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重要數據是市場關於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的關鍵參數,這對美聯儲的降息路徑產生干擾與阻力是正常反應,反之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是炒作性逐減被驗證。周二美國勞工部發佈的CPI一般通脹指標上漲,雖然漲幅不高,但比較前值和預期上升則是重點,尤其是環比大於同比的預期性是壓制美聯儲降息預期的重點,反之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加強則是美元不得已升值的主要刺激。預計本周美聯儲例會之前美元貶值依舊偏極化為主,美聯儲不加息概率偏強,但也不排除加息可能。本期匯眼看世界請聽譚雅玲老師為您解讀:美元指數不得已升值背後的邏輯是?(更多內容詳見《匯眼周談》)
通脹反彈顯著 政策反覆加劇
1、美股財報之後技術修正不利於美元貶值。
一周道指累計下跌0.02%為連續第3周下跌,納指下跌0.7%,標普下跌0.13%,後兩指標均為連續第2周下跌。目前美股經濟參數顯示經濟良性不變,但企業經營環境受制股指技術性修正是關聯時段。畢竟美股上市財報發佈期間助力美股上漲、連創新高以及牛市繁榮是美股目前下跌的周期與邏輯之際,進而股指下跌與美元升值符合美國資金與資產常態邏輯關係的體現。美國企業狀況的優先於強勢現狀是當前美國經濟風向標,也是美元貨幣偏向貶值的底氣與膽量,這對理解美國問題是關聯關聯側重。美國市場問題的邏輯性來自戰略規劃與實施進程,美股強勢上漲周期是美國經濟基礎,也是當前美元貶值以及美聯儲加息不容忽略的核心參數。美聯儲加息不會輕易轉身,只是加息時機與力度是難以抉擇重要時刻。
2、美國經濟數據潛在支持美聯儲加息為主。
周內兩份重要數據是市場關於美聯儲降息預期減弱的關鍵參數,這對美聯儲的降息路徑產生干擾與阻力是正常反應,反之市場預期美聯儲降息是炒作性逐減被驗證。
一方面是周二美國勞工部發佈的CPI一般通脹指標上漲,雖然漲幅不高,但比較前值和預期上升則是重點,尤其是環比大於同比的預期性是壓制美聯儲降息預期的重點,反之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加強則是美元不得已升值的主要刺激。美國2月CPI為3.2%,其中商品和服務成本消費者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4%,比去年同期上漲3.2%,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後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3.8%,兩者都比預期值高出0.1%。雖然2月CPI同比漲幅已經大大低於2022年年中的通脹峰值9.1%,但仍然遠高於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尤其2月能源成本環比上漲2.3%是推動2月整體通脹數據上漲的主要因素,而食品與上年同期持平,住房價格同比上漲了0.4%,能源和住房成本的上漲佔2月通脹率漲幅60%以上。
另一方面是周四美國勞工部2月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漲幅超過經濟學家預期,2月PPI同比增長1.6%,增速高於預期值1.2%,前值由0.9%修正為1%。2月PPI環比增長0.6%,預期0.30%,前值0.30%。扣除食品與能源價格核心PPI同比增長2%,增速高於預期值1.9%,與前值持平。核心PPI環比漲0.3%,增速不及預期的0.5%,但較上月的0.2%有所加速。2月PPI數據預示美國通脹在加速上漲,美國債券收益率攀升隨從,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一度達到4.29%。PPI指數是衡量批發商通脹的指標,該指數超出預期,使投資者推測美聯儲不大可能提前放鬆貨幣政策。美聯儲降息炒作受阻,美聯儲加息可能刺激美元升值。根據CME的FedWatch工具期貨定價模式,預計美聯儲下周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為99%。
3、歐洲局面兩面性維持匯率偏高為股市上漲。
由於歐洲央行降息的樂觀情緒影響,歐洲股市已經呈現連續第8周上漲,這創下2018年以來最長連漲。歐洲斯托克歐洲600指數周五收跌0.2%,但一周上漲0.4%。目前股票投資者正試圖在全球經濟強勁增長跡象之間尋求央行何時降息的不確定性,儘管一些歐洲央行利率制定者暗示對6月開始降息持開放態度,幾位委員已表示,對在6月降息持開放態度,但美國一系列強勁的經濟數據,市場對美聯儲首次降息的時機產生質疑。
目前主要問題是央行何時開始降息,降息前央行需要在更長時間內進一步遏制通脹。尤其是當前與未來國際石油上漲將是歐洲央行降息制衡主因,也是歐洲面臨滯漲的最大風險。國際能源署(IEA)周四上調對今年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原因是美國石油需求前景有所改善,並且紅海危機使得船用燃料使用量增加。IEA重新下調全球石油供應預期,主要是對歐佩克+的產量預期下調有疑惑。IEA月報表示,石油需求增長預測從之前的120萬桶/日提高到現在的130萬桶/日;總需求預計為1.032億桶/日,而之前為1.03億桶/日。預計歐佩克+成員國延長減產後,今年全球石油供應出現短缺。其中美國石化行業對乙烷需求激增,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的襲擊導致貿易流動受阻,從而增加船用燃料的使用。
同時歐佩克預計2024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加225萬桶/日,這意味着歐佩克和IEA的觀點仍相差近100萬桶/日,這幾乎佔全球日需求的1%,歐佩克對全球經濟看好。IEA認為在歐佩克+產量預期下調92萬桶/日後,全球供應增長預期從之前的1.038億桶/日下調至1.029億桶/日。
目前各國央行發出的鴿派信號表明,經濟已走出低迷,但亞洲國家疲弱的經濟數據仍令人擔憂。更值得注意的是紅海航運危機迫使更多貿易轉向繞過好望角的較長航線。截至2月底,海上油輪運載的石油數量飆升至近19億桶,這是自新冠疫情高峰期以來的第二高水平,而更長的航線提振了燃油需求。而上述石油上漲趨勢將是歐洲降息兩難局面,未來不確定的歐元危機難以避免。
預計下周美聯儲例會之前美元貶值依舊偏極化為主,美聯儲不加息概率偏強,但也不排除加息可能。而市場最關注的是美聯儲例會對降息預期的態度與立場,這對當下美元調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