以前的併購是直接收購,近兩年「綠地投資」增多。

三是區域變化,以前以歐美為主,大部分是技術、產品、業務型的併購。這兩年東南亞、中東、拉美、非洲區域活躍度更高。四是參與主體變化。以前以央企為主,這兩年上市公司民企、地方國資參與增多,中小型民營企業逐漸活躍。

貝殼財經:與二十年前相比,現階段中國企業出海時空環境有哪些不同?

江立勤:首先,全球經濟格局變化對中國企業出海產生一定影響,從企業角度考慮,出海不是簡單的市場或者經濟行為,更多考慮安全性、區域敏感度等因素。其次,以前企業出海政策驅動比較多,現在更多從市場、經濟、環境角度考慮,更市場化。

三是從行業角度來看,以前出海集中在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現在生物醫藥數字經濟領域也「走出去」,是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此外,受當前全球供應鏈影響,歐美國家相關政策也要求企業在本地化設廠,減少供應鏈對成本的影響,由產品出海向服務、業務出海轉變。

新能源汽車出海需要供應鏈本地化

貝殼財經:面對當前新能源汽車出口的挑戰,中國企業應如何應對?

江立勤:一是本地化生產、本地化運營,零配件出口,從整車出口變成在當地組裝也可以,最終還是需要本地化,本地建廠要求供應鏈本地化,這方面需要研究解決。

二是汽車上下游產業涉及排放問題,進入歐美市場,當地對ESG要求也比較高,車企也需要把ESG作為重要的指標考慮,建立可追溯的供應鏈、ESG數據庫,以符合當地的要求。

三是產品本地化,有時中國產品不一定適應當地要求。比如,電動汽車需要解決高緯度國家冬季電池續航問題。此外,配套的金融服務需要跟上,因為海外汽車消費有金融公司提供分期的低息貸款甚至無息貸款,幫助拉動汽車消費。中國車企出海金融服務也要適應當地消費習慣。

貝殼財經:在成熟的歐美市場,中國企業出海應該如何做好功課?

江立勤:首先,要對當地市場環境調研和把握,尤其是未來政府動向對雙邊關係的影響。其次,市場進入的策略也很重要,不管是歐美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進入市場的時機、方式需要考量,是新建公司,還是併購企業導入技術和產品,要更多從企業自身戰略發展角度出發。

此外,歐美國家比較注重研發、知識產權保護,如何融入當地,也需要研究。最後,產品品質可靠性也很重要,歐美市場對產品質量以及耐受度要求很高,要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

出海「一帶一路」:可參考合資合作模式,金融服務跟上

貝殼財經:面對「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中國企業出海有哪些機遇?

江立勤:在東南亞、中東、非洲、拉美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目前基礎設施還有很多投資機會,比如傳統的資源類、基礎設施類、農業類,企業出海可以共享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和人口紅利。

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與經濟發展、人口增長有一定邏輯關係,有投資前景。另一方面,通過人口紅利,幫助企業更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率,把重塑供應鏈和融入當地市場結合起來。

貝殼財經:中國企業出海「一帶一路」,可能面對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江立勤:與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很大差異,進入當地市場需要了解當地市場和營商環境,把前期調研工作做得紮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傳統的投資併購不一定成立,建議參考當年外資企業進中國,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展開,找到一個比較熟悉當地市場、在當地比較有影響力、政府關係比較好的合作夥伴,是不錯的選擇。

企業作為市場主體不一定能夠單獨解決融資與外匯的問題,要鼓勵金融服務出海,因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要給實體經濟提供配套服務。實體經濟出海,規模到一定程度後,對金融的需求也會更多,這方面需要着重研究解決。

人才本地化,這些年中國人遍布全球各地,要把當地的中國人才網絡建立起來。 最後,目前合規風險管控越來越重要,隨着中國企業海外運營越來越多,不可避免與當地稅務、金融機構打交道,要關注當地政策、法律的變化,提升合規風險控制水平。

以技術或者產品換市場,提升當地宣傳水平

貝殼財經:在全球視野下,中國相關產能怎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和市場?

江立勤:改革開放時,中國有一句話叫「以市場換技術」,讓歐美企業把好的產品和技術拿到中國落地生根,幫助我們產業發展。現在我們進入海外市場的邏輯應該也一樣,以技術或者產品換市場。

我們今年調研,有些企業海外業務表現不錯,與中國市場形成良性的互動關係,現在更多要靠業務多元化、國際化,對沖不同市場的風險。

貝殼財經: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誰更樂意看到技術出海、供應鏈出海?

江立勤:不管是新興經濟體還是發達經濟體,都希望把產業帶來。從企業角度來看,需要考慮供應商願不願意一起「走出去」,尤其在新興經濟體,確實會面臨一些挑戰,企業還沒到一定規模時,很難要求供應商一起過去,因為光靠單家訂單量可能無法支持供應商投資的經濟性。歐美配套體系相對更加成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配套體系還沒有那麼成熟,企業出海要根據市場需求來判斷。

貝殼財經:中國企業如何做到高質量出海、高水平出海?提升美譽度與影響力?

江立勤:首先,企業自身需要有體系化建設。之前國央企出海平台較為分散,這幾年很多都整合到一個海外平台。民企出海的體系化、規範化還不夠,平台整合有助於海外投資體系建立,包括戰略制定、管理運營、風險應對。

其次,對產品質量的管控。如何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很重要,還要加強企業間的合作,發揮當地商會作用,這些民間組織能夠幫助快速了解當地市場的情況,以及問題應對。企業之間還要避免價格戰

當然,國家也要發揮重要的主導作用,比如面對「一帶一路」國家出現政權更迭時,能夠有效保護中國企業在當地的利益。

最後,企業出海需要本地化宣傳,讓「本地人講本地事」,可以找當地導演、演員,以當地的敘事邏輯拍攝宣傳片,在當地電視台播放,提升在當地的認可度。這方面的宣傳工作也要加強。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陳維城

編輯 李錚

校對 劉軍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