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趙帥 報道
樹高千尺,其根必深;江河萬里,其源必長。
中國,全球最大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德國,歐盟重要成員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同以實業立國,務實合作始終是中德關係的鮮明「底色」。4月16日,中德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時指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10年來,儘管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但中德關係始終穩健發展,各領域合作不斷鞏固和深化,為兩國各自發展提供了動力。
今年1月,中國德國商會發佈《2023/24年度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超過90%的德國企業仍致力於中國市場,78%的受訪企業預計其所在行業在未來五年內將保持持續增長;54%的受訪企業計劃增加投資,其中的79%認為增加投資是保持在華競爭力的必要條件。
德國是山東在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合作夥伴,2023年,山東對歐盟出口總值423.1億美元,其中對德貿易額達86.03億美元,佔比五分之一多。近年來,雙方合作不斷走深走實,領域由經貿不斷向科技、文化等領域延伸,目前有320多家德資企業在山東投資興業,實際使用外資13.6億美元。

3月11日—13日,山東省貿促會成功組織全省工商界實施了「山東貿促海外行—走進德國」活動。由全省14市81家企業組成的山東百人經貿團,採取「大團統一公務洽談+小團定向登門拜訪+企業分散調研撒網」有分有合、突出重點、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參加多場經貿對接會,拜訪眾多德國工商貿促機構,穩定渠道,鞏固客戶,全面推介宣傳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勃勃商機,廣泛接觸德國工商界,全力擴大國際朋友圈,現場簽約1000萬歐元,並達成多個合作意向。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山東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擁有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37家,總量位居全國第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32家,產業數字化指數居全國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與德國發展隱形冠軍企業的戰略不謀而合,雙方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在綠色低碳、醫療衛生、科技創新、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項目不斷湧現。
合作共贏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談合作、抓落實,最終要見成效。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山東省首席代表劉寅告訴記者,即便面臨外部壓力和干擾,德國企業依然堅定地選擇與中國合作,這體現了雙方經濟關係的堅實基礎和互利共贏的前景。劉寅表示,目前他們正在持續跟蹤推進3月份山東省貿促會百人經貿團組訪德系列經貿洽談會的各項合作成果,持續推進幫助山東沐陽、山東明拓、耀華玻璃等多家山東企業在德國乃至歐盟市場擴大貿易,提升市場佔有率,站穩腳跟,並布局進一步的貿易投資合作。
「德國在材料科學和技術方面擁有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中國對新型土木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雙方共同研發具有高強度、高耐久性、環保節能等特性的新型土木材料合作前景廣闊。」山東興兆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呂寧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