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參與資本市場 混合類產品成「新寵」

2024年04月19日16:35:19 財經 1358

銀行理財公司策略謀變。在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之下,越來越多的銀行理財公司正在重啟投資權益類資產之路。

貝殼財經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今年銀行理財有7家理財公司已經或即將發售混合類理財產品共計13隻。今年4月是自2023年以來單月發行量最高的月份。

在銀行理財中,混合類產品以固收類和權益類資產為主,其可含有的權益類資產佔比可在20%-80%,這意味着權益類資產可多於固收類理財、少於權益類理財產品。

當前資本市場邊際風險減弱,在固收類理財收益不斷下降的通道中,布局權益類資產有助於未來一段時間理財收益的提升。業內普遍認為,近期出爐的新「國九條」將有助於理財公司推動銀行理財業務的創新和發展,加大對股票型、混合型產品的創新,滿足投資者對高收益產品的需求。

數量上升混合類產品首發募集規模破20

4月17日,招銀理財發行的一隻混合類理財產品——招智價值精選一年持有混合類理財計劃,首發募集規模突破20億。據了解,該產品是招銀理財推出的第三隻「價值精選」產品,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再度打出了 「累計凈值低於1不收取管理費」、延長申贖時間等方式吸引客戶。

另有銀行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已開始布局權益類資產,通過部分產品增加權益類資產的比重,來尋求投資者對權益類資產接受程度的閾值。而在這一過程中,產品的收益率總體呈現相對較好的增長。

今年以來,銀行理財公司正重拾混合類產品。中國銀行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2024年已成立的混合類理財產品共有18隻,其中3月發售了8隻,4月發售了4隻。而目前在售和預售的混合類理財產品數量達到了9隻。這意味着4月僅半個月時間,銀行理財公司發行了13隻混合類產品數量。

事實上,根據2018年發佈的「資管新規」,銀行理財產品可以直接進入資本市場,這拓展了銀行理財的投資渠道,多家理財公司紛紛試水混合類理財產品,並在2020-2021年達到了投資高峰。如在2021年,理財公司發行混合類理財數量(按募集期起始日計算)在多個月份達到了20隻以上,平均每個月發行量約13隻。

但進入2022年後,由於市場波動等因素,銀行理財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有所下降,理財公司轉向低波穩健的產品策略,減少了含權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到2023年,混合類理財產品的發行數量達到冰點。多家曾在2021年大力推出混合類理財產品的理財公司自2023以來便再未推出此類新品。

政策與市場共同作用銀行理財公司重拾權益投資

理財公司重拾混合類理財產品,業內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受到了如新「國九條」等政策以及市場風險邊際減弱等因素的影響。

金融監管政策資深專家周毅欽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我國資本市場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震蕩之後,風險已經得到了釋放。同時,隨着我國不斷出台多重針對資本市場的利好政策,預計資本市場總體將穩健向好發展。當前部分板塊股息紅利優勢已經顯現出來,理財公司此時進入,有助於理財產品收益率提升,也能滿足更多投資者多元化的投資需求。

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參與資本市場 混合類產品成「新寵」 - 天天要聞

平安理財亦認為,當前A股的風險溢價以及股債息差較2月初略有回落,但仍處於90%分位數以上的較高水平,顯示股票市場具有較高的估值吸引力。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表示對「設備更新換新」資金支持會有力度,新「國九條」及配套政策的出台,上市公司監管加嚴、IPO及再融資政策優化等,對A股形成中長期利好,部分公司治理較差的小微盤上市公司退市風險提升。

對於銀行理財來說,招銀理財相關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新「國九條」意味着產品端可配置更多優質資產,提高資產配置的多樣性和投資效率。通過參與資本市場,銀行理財產品能夠更好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提升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進而提高投資者的財富感知。

「政策鼓勵銀行理財產品通過參與資本市場,提升權益投資規模,這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業務創新空間。」招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意味着理財公司可加大對股票型、混合型理財產品的設計創新,滿足投資者對高收益產品的需求。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亦表示,銀行理財是居民投資理財的重要選擇,目前理財產品存續規模近30萬億元,規模巨大。新「國九條」鼓勵銀行理財參與資本市場,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增量資金,也將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資本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銀行理財發展含權產品平衡風險與投資者承受力是關鍵

「如果銀行理財只有低波穩健產品,理財又回到了過去的老路上,競爭力會越來越弱。」有股份制銀行理財公司高管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理財公司探索和發展含權類產品必要性較強。

事實上,我國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風險偏好正在趨於兩極化發展。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風險偏好為一級(保守型)、四級(成長型)和五級(進取型)的個人投資者數量佔比較年初均有所增加,分別增加2.02、0.14和0.46個百分點。這意味着最保守和風險承受能力最高的兩個客群人數有所增加。

上述理財公司高管表示,相較於保守投資的人群,高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群有所增加更加值得關注。銀行理財產品中風險等級為四級和五級的理財產品佔比很小,無法滿足這類客群的投資需求。

在經過了2022年到2023年市場大幅波動之後,銀行理財公司逐漸意識到,其投資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比基金等產品相對較低,這也意味着銀行理財投資權益類產品提高收益的同時,也要儘力控制收益的回撤幅度。因此這一次銀行理財公司在推進含權產品的嘗試中,更加註重投資者的感受。

「在含權產品的布局上,理財公司更加註重從理財客戶的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出發,產品定位以絕對收益為主、相對收益為輔,追求長期穩健收益。 」 招銀理財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對各細分資產和策略的深度研究,理財公司會針對不同用戶設計推出不同的含權產品,如招銀理財已先後推出價值+、紅利+、量化+、結構+、債券+、全球+、黃金+、多元+等八大系列含權產品線。

另有股份制理財公司人士指出,在策略上理財公司還將持續「多策略」,在確保相對穩健的同時來儘力尋求更高的收益率。但這對理財公司的市場投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國有銀行理財公司亦表示,理財公司要發展好權益投資,還需要持續提升研究能力、全面加強權益投資能力建設。理財公司要平衡好規模增長與策略容量、風險偏好與合意資產規模之間的關係,增強優質資產獲取能力,構建策略清晰、管理專註、責權匹配的策略體系,加強投資組合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管理,持續提高投資的勝率和賠率。

不過,周毅欽預計,短期來看,銀行理財混合類產品的數量和規模將較2023年總體有所回升,但在總體理財產品中的規模佔比較難有大幅度跨越,佔比預計仍將保持在3%-4%之間。

董希淼亦表示,由於銀行理財投資者風險偏好不高,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票基金面臨集中度要求等約束。但從長期看,理財資金參與資本市場的規模和深度將有望穩步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趙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新一輪反內卷衝鋒號吹響,新興產業民企佔比高需因業施策 - 天天要聞

新一輪反內卷衝鋒號吹響,新興產業民企佔比高需因業施策

新一輪反「內卷式」競爭衝鋒號吹響,不僅包含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還涉及民企佔比較高的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新興產業。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明確要求,依法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成為國家層面給出的反內卷政策新信號。 7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稱「工信部」)主持召開的...
巨頭接連進場,東中部樞紐之爭再起? - 天天要聞

巨頭接連進場,東中部樞紐之爭再起?

每經記者:唐俊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63757專業貨運機場的想像力有多大?作為全國首個獲批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公布最新數據——上半年國際貨郵吞吐量22萬噸,較2024年同期增長252%;貨運航班量闖入全國
我們一起看蘇超——江蘇銀行上海分行 「金融+體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們一起看蘇超——江蘇銀行上海分行 「金融+體育」助力市民美好生活

7月6日晚,上海月星環球港5樓環球廣場化身足球熱情的海洋——江蘇銀行上海分行在此精心策划了「我們一起看蘇超」主題活動,通過高清大屏同步轉播,帶領數百名滬上球迷沉浸式體驗2025江蘇銀行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以下簡稱「蘇超」)第六輪淮安與常州的焦點對決。這場跨越地理界限的足球之約,不僅讓觀眾近距離感受綠茵場上...
信泰人壽舉牌華菱鋼鐵背後:年內險資已至少舉牌19次 - 天天要聞

信泰人壽舉牌華菱鋼鐵背後:年內險資已至少舉牌19次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張益銘近日,信泰人壽發佈公告稱,通過傳統賬戶保險責任準備金於二級市場增持華菱鋼鐵69.09萬股股票,佔總股本的0.01%。本次權益變動後,信泰人壽持有華菱鋼鐵股份比例達到5%,觸及舉牌線。信泰人壽表示,根據《關於加強和改進保險資金運用比例監管的通知》(保監發[2014]13號)和《關於優化保...
橫琴五年產業發展藍圖出爐;無人配送車落地橫琴丨橫琴財報 - 天天要聞

橫琴五年產業發展藍圖出爐;無人配送車落地橫琴丨橫琴財報

編者按: 橫琴財經風向標,每周一讀見真章。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日新月異,有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有企業融資的佳音、產品上新的盛事,處處涌動着商氣、人氣與煙火氣。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推出《橫琴財報》欄目,以周報形式發佈橫琴最新前沿資訊,包括融資風向、企業動態、對澳合作、政策紅利等,讓各界人士從全方位、多...
五天四板,強勢爆發 - 天天要聞

五天四板,強勢爆發

今天是量化新規落地首日,A股縮量明顯,全天成交1.23萬億,上個交易日為1.45萬億。但在縮量的情況下,A股今天沒有太大的跌幅,上證指數甚至收紅。目前市場依然觀望情緒濃厚,但拋售壓力有限。板塊上,電力股逆市爆發,韶能股份、華銀電力、世茂能源
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墜樓去世,年僅54歲 - 天天要聞

百億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墜樓去世,年僅54歲

大魚財經記者注意到,浙江省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建投」)(002761.SZ)於7月3日公告稱,集團職工董事沈康明於近日不幸去世,年僅54歲。另有消息稱,沈康明疑似墜樓身亡。7日17時許,記者多次撥打浙江建投公開電話進行求證,但未有人接聽。公告截圖公開資料顯示,沈康明1971年7月出生,浙江安吉人,在職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