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調!美國2023年增長2.6%,中國GDP降至美國的65.4%,差距又擴大

2024年03月01日11:25:30 財經 1132

2023年,中國GDP從美國的70%,下降至65.4%,差距拉大不小。

最近,中美兩國都更新了2023年經濟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

這個GDP數據和1月發佈的一樣,沒有變化,只是這份公報的數據更加詳細,包括匯率、人口、CPI、工業等數據。比如,2023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7.0467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4.5%。按這個匯率來換算,2023年我國GDP約為17.89萬億美元,相比2022年還下降了。

上調!美國2023年增長2.6%,中國GDP降至美國的65.4%,差距又擴大 - 天天要聞

2023年我國經濟能夠取得5.2%的增長,消費貢獻最大,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而投資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兩架馬車推動GDP增長5.8%。去年外貿不給力,雖然按人民幣計價,全年出口實現了正增長,但凈出口向下拉動GDP0.6個百分點,最終GDP實現了5.2%的增長。

美國修正了2023年經濟數據,主要是調整了第四季的數據,美國商務部說進過詳盡的調查發現,私人存貨投資要比之前預料的稍差一些,所以就把第四季度的環比年化增長率從3.3%下調至3.2%,同比增長率從3.1%下調至2.9%。

也就才過去一個月時間吧,美國就推翻了之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這真的是把統計當兒戲啊,難怪大家說美國想要經濟好,改改數據就可以。

雖然第四季度的增速下調了,但2023年的實際增速反而從之前公布的2.5%,上調至2.6%。按2017年不變物價核算,美國第一、二、三季度實際增速分別為2.1%、2.5%、2.8%。

所以,2023年美國經濟實際增速為2.6%,達到我國增速的一半。

上調!美國2023年增長2.6%,中國GDP降至美國的65.4%,差距又擴大 - 天天要聞

再看名義GDP,第一季度為6.55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7.3%;第二季度為6.8萬億美元,名義增速6.1%,第三季度為6.93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5.9%;第四季度為7.08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5.7%。

算下來,2023年美國名義GDP為27.37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6.25%。而我國名義GDP為17.89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4.6%,中國名義GDP相當於美國的65.4%。

現在知道為什麼中美兩國的GDP差距拉大了嗎?別看我們的實際增速是美國的2倍,但美國的名義增速比我們高出了1.65個百分點,所以,它們的名義GDP提升幅度比我們大。

另外一個就是匯率,人民幣貶值了這麼多,導致按美元計算的GDP反而更少了。一旦美國的高通脹解除,人民幣升值,那兩國的GDP差距又會縮小。

上調!美國2023年增長2.6%,中國GDP降至美國的65.4%,差距又擴大 - 天天要聞

2023年中美兩國GDP差距拉大,不是真實的經濟實力差距在擴大,而是一些可變動的因素在起作用。預計2024年美國CPI還會下降,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人民幣也會升值。IMF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4.6%,美國增長2.1%,中國增速依舊是美國的2倍多,所以,我預計兩國GDP差距會大幅縮小。

不過,有一種方法能夠讓美國GDP更加領先,那就是修改算法。美國商務部又修改了2022年GDP,從25.47萬億美元拔高到25.75萬億美元。與之相反,我國卻在擠水分,2022年GDP從年初公布的121.02萬億元,下調至120.47萬億元。

其實,2023年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就經常調整,不是小幅的調整,而是幾十萬的大調整,難道美國的統計部門這麼業餘嗎?還是把統計當兒戲了。

所謂的GDP差距擴大,要理性看待,不要被帶偏節奏,中了「唱衰論」的圈套。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佈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芯片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 天天要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外部重組擱淺,但東風自己內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5天後,東風汽車披露了新公司首張成績單:6月交付26089輛,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 天天要聞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今年4月,日產投資了中國汽車設計龍頭企業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低調的動作在中國幾乎被人忽視,但被日本的權威媒體敏銳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朝刊報道,日產汽車將於2026年開始從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計划出口地是東南亞、中東和中南美洲地區。今年4月開始發售,且從造型、研發到零部件定點均由日產...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 天天要聞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一、港股已進入技術性牛市,now what…劃重點的重複講——今年不買港股先輸一半。做投資萬萬不能對「均值回歸」的力量一無所知,此乃投資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歸」宛如瓢潑而下的天幕,在風雲變色之間,降臨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歸,讓我謙卑。許多人說:「我已經在港股炒了四年...