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億元儲蓄國債被一搶而空,一債難求背後原因是什麼?

2024年04月22日22:05:12 財經 1999

火爆!「僅僅1分鐘,售罄」!

萬萬沒想到,90後也來搶國債了!4月10日—4月19日發行的儲蓄國債引發搶購熱潮,450億元儲蓄國債被一搶而空!從利率看,多輪調降後,本輪發行的儲蓄國債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均未突破2.5%。

450 億元儲蓄國債被一搶而空,一債難求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儲蓄國債利率一路下行,為何投資者仍蜂擁而至,出現「秒光」盛況?一債難求背後,存款利率也在下行,有哪些原因值得深思?

多家銀行暫停大額存單業務,而現實中大額資金對安全性、穩定性的需求又是客觀存在的。

銀行存款,年化利率低於2%,未來還會進一步降息,而且銀行只對50萬元以內的存款承擔存款保險責任,超過50萬元的大額資金如果分散在幾十家、上百家銀行儲蓄,又會有諸多不便。當下基金凈值、股票市值,隨着市場的波動出現了大量縮水,這對於追求穩健性的大額資金,完全沒有吸引力。所以國債這種,利率比銀行存款利息高,絕對安全穩定的理財手段,又不限制額度,剛好滿足了大額資金的理財需求,自然受到熱捧。

450 億元儲蓄國債被一搶而空,一債難求背後原因是什麼? - 天天要聞

國債和存款類的投資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對風險耐受度極低,基本可以做到保本保息,而從大環境來看,這類保本保息類的產品越發受到市場的追捧。

而此次的儲蓄國債相比於存款還是有一些差異的:

風險上來看,國債具有最高的風險保障,且我國中央政府負債相對較低,政府債務真正的違約風險在地方隱形債,這類債務利率極高,風險自然也不小,但這和以中央政府背書的儲蓄國債無關。

利率優勢,如果安全上儲蓄國債略微高於銀行存款,那麼利率就成了最重要的比拼點,國有大行年期和五年期大額存單現在基本保持持平,約為2.35%左右,而存款利率更是擊穿2%。隨着各種錨定利率走低,國債票面利率三年五年期為2.38和2.5%,也還是略高於大額存單,更是高於存款利率,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大額存單額度也在管控,甚至部分銀行直接停發,相比來說國債利率還略高一些,體量小利率差個10bp確實差異不大,這些購買者往往都是大額,三年五年算下來還是要差不少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佈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芯片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 天天要聞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亞士家居用品(江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滌,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家居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文具用品零售;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針紡織品銷售;軟木製品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吳滌、亞士創能(603378)旗下亞士家居科...
注意查收!本月你的公積金賬戶或將多一筆錢 - 天天要聞

注意查收!本月你的公積金賬戶或將多一筆錢

住房公積金年度結息啦!你的公積金賬戶是否多了一筆錢?這筆賬款來自住房公積金賬戶年度結息。依照相關規定,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統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行。公積金結息日為每年6月30日,結息年度為上年7月1日至本年6月30日。結計的利息併入職工個人公積金賬戶本金起息。(來源:央視新聞)更多精彩資訊請在...
工齡1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拿到2000元? - 天天要聞

工齡1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能拿到2000元?

在養老金待遇這個備受矚目的話題中,「工齡15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能否月入2000元」,是許多臨近退休人員關心的問題。這一疑問不僅關係到個人退休後的生活質量,也反映出大眾對養老金政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